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巧巧+施昕磊+骆卢佳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授课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具有新颖性、时代性的特点,内容也更为丰富,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信息量大、更新频繁且知识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题组尝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现状,效果良好。
关键词 药事管理与法规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5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lso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s a new teaching mode, teaching by mean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media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ty, age, content is more rich, more suitable for students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regulations" is more theoretical, more information intensive, more updated, and dull in knowledge. Students lack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research group tried to introduce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methods into the classroom,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change th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he effect was good.
Keywords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design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高职高专教育药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国家卫生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药学生通过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掌握和熟悉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法律条款,具备在实践中学法、用法的基本技能,既是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部对药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药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要求。[1]但是该课程法规条文多,更新速度快,知识点繁杂,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是未来课堂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地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2]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信息化设计教学环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势必会该课程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课题组以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的辨识为例,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理论教学,探索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但是现实中,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现象普遍多见,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正确区分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至关重要。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为“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的辨识”,该内容是“药品与药品管理”中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掌握药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药品标准、假劣药品的法律界定等理论知识,具备药品与假劣药品的辨识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职院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了分析化学、药品检验等专业课程,能理解药品相关理论知識,具备了一定检索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往的学习情况调查,学生自我约束欠缺,学习自控力、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缺失,但是信息素养较高,喜欢指尖上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多媒体、新媒体。
1.3 教学目标
从职业教育目的及医药行业相关职业岗位任务出发,确定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为熟悉药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假劣药品的法律界定,识别假劣药品的方法。技能目标是能够正确区分药品与非药品,能正确识别假劣药品。素养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药品安全防范意识。
其中,重点内容是识别假劣药品的依据和方法。难点为如何实际甄别假劣药品。
2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背景,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方式,借助云课堂平台,通过任务驱动、游戏教学、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以信息化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教材、学生特点并结合教学目标,课程运用微课视频、思维导图讲解总结关键知识点,用闯关练习、Flash小游戏、弹幕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学习平台实现自主学习,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3 教学资源
3.1 教学地点
多媒体投影、一人一机网络教室。
3.2 教材及参考资料
(1)“药事管理与法规”,主编:张琳琳、沈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endprint
(2)“药事管理与法规”,主编:徐景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社,2015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http://www.sda.gov.cn/
(4)《2016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4教学实施
遵循认知规律,课程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阶段,以任务驱动为牵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展开教学。
4.1 課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利用云课堂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登录平台进行知识的学习,观看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平台完成课前目标检测,教师通过平台实时数据反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分小组调研药店的非药品销售情况,了解假劣药品的相关知识,并将调研报告上传平台。
4.2 课中学习
课中学习模块,围绕情境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拓展和总结评价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1)情境引入。首先是观看动画,引入问题,假劣药品的危害大,我们应如何识别呢?
(2)任务分析。学生交流讨论调研情况,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假劣药品判断依据和方法认识不清,不知该如何实际甄别等方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教学单元分为知识探究、模拟训练和实物甄别三个步骤。
(3)任务实施。
知识探究: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的信息是否符合规定是初步识别假劣药品的关键,利用微课视频介绍药品标签识别的技巧,使学生能通过外观区分合格药品和假劣药品。之后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总结,理清假劣药品识别的依据和方法。
模拟训练:学生进行闯关练习,测试对基本概念和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借助Flash小游戏,考核学生通过外观信息识别药品真假的能力,以练中学来巩固教学重点。
实物甄别:教师发放问题药品,学生对药品实物外在质量进行甄别,然后根据国家食药总局数据库进一步查询核对药品信息。过程中,小组间开展抢答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假劣药品中常见的药品标签缺项,没有批准文号,药品过期,总局网站无信息等问题得到进一步强调,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假劣药品辨识的掌握程度。最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将交流讨论的结果提交平台。
(4)任务拓展。观看药品制假售假视频案例,学生通过弹幕对案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讨论。之后连线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员,例如学生可就近期发生在本市某中医门诊部卖假药的事件进行采访。接下来,教师根据本次课的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比如药品所含成分是否与国家标准相符等内在质量问题如何甄别?中药材如何鉴别真伪?以及如何加强假劣药品监管等问题。
(5)总结评价。师生归纳、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次课的成绩由线上平台测试成绩和线下成绩综合构成。结合成绩和课堂表现师生共同评选出本次课的学习小状元和明星小组。
4.3 课后巩固
课后,要求制作一张家庭药箱“安检”小贴士,完成后上传平台,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推送到课程订阅号。同时学生可以在校园或者居民小区设置咨询台,宣传假劣药品辨别的方法,帮助他人筛选问题药品,将课堂知识予以应用,服务社会。
5教学效果与反思
借助云课堂平台,采用课内外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开展“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巩固”的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辨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的教学目标,借助微课、思维导图进行要点讲解,突出重点;通过闯关练习、Flash游戏教学,提升了学习兴趣;而弹幕、远程连线,增加了互动交流;依托云课堂平台,实现了自主学习、实时评价反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正确辨识药品,解决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的教学缺陷。通过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课上的自控力增强了,对课程更加满意,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师生共同管理课程订阅号,定期发布文章、推送法律法规和药品相关知识,将课堂所学服务于社会。另外,走进社区的活动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琳琳,沈力.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 冯霞敏.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与要素[J].江苏教育研究,2017(3):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