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中学 翟丽萍
近几年来,教育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其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在现代化教育潮流的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适度地对数学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善,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高效化课程的开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更好地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给予学生适度鼓励的前提下,让学生具有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构建高效课堂,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一,教师需要以学生为兴趣前提,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的同时,可以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同时也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第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思考,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可以在教学中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景,鼓励学生探索新知识。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度为20cm的铁丝,并让铁丝的首尾相连,做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围出来的正方形是否一样?然后让学生思考能否用二元一次方程对刚才的问题进行表示?设计这个情景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情景来复习旧的知识,最终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真正含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尊重,所以能产生较为积极的兴趣。最后,通过师生之间这种亦师亦友的交流关系,使两者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能搭建出师生间的沟通桥梁,使得师生间的沟通效果更佳。
初中数学课堂上通过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等均有所提高,使得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开设思想渗透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通过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分类意识,然后指导学生使用分类思想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图形的时候,先要让学生对图形的特点有简单的了解,并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使得学生能有直观的感受,最后用分类思维解决图形中的问题。又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教师在第一堂课为学生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时候,需要从小的概念上开始讲授,让学生将小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大板块连接。当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以后,能对数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二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概念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如何理解此概念。这就要为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传递,通过与教材中的定义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并能引导学生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能结合数学知识或者数学实践开阔眼界,提升思维能力。强化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能更好地拓展数学知识,并在融入大量生活化情景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情景教学方式的融入能让数学题目理解得以深化,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提升,教师在全面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进而以让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设,能让学生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稳步提升。
另外,教师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来对教学的空间进行拓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强化,这不但能让学生将知识学习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更能对学生的生活化知识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开展实践性的活动,使得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得到深化与发展。丰富教学活动实践的同时,要求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故事,让学生能在了解名家故事后,更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我们在学习《变量间关系》的时候,其中涉及“温度的变化”,为了能让整个教学活动更显生动化与形象化,教师需要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可以将课前准备的温度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白天8∶00~12∶00四个时间段的时间进行整点的温度记录,之后引导学生对气温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此一来,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学习理念,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稳步提升,最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初中数学教师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渗透数学思想、联系生活实践的方式进行高效化教学课程的构建。另外,教师在落实教育体制化改革的前提下,对教学的方式、思想、理念进行调整,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具有多元化的理念。由于初中阶段正是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知识讲授的同时开展素质化教育工作,通过构建高效课堂,使得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