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娉
摘 要 随着当今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化,建设基础化、综合化、人文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全新课程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当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分析了“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如何从教学理念、指导思路以及具体的教学法这三方面出发,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日语学科建设的角度,摸索“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文与史结合 跨学科眼光 任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45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integrated, human culture, profess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Curriculum" in Japa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puts forward how to proceed from the teaching idea, guiding idea and concrete teaching method of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Japanese viewpoint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new ideas explore "Curriculum" in Japa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terdisciplinary vision; task-based approach
0 前言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化,建设基础化、综合化、人文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新课程成为大势所趋。自2011年上海大学实行大类招生以来,日语专业也顺应学校的发展思路,在课程方面进行了整合、调整与创新。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专业选修课“日本文学史”修订为专业必修课,并将该课程与专业选修课“日本文学选读”整合,设置为“日本文学课程”。因此,如何将这一门新课程建设完善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课题。我们亟需改革传统日本文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日语学科建设的角度,摸索“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1 课程的指导思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相结合
1.1 “史”与“文”的既定目标
“日本文学史”是针对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目的是向学生讲授日本文学史的基础知识,通过丰富的史料,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日本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作家及作品,并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及其内在规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一个国家的文学史是该国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日本文学史对于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日本文学选读”的教学目标则定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育人”,而非简单的“制器”。
1.2 “史”与“文”的实际教学情况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程往往不受学生青睐,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为了维护客观严肃性与叙事公正性,史学语言往往机械呆板,使得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也变得枯燥乏味。教师以年代为线索,依次讲述某年某作家撰写了某部名著,期末,学生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之后便很难再记起所学内容。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选读受限于课时长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能选取名家名篇中的一两个小节进行讲解。笔者认为在学生没有做好“预习”的前提下,讲授这门课程毫无意义。因为在文学这个浩瀚的海洋中,观一叶很难知秋,窥一斑也不易识全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成“预习”任务。厚厚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本或变身为精读、泛读教材,或彻底沦为废物。讲台上教师讲得口沫横飞,讲台下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
理智的学习当然包括积累知识和记住知识,但如果不理解知识,那么,知识便成了一堆未经消化的负担。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称之为知识。①课堂上如果徒具空洞的教育目标与知识骨架,当然会令学生索然寡味,更罔谈增加人文素养,提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史”与“文”整合的必要性
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指的是文學和史学不应该割裂开来,那么文学史作为特定的史学就更不应将其与文学作品割裂开来,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学构建起整体全面的认识。在文科综合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将“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选读”这两门课程加以整合,无疑能使其相辅相成,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新的“日本文学课程”能让学生们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民谣这些广义的“文”中撷英取华,了解这些作品诞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在阅读、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日本文学和日本历史、社会发展的关系。
2 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法endprint
2.1 引进任务教学法的必要性
有了“文史结合”的指导思路,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呢?
传统的文学类课程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输出型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文学课程产生距离感,以至丧失学习兴趣。要改变其所面临的诸多被动局面,就必须先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笔者认为,任务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能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模式的好方法。
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在仅有教科书和教师有发言权的时候,发展智慧和培养性格的学习便不会发生。无论学生的经验背景在某个时期是如何的贫乏和微薄,只有当他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受到教育”。②笔者尝试在“日本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任务教学法,学生们课前接收老师发出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这一动机的刺激下,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猜想、思考,进一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2.2 四大模块贯穿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课前应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课堂上教师进行深入式的讲解,学生完成发表以及分组讨论的任务;课后学生再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这四个模块贯穿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1)课前任务布置模块:学期开始,列出本课程的必读与选读的书目,向学生简要说明任务安排。每次课前,学生必须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任务,撰写读书报告,并做好课堂发表的相应准备。
(2)课堂讲授模块:教师改变之前单一按照编年线索推进的讲课模式,依据“历史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文学运动——文学家——文学作品”的多元线索来推进课堂教学。无数的作家、作品构成了文学的发展历史,而文学的发展历史又深深地影响了作家与作品,因此这种在文学的发展历史中导入文学作品解读、赏析的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将史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来掌握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同时,笔者认为对于必读书目的选择,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可以不必一味苛求阅读原版或长篇。(以本科三年级学生的日语水平,如要求其必须阅读原版,那么一学期内可完成的阅读量是相当小的)因此,笔者选择的必读书目都以中短篇为主,除川端康成等不读原文无法体会其作品韵味的作家外,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等作家的作品,不妨让学生阅读优秀的译文。教师解读文学作品时,也不必拘泥于文本本身,可让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变单调的讲授法为形象的文学经典再现法。
(3)课堂发表与讨论模块:创新思维、独立的策划能力和口才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因此,课堂讨论与发表模块尤为重要。师生间民主式的讨论,能互相启发思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发表读书报告的形式则能变单一的教师讲授法为学生讲课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让学生“效师而学”和“自觉而学”。
(4)课后的实践模块: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留下针对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给出自己独特的解答。同时,学生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扩展阅读。并且,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名家作品观影会、阅读会,进行为名著改编电影配音等形式多样的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思考。
3 教学理念——日为中用
3.1 引入跨学科教学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当然希望将那些精英学生培养成精英人才,要让这种成果达到最完美的程度,就必须将跨学科教育的覆盖面延伸到非常广的范围”。③可以说,拥有跨学科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专业化已成过去,综合型人才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如鱼得水。当今高校的外语教育也应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与教学思维模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单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引入跨学科的眼光,打破学科壁垒,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学的范畴去讲授。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接触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分析、赏鉴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这种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学科共通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更加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的需要。
3.2 通过“日本文学课程”打开知日之路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文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别文学的特性,这和中日文化、文学交流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在将近两千年的中日交流关系当中,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在古代是压倒性的,几千年来一直强劲地波及日本,进入近代后这种影响虽有所减弱,但在文字、建筑、法律、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依然显而易见。一部日本文学史(尤其是日本古典文学史)就是一部中日文化的交流史、影响史。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交流和影响往往又是单向的,它总是以日本文学、文化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摄取为主。换而言之,作为输出方的中国对于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领国的了解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果我们把日本当作一个竞争对手,那么只有了解它才能领先于它,如果我们把日本当做朋友,那么也只有了解它,才能友好相处。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对话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而这种交流只有在对对方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而日本文学无疑是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日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审美文化、民族心理等等,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日本、了解日本的窗戶。
4 结论
全新的“日本文学课程”既是一道难题,又是一项挑战。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希望找到正确的教学思路。使其成为一门能够给学生带来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优秀课程。
注释
① [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06.
② 涂诗万.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1:230.
③ [美]珍妮特·洛尔.查理·芒格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④ 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文学教育,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