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艳琼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分量。语文课堂中引入相关名著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语言学习,提升其思辨能力,使得教学更扎实,更有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鲁迅”。四篇课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鲁迅当时的生活、鲁迅的为人、鲁迅所处的年代等。由于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相差太远,其中又有许多和年代相关的含义丰富的语言需要理解,笔者把鲁迅名著引入课堂,展开单元整组教学,引导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阅读名著,在名著的浸润中体会、理解文本。教学的目标设定为通过前置阅读、贯穿阅读、回顾阅读《朝花夕拾》《呐喊》这两本书,了解课文陈述的时代背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进而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鲁迅,发展阅读能力。
第五单元的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其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成为学生“难啃的骨头”。为此,笔者一改以前遇到“黑洞洞”“碰壁”等词就进行背景补充,请学生生硬理解含义的做法,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周就对《朝花夕拾》《呐喊》开展整本书阅读。笔者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做以下交流:(1)你们读到哪一篇了?(2)哪个情节挺有意思的?对哪一个场景有点印象?……(3)哪个情节看不懂?和爸爸妈妈进行过交流吗?
在一次“闲聊”中,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看得懂那篇《父亲的病》。里面的一些场景很有趣,比如两个名医的药都很不好找。陈莲河医生的药还要原配蟋蟀一对。虽然药这么奇怪,但还是没有医好父亲的病。”这时马上有学生回应:“对啊,这一篇里,那个衍太太在父亲临死前还拿一包灰塞在父亲的拳头里,干什么呀!后来看了注释,发现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你看,他父亲还是痛苦地去世了。”这时,很多学生嚷道:“那个时候都是这样的,这是封建迷信思想。”
学生喜欢读浅显易懂的作品,那是因为他们能很快进入作品的世界,感同身受,获得阅读体验。学生之所以在课文学习中遇到这么多困难,是因为这样的“节选”或者说这样的“改编”,拉开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名著进入课堂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整本书,文本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整本书中都阐述得较为清楚,作品的情景感能让学生快速接近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书中既有课文的“原版”,还有补充的材料,因此整本名著的阅读能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走进那个世纪、那个年代。这为更好地学习教材文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了解了整个单元文章的内容后,笔者请学生提出问题,经过整理,发现学生的疑惑多集中在“‘碰壁’‘黑洞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文章说鲁迅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四角的天空’是指什么”“鲁迅为什么是一个值得永久记住的人”,都是涉及当时年代的问题。那个年代与现在相差太远,虽然学生已经阅读了相关的名著作品,但对很多内容还是无法产生共情,自然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对此,笔者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打开两本名著进行翻阅,并尝试引导学生在书本里找到释疑解惑的蛛丝马迹。
师:请同学们再去翻翻《朝花夕拾》和《呐喊》,书中的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和你产生的疑问有点相似?
生:看了《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两位医生的做法,我觉得当时的社会有很多地方是愚昧的。比如吃稀奇古怪的药。
生:我从《范爱农》一文中看到,他作为一名进步人士在当时非常不得志,人生很凄苦。
生:我补充。《范爱农》这篇文章中有好些进步人士。我妈妈说,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处在变革时期。
生:《药》这个故事中,一些老百姓很愚昧。我想不通他们怎么会吃“人血馒头”。
师:是呀,同学们,正像大家看到的一样,鲁迅在当时也看到了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他流露出弃医从文的念头,告别了藤野先生,告别了解剖学。因此他对范爱农这样的人特别照顾与爱惜。
师:那么,同学们,带着疑问,让我们再读鲁迅作品。哪些内容帮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我感觉,我对“四角的天空”理解了一些。闰土那时生活在乡下,身边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儿。而鲁迅是生活在绍兴城里的,他的生活没有乡下的那么丰富。其实鲁迅心里是很羡慕闰土的生活的。你看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百草园就是他玩耍的天地,后来进了三味书屋,连园子都去不了,要被先生叫回去读书。所以这样的生活应该就是指“四角的天空”。
生:我补充,在《社戏》这篇小说中,鲁迅笔下的那个迅哥儿,其实就是小时候的他。你看他是很喜欢去外婆家的。还有,在《五猖会》中,鲁迅是多么想去看五猖会啊,但父亲叫他背书,只有背出了才能去。我觉得“四角的天空”就是指城里枯燥的生活,要读背自己都不懂的书,没有丰富的生活。
生:我也想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鲁迅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先生还很不高兴。可见鲁迅对三味书屋那样的学习生活不怎么喜欢。而且在去三味书屋之前,鲁迅对他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都郑重地做了告别,他是多么不舍!所以我觉得只能在书屋里读书,没有广阔的玩耍天地,就是“四角的天空”。
只有阅读整本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两本鲁迅名作进入课堂,作为“鲁迅”这个单元学习的补充,能帮助学生还原当时的生活,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体会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进而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
断章取义地理解文本,支离破碎地分析文本,是阅读理解的大忌。单元教学中,把学生的一些难题放入整本书中,通过阅读去找寻答案,得到的结果或许不如参考书里的那么准确,那么直接,但是学生能在这样的阅读中更加了解那个年代,了解鲁迅。阅读由浅入深,由粗糙到细致,学生在阅读中思辨、玩味,体验整个过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便在这样的阅读体验过程中一点点被突破。
课上,笔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阅读鲁迅的名作,初步了解了鲁迅,也理解了课文中的一些难懂之处。《朝花夕拾》和《呐喊》,一本是散文,一本是小说。你能否在这两本书之间找到一些关联?”学生顿时来了兴致。他们翻阅两本书,找联系,寻共通,辨异处。
学生发现《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和《呐喊》中的《兔和猫》有着紧密的关系,明白为什么鲁迅对猫总是不那么怀有好感;还发现《父亲的病》与《药》有着内在的关联,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借鉴;读了《五猖会》,对《社戏》就更加懂了,也更加了解当时的风俗以及孩子们的生活。
名著引入阅读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将两本书联系着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思辨能力。学生初步感受到散文与小说的异与同,尝试扩大阅读视野,拓展思维深度,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进一步内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让名著走进课堂。“以书浸书”“以书解书”“以书促书”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