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摘 要:开展村志村史编修,发挥“工匠精神”,抢救“正在消失的历史”,承续乡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在当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东莞市不同村(社区)修整村史村志的实践过程发现,“修村史促村治理”农村社会建设工程,不仅发挥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而且是践行“文化育和谐”理念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上新水平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村志村史;乡土文化;修村史促村治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7)06-0043-06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规模消失。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间,我国消失了90万个村落,平均每天有近80个村庄消失。与村庄消亡相伴而生的,是农村人口外移加速,农村凋敝现象加剧,农村精神家园逐步丧失,社会力量日趋涣散,社会矛盾凸现。村庄的不断消失或许不可避免,但其所承载和积淀的厚重乡土文化,却不能任其消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解决因村庄消失而带来的乡村文化困境指明了新的路径和方向。启动“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抢救“正在消失的历史”,承续乡土文化,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已经成为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以启动“修村史促村治”为契机,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一、“修村史促村治”: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上新水平的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文化育和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认为“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启动“修村史促村治理”农村社会建设工程,发挥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育和谐”理念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上新水平的创新实践。
村志村史是留下乡愁记忆和家国情怀的最佳形式。史可鉴国,志以资政,近年已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村志村史是以某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为记述范围的志书,是方志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一部部村志村史所组成的乡土人文景观,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发挥着“存史、资治、育人”功能。村志村史以生动翔实的材料为群众提供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反哺故土,教育今人,传承文化,启迪后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组织村(社区)开展“修村史促村治理”农村社会建设工程,在记录村(社区)历史沿革、政治经济、乡土人情、民风民俗的同时,通过对当代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权威记载,有助于强化榜样示范作用,激励群众奋发向上,自觉修身养德积善;同时,也有助于发挥教育警示作用,引导群众心存敬畏,自觉匡正失范行为。让民众参与到“修村史促村治理”农村社会建设工程,可以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新平台,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一个新路径、新模式。
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让每个村都成为有村史、有故事、有乡贤的村庄,让每个村民都参与“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的主体性实践;通过挖掘整理村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引导村民通过村史文化进行文明乡风的营造,进一步增强村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探索把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新路子,进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一)有助于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提速,农村人口正在加速向城镇集中,农村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乡村社会认同和乡村社会向心力正在急剧流失。现在留守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员不仅无法承担起农业生产的经济重任,更使乡村治理社会主体乏力,不能承担起乡村治理的社会重任,特别是影响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行。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村民自治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对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可以推动重构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的农村基层社会,凝聚以家庭、社区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社会新形态。
(二)有助于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下,数亿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使得农村社会的治理根基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不断创新村民自治的形式和内容,以推动乡村善治。进一步发挥现代乡贤力量,在农村形成一个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新平台和新载体,逐步提升农民的社会治理自治能力和水平,这是现代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新课题。为进一步激活现代乡贤资源,打通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有必要探索培育一个共商共治、共融共享的新型平台组织。“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正是提供了一个现代乡贤参与农村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新载体。
(三)有助于推动乡村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三生融合”。
“修村史促村治”通过村史文化的产业引领作用,教育村民不忘前生、立足今生、面向来生,以文化为本,以精神为根,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三生融合”。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生产包括创业与创新,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三生融合”要求乡村建设更加自觉主动地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使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相辅相成、融合并进。“三生融合”的本质就是让现代村民在青山绿水的生态家园中,创业创新,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好生活。“三生融合”體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将注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发展理念逐步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城乡文明和谐一体化发展。
基于以上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将“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纳入新一轮城乡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之中;着力打造一批“修村史促村治”试点村(社区),相关部门应重点推动城镇化发展快、村级经济较好、村落文化特色鲜明的村(社区)纳入“修村史促村治”试点村(社区)建设,在启动“修村史促村治”试点村(社区)的同时,启动一批高标准、示范性的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村史馆、村史陈列室、村史文化墙或村史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并与城乡社区治理、美丽幸福村居建设、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依靠基层,明确主体;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试点带动,整体推进。endprint
二、东莞市“修村史促村治”的实践进程
东莞市“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其核心理念是“文化育和谐”,即是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系,重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发挥其治理功能和当代价值,加快社会变迁中的文化调适,重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东莞市“修村史促村治”农村社会建设工程,是推动地方志工作向基层延伸,积极推动镇街志、村(社区)志编修工作,通过广泛动员培训,发动全社会修志,实现在全省各市中第一个全面铺开镇街志编修。同时鼓励大村、名村、古村编修村志。在编纂出版全省第一部规范的村志——《油甘埔村志》基础上,凤岗镇完成所有村(社区)修志。截至2016年5月,共编纂出版镇街志29部、村志39部、镇街年鉴13部,总字数达3973.2万字。东莞市修志成果丰富多样,尤其是以下四个村(社区)的村志、年鉴具有代表性:
(一)《潢涌村志》:挖掘历史文化,凝聚村民文化自信
潢涌村约于北宋立村,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以黎氏家族为主体的多姓氏的潢涌人民,和睦相处,艰辛创业,崇文重教,开拓发展,将荒凉无序之地,建设成了美好家园和民风淳朴的礼仪之乡。
为弘扬村史文化,潢涌村经过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开展编修《潢涌村志》,于2006年1月成立了潢涌村志编纂小组,把修志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任务,并落实修志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地(简称“一纳入、三落实”)。
《潢涌村志》编修过程中,还组织了群众开调查会和对外广泛征集潢涌史料,发现在1938年10月,日军一个小分队乘橡皮艇由增城新塘驶往石龙,路经潢涌。潢涌联防大队长黎林知情后,事先组织他的联防队伏击,于东江增城十字滘水域袭击日军,日军不知底细,仓惶逃走。潢涌村打响了东莞人民抗日斗争的第一枪。这一历史事实的挖掘,激发了村民对自己村史的文化自信。
(二)《油甘埔村志》:彰显客侨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油甘埔村位于东莞市凤岗镇东南端,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老区、文化之村、华侨之乡”。2002年初,在一名本村小学教师撰写的一份有关村资料的启发下,油甘埔村“两委”抓住机遇,着手编写《村志》。经历5载寒暑,十易其稿,终于在2007年1月面世,该书被誉为广东省首部规范的村志。油甘埔村华侨张金福设计了油甘埔村村徽、村旗,张金发创作了村歌《油溪之歌》。
《油甘埔村志》突出其“革命之乡、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地域文化特色,油甘埔村现行的村徽、村旗、村歌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三个特点,这是油甘埔村志的灵魂。油甘埔村在修志读志用志过程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一是激发村民爱国爱村情怀。村志记录了历代油甘埔村民们披荆斩棘勇于开拓的先进事迹,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后代们提供了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二是引导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平台组织。三是发挥统一战线作用,联系了广大海外侨胞。《油甘埔村志》发行后,回到油甘埔村寻亲问祖的华侨越来越多。
(三)《司马村志》:开创东莞市村民捐款修村志先河
司马村自宋末立村,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是东莞市常平镇的古村、名村、大村。该村“两委”干部、全体村民、外出工作乡亲及海内外乡贤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和宗亲文化建设,于2014年底倡议编修《司马村志》,历时一年半编纂完成。
《司马村志》编修过程中的亮点经验是:一是高规格成立编志委员会,由司马人写司马村志。司马村没有聘请外界机构进行修志工作,编写过程均由司马人负责,从而保证村志的真实性和特色性,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践中挖掘和培养村里人才,并教育引导新一代年轻人,从而使村志更真实、更有司马特色和内涵。二是开创东莞市村民捐款修志先河。村志编修所需经费全部由村宗亲所捐款100多万元中支付。《司马村志》的编修,体现了农村基层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宗亲文化和地方志的重视与支持,也验证了民间修村志体制的活力。《司马村志》出版后,村里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挨家挨户给村民送《司马村志》,让村民分享村史修志成果。
(四)《?沙“乡愁”村志》:搭建四个平台,构筑社区精神家园
沙田镇?沙岛有3400多户疍民。随着村民“洗脚上楼”,?沙岛自然村落中的历史文化印记逐渐消失。为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促进村民融入新型社区的建设,?沙花园开展疍家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愁”村史编撰。
《?沙“乡愁”村史》通过展示疍家民间传说、乡土掌故、地方风物、疍家俚语、民风民俗等独特文化,牢固村民“历史情感纽带”;建设?沙情怀“时空走廊”历史长廊、“留住乡愁”主干道、疍家情怀主题雕塑等“?沙情怀”传统文化展示区,记载搬迁前后的生活场景等,追溯历史的印记,让社区居民記住乡愁、珍惜现在生活,使社区居民归属有“根”。
《?沙“乡愁”村史》编撰注重突出基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社区社会组织、村委会、社工、志愿者和广大村民参与,组建由小区乡贤、“草根达人”、教师、“土秀才”、社工队伍及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村史年鉴编撰队伍。通过引导居民群众参与历史文化传承和编撰工作,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构建活力社区治理格局。
三、东莞市“修村史促村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启示
(一)主要成效
1.传承和弘扬了村史文化,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
东莞市潢涌村自2004年黎氏大宗祠重修后,为充分发挥村志“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村委会组织人员编制《潢涌的故事》(潢涌村史展览)图片,悬挂在黎氏大宗祠的廊房里,开放给村民和外地人参观学习。印制《潢涌的故事》(德本教材)等小册子组织学生学习,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黎氏大宗祠举行主题活动,亦经常有外地旅行团或散客到来参观。平常不少村民到大宗祠瞻仰祖先、感恩祖先,感悟先贤美德。此外,潢涌村委会在大宗祠对面修建陈列馆——“潢涌陈列馆”,在江滨公园矗立先贤雕像,在文化广场建文化长廊,制作主题视频,宣扬“德本”、“孝义”的族风、村风、民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编写赞颂先贤美德的曲谱,让村曲艺社宣传演出,让学生学唱,让村史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沙“乡愁”村史编撰,通过记载历史变迁,传承和弘扬村史文化,通过收集疍家人生活、劳作工具及相关资料,展示疍家民间传说、乡土掌故、地方风物、疍家俚语、民风民俗等独特文化,牢固村民“历史情感纽带”;还通过建设?沙情怀“时空走廊”历史长廊、“留住乡愁”主干道、疍家情怀主题雕塑等“?沙情怀”传统文化展示区,以咸水歌、龙舟、水乡元素等为重点制作记载历史的《记忆?沙·留住乡愁》、《咸水歌》和《莞草》等多个专题片、《味道》等微电影和特色宣传小册子,记载搬迁前后的生活场景等,追溯历史的印记,抓住历史的步伐,让村民记住乡愁、珍惜现在生活,使村民精神归属有“根”。endprint
2.培育了爱村爱家的良好道德素养,增进了村民的团结和友善。
《油甘埔村志》出版发行后,村民们热情高涨,充分挖掘村志的内容资料,创作成为系列文艺节目,营造了和谐融洽友善的村风民风。如村青年以《村志》中的《油溪之歌》参加镇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大合唱荣获“优秀奖”。在2010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几位大学生创作《油溪赞歌》荣获镇原创诗歌朗誦比赛“一等奖”。村志副主编江素华创作《江屋礼赞》荣获“2010年中国客侨文化艺术原创诗歌大赛暨中国爱情诗歌征稿优秀奖”。两个在《村志》记载的世界级画家大师,分别从美国与深圳回来联袂举行“张金福、李小韬‘客侨情韵油画展”,两人精湛的艺术受到广大观众称赞叫好。司马村为编撰村志共召开了大小会议50多次,基本做到家喻户晓,全村动员,全民参与,每一个村民都为修村志踊跃捐款。此举,意义最深刻的是:让全体宗亲们更了解司马、认识司马,从而更加铭记祖辈们付出的血和汗,才有了今天的小康幸福。通过村志的编修,培育了爱村爱家的良好道德素养,增进了村民的团结和友善,司马人特别是新一代的司马人更加了解历史的司马村和今天的司马村,从而激励司马人为创造更美好、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进。《潢涌村志》出版后,许多村民都到村委会求索一部阅读留念。潢涌村许多外出游子闻讯后也回村索取。许多村民阅读村志有关篇章后,常聚集畅谈本村的历史及发展概况,共同关心村里大事,营造了良好的爱村和团结氛围。
3.创新了纠纷调解机制,优化了邻里和谐关系。
?沙“乡愁”村志在编撰过程中,推进居民自治,充分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积极弘扬尚贤敬贤的传统民风,打好“乡贤牌”,广泛发动杰出乡贤、老党员、老教师,组成“和事佬”调解队伍,利用他们在居民中的威望和公信力,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油甘埔村志》的编修过程,也是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过程,全村社会形势总体和谐稳定。村志编修增加了村民的正能量,减少了社会矛盾纠纷,村民的向心力加强,村班子成员通过以定点接待、上门走访、重点约谈、座谈听证等不同形式靠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难题,有效的化解了矛盾纠纷和各种隐患,基本未发生村民上访、闹访的现象。
4.打造了共商共治、共融共享的平台组织,加强了村民自治。
“修村史促村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承弘扬乡村的特色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农村基层自治,通过成立的各种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农村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一个精神凝聚、共商共治、共融共享的平台组织,能够利用好祠堂、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各项积极有益活动,对所涉及村民利益的农村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协商和集体决策,促进村民自治。《?沙“乡愁”村志》编修过程中,通过搭建“最美乡愁”评选活动平台、“?沙大妈”议事平台、“?沙故事会”讲故事平台和“妇女之家”自助自治平台,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史文化传承和编撰工作。《巷头年鉴》在编撰过程中发掘出 “巷头木偶剧团”、朗声曲艺社、龙狮麒麟队等多支草根社区社会组织,社区为他们提供活动经费和阵地,在推动社区文体事业发展,夯实了群众参与社区自治的平台。巷头社区通过编纂《巷头年鉴》,培育社区草根社会组织,深入挖掘巷头木偶剧团、朗声曲艺社、龙狮麒麟队、篮球队、舞蹈队等草根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草根社会组织发展。油甘埔村通过村志编修,引导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群众参与社会治理。2014年起,油甘埔村先后成立了家长义工协会、舞蹈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五个社区社会组织。在村党工委和村委会的引导下,社区社会组织自发组织了系列活动,如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三人篮球赛、羽毛球赛、文艺表演等,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平台,展开了有益地探索。
5.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村(社区)产业经济的发展。
《巷头年鉴》的编撰,突出了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社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家和投资者通过《巷头年鉴》知道巷头社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蓝图,从而增强投资信心,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纺织创意产业中心、环球贸易广场、电商大厦、毛织电商公寓、红旗商业广场、毛织人才公寓、新富康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社区产业经济发展。编纂《巷头年鉴》的过程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巷头年鉴》出版以来,巷头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呈现出加快向前的趋势。2016年上半年,巷头社区的经营纯收入4901万元,同比增长81.6%。潢涌村通过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乡村知名度,形成东莞市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以游兴村,以游保村”,旅游收入的增加,也可以使当地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古村落的修缮和环境的整治,这也是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的生命力所在。
(二)经验启示
1.发挥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倡导“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发挥好基层自治的作用,“乡贤文化”体现的正是基层自治的特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文化育和谐、基层自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大力量”,让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修村史促村治”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发挥作用,是推动基层自治上升为国策的重要举措。东莞市在整个“修村史促村治”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无一不是动员乡贤参与,乡村史志集中记录乡情乡愁,充分发挥乡情乡愁和乡贤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2.政府、社会与民众共同形成合力,持续推进乡村史志编修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工程。
历史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在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硬的作用必须持续推动,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恒心、毅力和耐力。新的历史时期,政府、社会与民众共同形成合力,组织编修乡村史志,有利于强化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树立典型,激励群众崇善向上。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历史文化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群众心存敬畏,自觉匡正失范行为。
3.让村民成为精神凝聚、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的社区治理主体。
乡村史志编修要顺应解放思想的时代特征,转变“官书”、“官修”的观念,让乡村史志编修从封闭中走出来,走向基层、走向大众,朝着“为人所知、为人所学、为人所用”的方向发展。乡村史志编修不能由党委政府大包大揽,党委政府要指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让村民在创建过程中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成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建共治、共融共享的主要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4.打造城乡社区协商新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修村史促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通过培育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理事会以及各类村民自治组织的发育成长,在乡村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城乡居民参与社区协商的能力和水平,把社区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促进基层民主实践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茂伟.公众社区史的编写[J].中国地方志,2015(09).
[2]潘朝明,刘念宇,刘丹.东莞市村志编修刍议——兼谈《油甘埔村志》[EB/OL].东莞市情网,2013-06-30.
(责任编辑:李韵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