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全
摘 要: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量的“加餐”,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能素质课课练、运动处方教学、体育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制定运动“营养餐”,以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關键词:体育教学;课课练;运动处方;作业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练习内容和方法,通过运动干预的有效方法开展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体能素质课课练、运动处方教学、体育作业布置,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为学生制定体育课堂运动“营养餐”,来有效地达到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体能素质课课练
当前体育课堂“课课练”已逐渐回归课堂,很多的专家和教师将“课课练”作为有效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体育课堂高效率的抓手。在体育课堂中制定学生的运动“营养餐”,“课课练”正好是掌握“运动技术”的需要,正好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如利用走、跑、跳、投、支撑、悬垂、攀爬和钻越等练习,发展身体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各种变速、间歇、有氧和无氧练习等,提高心肺功能,各种游戏、比赛和各项技术的专项练习等,提高当前技能,掌握有关体能。
“课课练”既不能走以前的老跑,也不能凭空幻想,需要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巧性,根据教学实际,改进练习方法,更多的要考虑“课课练”的内容结合主教材的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提高体能素质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身体素质所欠缺的、掌握运动技能有关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之外、在课余时间也能利用课堂的运动“营养餐”去锻炼,去健身,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如在篮球教学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利用篮球的身体素质练习,篮球俯卧撑、篮球仰卧起坐、垫上各种绕球练习,这些练习与主教材进行合理搭配,新颖的练习方式一方面给学生新奇的感觉,无形中给学生“制造”了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促进课堂的高效。
二、运动处方教学
运动处方教学针对性很强,是以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为依据,用处方的形式确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率,以此来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和增强体质,具有反馈、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的科学特点。同时,运动处方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就可以制定快速跑的运动处方,原地摆臂、小步跑、高抬腿、跑格步频练习、跑格步幅练习等,规定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让学生依次进行练习。运动处方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测、自控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在实施以前,学生从来不会去琢磨体育技术以及练习方法的问题,而在实施运动处方教学之后,学生自己常常会去琢磨体育技术以及练习方法,特别是看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动作。
再如,对于肥胖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运动处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腰、踝的轻微活动完成五分钟的准备活动,然后进行二十分钟的慢跑与走的交替,随后进行蹲起、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无氧运动十分钟,最后进行五分钟的肌肉拉伸放松。每次40分钟,每周三次。
此外,运动处方教学,促进了教学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端正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体育作业是对学生所学运动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提高,也是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再现,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作业可以是短作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以此来巩固所学的运动技能,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部分学生的身体状况,布置一些简单易行的项目,如跳短绳、俯卧撑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也可以是长作业,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如寒暑假每天跳短绳多少次,假期累计共多少次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长效活动,将体育锻炼延伸到课外。
体育作业可以分为基础积累型,让学生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深化拓展型,在教学中已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要求发展;开放创新型,根据掌握的运动技能,可以适当参与一些课外训练,来掌握体育课堂中没有学习的运动技能。体育作业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对于协调性不好的学生可以布置操类练习;上肢力量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俯卧撑;下肢力量不足的学生可以进行深蹲起;心肺功能不足的学生可以进行往返跑等。体育作业要利用游戏和比赛来进行激励,适时地进行一些各组之间的游戏和比赛,来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
当前教学理念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能素质课课练、运动处方教学、体育作业三种课堂运动“营养餐”,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为实践新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运动“营养餐”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竞赛性、锻炼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赵磊.“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运动,2013(5).
[2]开展“课课练”创新研究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J].体育教学,2011(4).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