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

2018-01-26 00:42:08赵林涛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五子登科教子身教

○赵林涛

《三字经》里有句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名禹钧,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做过后周的右谏议大夫。范仲淹作过一篇《窦谏议录》,对他的事迹有较详实的记载。

据称,窦禹钧出身宦门,家境甚丰,早先也是个不成器的。三十岁时,先祖托梦,说他不但没有子嗣,而且寿算不永。禹钧自此折节从善,不仅八十二岁无疾而终,而且生了五个儿子,个个进士登第,位列朝班。时人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至于禹钧的教子“义方”,史无明文可循,但从范文正公的这篇《录》中,还是可以略窥一二。

其一,轻财重义。曾有仆人盗窃了他家钱财,远逃之前,私自将女儿留下作为抵偿,禹钧可怜此女,烧毁卖身契约,把她抚养成人;禹钧曾去庙里烧香,拾得大量金银,不仅如数奉还,还因怜恤失主,别有布施。《录》载,禹钧同宗、外姻、亲戚、故旧,以至四方贤士,“赖公举火者不可胜数”。

其二,兴学重教。禹钧在其宅南建一书院,屋四十间,书数千卷,礼请文行之儒执教。只要有心向学,不管贫富,不分亲疏,书院一概接收,实开宋代士人兴办“义学”的风气之先。书院汇集各地良师志士,窦家子弟就学其间,自然也会“见闻益博”。

以上均可视为身教。除此之外,《录》中还说,后来,禹钧复梦亡亲,告之曰:

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无疑也。

这话想必也是禹钧用来教育后人的。既是“梦话”,可不当真,度其无害,姑妄听之。

猜你喜欢
五子登科教子身教
铁匠教子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长江丛刊(2020年21期)2020-11-18 16:10:28
“五子登科”让人大宣传锦上添花
人大建设(2019年3期)2019-07-13 05:41:50
五子登科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9
“不靠谱”的教子经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5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0:47
“五子登科”为哪般
繁简汉字的时代意义
知识窗(2014年2期)2014-02-28 02:48:12
身教重于言教
中国火炬(2009年1期)2009-07-24 1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