向 谧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194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农村。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而热爱音乐。历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作曲系主任。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教学工作,发表各类声乐、器乐作品200余首(部);发表了作曲技术理论、民间多声部音乐与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和声写作教程》、《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音乐与人》等著作十余部。
创作方面,迄今为止,已发表包括声乐、器乐、影视音乐等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200余部。主要作品有:童声合唱《喂得猪儿肥油油》、《校园里的小白杨》;艺术歌曲《大庆啊,我愿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你》、《醉吟商小品》(古曲改编)、《牧野的早晨》;二胡与扬琴《火红的山村》;圆号与钢琴《草原音诗》;儿童钢琴曲集《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小花鼓——中国民歌小曲61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影视音乐《南京长江大桥》、《战乌江》、《中国花鸟画》、《泥人常》等。
第一首钢琴小品《小花鼓》,江苏民歌是江苏省的汉族民间歌曲。江苏自古繁华,且山清水秀,人们安居乐业。因此,江苏民歌以欢快、活泼,歌唱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比较多,体现了江南地区的汉族文化特色。第二首《出嫁歌》,出嫁歌,旧时姑娘出嫁前边哭边唱的一种仪式歌,流行于四川省内江地区城乡。即将做新娘的姑娘,眼看要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家庭,用出嫁歌来表示自己的心情,称“哭嫁”。歌词为代代口口相授,当然在流传过程中又经过加工和即兴创作。一般分为上下句式,没有复杂的曲调,基本上是富于感情的吟哦与哭诉。第三首《井冈山歌》,在农民起义、扩充革命队伍、反“围剿”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长期的歌曲创作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这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对井冈山抗战歌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激发人们对抗战歌曲的传唱热情;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红色歌曲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第四首《开花调》,开花调是流行在山西省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开花调音调简洁,深情感人,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间或出现大跳音型,用于表现情绪、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第五首《江汉小曲》,湖北小曲是湖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湖北小曲是汉族说唱音乐曲种之一,在丰富多彩的说唱音乐曲种如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时调小曲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地方特色浓郁、说唱音乐特点鲜明的时调小曲类说唱音乐。
第六首《太行山小调》是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一带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音调简洁,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句组成。这首钢琴小品是以原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七首《十里亭》,属宁夏小曲,民间称小曲子。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流行于宁夏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宁夏小曲是宁夏坐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前身。宁夏坐唱吸收了宁夏小曲的许多曲调,采用的主要曲调有,“打宁夏调”、“数花调”等。《十里亭》为宁夏坐唱的代表曲目。第八首《陇东小调》,陇东小调常被人称为“俚巷之曲”,流传于甘肃省庆阳、西峰、镇原、宁县等地。小调长于叙事,兼顾抒情,大多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场景,甚至有时间、地点,歌子有长有短,长的一二百行,短的一般为四行一首,少量的为两行或三行一首。第九首《舟山渔民号子》,舟山渔民号子是浙江省舟山市别具特色的汉族民歌音乐。号子的歌唱方式,一般为“领、合”式,即一人起头领号,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迭状态。其曲调铿锵粗犷,高亢有力,号子都是口头传唱,具有原生态的特征。第十首《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汉族民间歌曲。《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钢琴小品就是以原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上十首钢琴小品都是以我国各个地区的汉族民歌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各个地区较为典型的汉族民间音乐体裁类型,表现了各个地区不同音乐类型的风格特点。
第一首为江苏民歌改编的钢琴小品《小花鼓》全曲共十个小节,有反复,为一部曲式,D宫调式,前两小节为引子,A徵音的节奏型形象的模仿了小花鼓的鼓点,从第三小节开始进入主题,旋律与左手伴奏音型都大量的使用了跳音,更好的诠释了这首民歌的原始形态。第二首四川《出嫁歌》,一部曲式a(4)+b(5),有反复,可分为上下两句,为对比乐段,第一句为前四小节,落于F角调式,第二句5至9小节,E商调式。主题旋律流畅,左手伴奏织体大量采用了切分节奏型,保持音,跳音符号等,体现了即将出嫁人的复杂心情,作者用钢琴中的演奏符号来与原民歌素材相结合,这是此曲中最为独特新颖的地方。第三首《井冈山歌》是流传于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一首民歌,全曲共十小节,有反复,为一部曲式,分为上下两句,平行乐段a(4)+a1(6)。两句均落于F角调式,第二遍反复时,最后一小节为B羽上建立的三和弦,旋律落音为F角音,低声部落音却为B羽,造成了两遍不一样的音乐效果,第一遍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第二遍是稳定的效果,从而使两大段反复音乐在听觉上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第四首为山西的《开花调》,共21小节,为一部曲式,平行乐段a(10)+a1(11),两句均落于D徵调式,这与前三首作品不同(五声调式),《开花调》这首作品采用的是七声调式(D徵清乐)这也是取自于原民歌旋律,这也是当地民歌的特色之处。右手的主题旋律优美流畅,而左手在采用伴奏音型上前后两句做了对比,前一句较为优美流畅,后一句则采用了跳音似的伴奏织体,使得原本较为相似的两句旋律在不同的伴奏织体中,体现了不一样的效果。第五首湖北《江汉小曲》整首作品为8个小节,结构为一部曲式,对比乐段a(4)+b(4),方整性乐段,上下句均落于升G羽五声调式,主题旋律流畅明快,左手伴奏织体与右手的主题旋律相互呼应、交融。
第六首《太行山小调》,是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地区的一首汉族民歌,此钢琴小品就根据原民歌素材而改编,全曲共十个小节的反复段,一部曲式a(4)+b(4),对比乐段,上句落于E宫五声调式,下句落于B徵五声调式,在西方传统曲式结构中,这种结构就属开放性乐段,(上句终止于T,下句终止于D),在主题旋律与左手伴奏织体上都运用了跳音的演奏手法,更好的表达了原民歌旋律的音乐风格。第七首宁夏《十里亭》,作品共22小节,前15小节为反复,由四句构成的一部曲式a(4)+b(4)+c(4)+d(5)+coda(5),典型的中国民间音乐中起承转合似写法,前两句分别落于D徵与A商调式上,后两句同样落于D徵与A商调式中,两种调式之间相互交替,全曲最大的特点是,在结尾处终止和弦为前两个调式和弦的叠置,造成了一种复合调式的形态,作者巧妙的调性布局这也是这首作品的最大亮点之处。第八首《陇东小调》是流行于甘肃陇东地区的一首汉族民歌,作品共18个小节,一部曲式,a(4)+b(5)第二遍为原样的反复段,只不过作者在左手的伴奏织体上采取了不一样的写法,使得两段的音乐风格发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在调式布局上第一句终止于G徵,第二句则终止于D徵调式,这与之前几首不同的是,前面几首都是采用的同宫场调式,而这首作品,作者在调式布局上采用了调式交替(转调),这也是较与前几首的调性布局,是整个作品较为新颖的地方。第九首为浙江《舟山渔民号子》,这首钢琴小品全曲共13节,反复段,结构为多句构成的一部曲式a(3)+b(3)+连接(2)+c(5),前两句分别终止于A羽调式和E角调式上,两小节连接之后,第三句终止于E角调式上,在第二遍反复时,终止和弦为E角上建立的大三和弦,这与我们西洋的大小调式交替又有了异曲同工之处,作品的主题旋律铿锵有力,左手柱式和弦与重音符号的运用更为此作品增添了力量,中间两小节的连接,形象的模仿了渔民们在劳作时的呐喊声,表现了民歌的音乐风格与钢琴的演奏技法的完美结合。第十首《沂蒙山小调》是山东省沂蒙山地区耳熟能详的一首汉族民歌,此民歌旋律优美,作者完整的采用了原民歌的素材,全曲共12小节,一部曲式a(4)+b(4)+c(4)+d(4),四个乐句分别终止于C商、降B宫、G羽、F徵调式上,旋律采用了顶真的作曲手法,而左手则采用了复调中的对位式写法,左右手两条旋律的相互交织,这也是有别于前几首钢琴小品的主调式写法。
从以上十首钢琴小品可以看出,虽然每首作品的结构都不大,一般都采用的一部曲式结构,但是作者在每首作品中所体现的,调性布局,创作手法,演奏技巧,都与原民歌相辅相成,不仅仅体现了原民歌的音乐形象与风格,同时也把钢琴技巧与演奏法与民歌完美结合。同时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民族五声调式与西洋调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这是我们应该值得学习的地方。
本文主要是对《小花鼓》前十首钢琴小品进行了音乐本体简析。主要是对作品中的民间音乐的背景产生、小品的结构形态、以及小品的织体写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樊祖荫先生的《小花鼓民歌儿童钢琴小曲61首》较为广泛的选取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代表性民歌旋律为素材,以“洋为中用”的钢琴曲的创作手法加工。如贵州苗族《飞歌》、西藏藏族的《堆谐》、蒙古族的《小黄鹂鸟》、云南彝族的《猜调》、新疆维吾尔族的《青春舞曲》等。所以本文对范例中的形态特征、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特定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归纳及解读,力图阐释出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的“本土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樊祖荫.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与流传[J].音乐研究,1990,01.
[2]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的节奏节拍形式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01.
[3]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的调的发展手法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03.
[4]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织体形式研究[J].艺术探索,1991,01.
[5]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研究四十年[J].中国音乐,1993,01.
[6]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1.
[7]黄虎威.56首小曲56朵小花—评介樊祖荫的儿童钢琴小曲[J].人民音乐,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