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与推进,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围愈发广泛。这种教学模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应了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想要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分层教学的定义以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所谓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要求,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理论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分层教学的效率,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教学对象分层,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不仅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当被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当了解每一位学生,这里的了解不仅包括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更包括学生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与家庭环境。唯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正确对其进行定位,将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层。这样不仅有利于将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管理与教学,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与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提升的,所以我们的分层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及时根据学生的最新发展情况,对学生分层进行及时调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热情。
二、教学目标分层,确保教学实施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依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时,教学目标的分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应当有所侧重,应当随着学生群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设置分层教学目标,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提升自己。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时,我们教师需要精心钻研教材,认真研究语文教材,并结合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最近发展区,分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制订出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当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主要分为基础、发展、提高目标。
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节时,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这三个层次:(1)认识“忘”“挖”等在内的12个生字;(2)正確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传递出崇敬之情;(3)懂得“饮水思源”这一道理。第一个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第二个目标则是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第三个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的提高目标,这是针对少数学生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在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下,兼顾部分学优生的需要,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评价分层,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无论是在传统教育教学中,还是在现代教学理念下,它都是一个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潜在的问题与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从而快速、高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但学生是具有多样性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也应当对教学评价进行有效分层。具体而言,就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而不是以偏概全,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挖掘他们自身的优点,并针对其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更重要的则是激励他们继续学习,不仅需要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也要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予肯定与鼓励,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其纠正自身的问题;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让其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脚踏实地。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强调的是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需要准确、高效、快速地把握教材,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做出反应,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同时还需要强调注重教学评价分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共同前进与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德、智、体、美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厚荣.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新课程(上),2017(5):105.
[2]王明姗.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53):71.
[3]武必雄.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51):74.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