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明富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每读王安石的这一名句,笔者对“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所具价值的感受都会得到强化。用今天的话来说,“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讲究的是思维深度和广度,是研究者应具有的基本思维品性。而对于“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这一基本理念,尚有很多中小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作用。所以,笔者以对一些教师的评讲课为例,谈谈对“教而不研则浅”的些许感受。
一、研在反思,避免浅陋
研究,需要反思,需要自我质疑甚至否定,如我的课堂语言或行为真的有依据吗?日前,笔者参与我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三毕业班视导工作,在某校听了一节作文指导课。课题是“文采斐然,方得天下”。执教者领着学生感受学案中有文采的语段,帮助学生明确作文有文采的基本特征,继而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写。其中一段实录如下:
生命是帕斯卡尔口中会思想的芦苇,坚韧却苍白得短暂;是莎士比亚笔下被切碎的繁星,闪耀但存于寒冷与遥远;是泰戈尔诗中炫烂的夏花,光彩而易凋零。倾我所能,让生命的美好伫足,用蒹葭苍苍的情怀,用星辰大海的梦想,用夕拾落英的细腻,留生命之花不凋。
授课老师对这段话充分肯定,给出9分之高评。但是如此评分标准,老师却以时间有限为托辞,没有仔细说明。仔细看,这是一段非常糟糕的表达。尽管看上去有阅读有思考有排比,实质上语理不通,缺乏应有的逻辑支撑,而错别字就不说了。
假如这个教师平时养成了反思的习惯,这样的课例按理不会出现在课堂上。上述学生的文字呈现,对教师来说其实是一次绝好的生成教学的机会,最好能引导学生来一番“咬文嚼字”。“苍白得短暂”无论陈述“芦苇”还是“生命”都不恰当,再说帕斯卡尔说“会思想的芦苇”是就“人”来说的,而该学生将其偷换为“生命”,造成整个句子不合逻辑。“苍白得短暂”如此,“闪耀但存于寒冷与遥远”“光彩而易凋零”也如此。用“蒹葭苍苍”限制“情怀”,显然是对“蒹葭苍苍”之意不了解,诸如此类的用语,实在值得教师对学生的措辞作一番讲解。
二、研在深思,避免浅短
教学研究需要深入思考,养成把既定做法和新情况进行融合研究的习惯。某示范性高中的一节高三复习公开课,让笔者对此有更深的感受。授课教师平时注意研究,常常有新异的见解。那节复习课训练的是压缩语段的能力,当然不是简单汇编呈现高考真题中的压缩语段题,而是根据最新高考的实际变化创造性地编写(更准确的说法是“编撰”)自己的学案。该教师说,现在单纯直接考查语段压缩的试题,全国课标卷上已经多年未出现,但是压缩语段作为考点依旧出现在国家高考考试大纲中,这就意味着这一考点依旧是必考点。压缩语段悄然融入实用类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考查中。非连续文本实质就是一个个语段,那“梳理”也好,“概括和分析”也好,一定程度上,都是在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第7题,结合思维导图,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实质考查的就是语段压缩。该老师把既往高考真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变成了一个个压缩语段题,让学生阅读、压缩和表达,这些语段主要集中在说明性语段和议论性语段。顺着该教师的思路,笔者也有了新发现,即压缩语段不是在新高考试卷中“走丢了”,而是“钻进水里,穿个马甲又上岸了”。
再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第20题中待“补白”的文段: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藥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观察文段,可以发现要准确写出①,则需要准确概括“以口服药为例……危害身体健康”。所以①可概括为“也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最后一公里”说,常见于政府公文。其实高中语文学习和备考也存在“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浅短”。其实,压缩语段的能力已作为考生阅读表达的背景能力出现在其他试题中,论述类文本中有,实用类文本中有,语言表达题(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第20题)中有,甚至文言文阅读中也有(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第12题)。因为压缩语段从具体操作层面讲,应包括“筛选”“整合”“归纳”“概括”等基本的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
三、研在细思,避免浅薄
研究需要细思。今年三月中旬,笔者听某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一节二轮小说阅读复习课,这节复习课的课题是“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三种考法”。其中三种考法分别是“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一节课,40分钟,这么庞杂的内容,复习难免陷入“浅薄”——归纳呈现三种考法的拟题特点和“熟技巧”。我们梳理这一节课的内容,发现这节课的内容相当庞杂,涉及形象性格的分析、形象刻画手法的赏析、形象作用的评析、形象典型意义的挖掘等。换一种说法讲,它分别涉及识人、识技巧、识效果、识主旨。而每一“识”本身都很复杂,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研究思考。
若学生缺乏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可借用山东、浙江高考试题的拟题思路,明确赏析对象语料,让学生直接感知,考查其感知能力。若表现出感知的不均衡——可感知人物语言透示出来的性格,但对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性格感知有局限——还要进一步细化以制订助学计划。
若缺乏识人的经验,我们可借助学生熟悉的中学教材中的叙事性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特定的“人物画廊”,再次感受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也可借助作文训练,请学生以三个形容词为关键词,概括某一同学或老师或家人的性格,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以具体显现其性格,帮助学生提高识人的本领。
若是缺乏表达人物性格的词语,教师可提供一个基础性语料库,让学生感知运用并随时丰富。这个语料库如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睿智敏锐、淳朴节俭、隐忍退让、安分守己等。
从以上分析看,不断具体化的细思能让学习对象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便于学习者深刻地接触与感悟,从而实现学习的发生。
四、研在奇思,避免浅俗
研究,一旦有了灵感,一定闪耀着奇思妙想的光辉。奇思妙想常能带来阅读的新异感受,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有一节诗歌鉴赏专题评析课,主要是对诗歌情感态度进行分析。教师自然无法一一回应学生千奇百怪的答案,但是也不能简单以标准答案或答案示例去统一学生的思维。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将诗歌“泡”开来,让学生进入意境,然后自己去组织答案。
“泡”,是一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寥寥二十字,以三个场景,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每一个场景的具体画面,在体会场景的变化中体验诗人内心的落寞。
第一个场景是“众鸟高飞尽”。我们想象“众鸟”云集的场面,百鸟争鸣,热闹非凡,诗人的心情不可能不受此感染。这样热闹,不知持续多长时间;但无论客观上时间有多长,诗人都觉得它是那样的短暂。“高飞”,鸟三五成群地飞来了,又三五成群地飞走了,很快,热闹场面沉寂了下来。“尽”字体现了当时的场景从热闹到沉寂在诗人心中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可见诗人对百鸟争鸣场景的喜爱。这为“相看两不厌”做了铺垫。
第二个场景是“孤云独去闲”。“孤云”的出现,正好慰藉了诗人被“众鸟”抛弃的孤寂之心,让诗人心中闪现出一线亮光。但“云”似乎没有注意到诗人,优哉游哉地飘向远方,诗人再次被“剩”在那里,无言无绪无趣。
第三个场景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看鸟鸟飞尽,看云云去闲,于是只好看山。但这两句诗不是对看山结果的简单评价,而是对看鸟看云看山的综合比较评价,评价中透着诗人内心一直延续着的“无绪”之感。“两不厌”,赋予敬亭山以人的性情。但这种观照,可能无法慰藉诗人的内心,反而更显诗人在现实生活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
诗人渴望热闹,但常遭遇冷清。即使偶尔遇到热闹,但正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感叹的那样:“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骨子里透着孤独与凄清。
这样的奇思妙想,或許有值得商榷或再推敲以求更加合情合理的地方,但这样的深研细读,本身就是自觉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尝试,应该得到鼓励,得到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