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名篇名句默写题是高考语文保留的经典题型之一。自2014年始,全国新课标卷率先对这一传统题型进行改革,随后部分省市纷纷响应。
2014年之前,此类题型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默写另外一句,分值从4分至6分不等;此后是情境式默写:给出作者及篇目名称,并具体呈现出要默写的名句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或在诗文中作用的提示,要求考生默写出相应的语句。2014年到2016年都是1大题3小题,分值6分;2017年为1大题2小题,分值5分;2018年题量为1大题3小题,分值回升到6分,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倡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的理念遥相呼应。
这些变化意味着高考命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考查能力层级的提高。给上句或下句默写类题的能力层级为A(识记),这是高考能力考查中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考生能背诵、会默写就能得分,因为上句或下句的存在能及时唤醒考生的记忆,在这里,能背诵是识记能力的再现,会默写也是识记能力的再现——识记字形。这种考查方式的缺点是简单机械,只考查识记能力,而不管考学生能否理解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
情境式默写其实涵盖了对三种能力的考查:A(识记),即考查考生能不能背诵,会不会默写;B(理解),即要求考生读懂设置的情境,能在第一时间领会命题人的意图;C(分析综合),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最终锁定具体的语句,从而完成作答。
简言之,以前是能背诵、会默写肯定能拿满分,现在是能背诵、会默写也不一定能得分,因为这里还存在一个写得准确不准确(是否符合出题人的意图)的问题。其优点是综合考查了考生多种能力,虽然不具备开放性,但较之过去显然是一种进步。
由于命题难度增加,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改变以往只重视背诵、轻视理解,甚至只背诵不理解的做法,最好能将名篇名句默写与古诗文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古诗文阅读的复习效率。
在复习中,我们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推荐背诵的61篇古诗文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推荐背诵的72篇古诗文为重要抓手,以《考试说明》中列举的64个(这个数目今后可能要扩大)篇段为核心,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记诵方法牢固记忆,比如按年代记诵、按作者记诵、按体裁记诵等。记诵时间安排在晚上休息前的十分钟或早读课,每天背诵一首诗词或一段古文。课后同桌之间以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检测。在临考前三个月,每一节语文课抽出五分钟让考生当堂背诵或默写。这样化整为零,反复记诵,绝大多数考生能够将64个篇段的古诗文熟记于心,并做到张口能背、动笔会写。不在64个篇段之内但属于新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文,也要求考生有计划地记诵。虽然我们要指导考生应对高考,但更要让考生在众多的古诗文经典篇章中陶冶情操,自觉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认真研读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发现全国新课标卷情境式默写的篇目来源一般是高中篇目两个或一个,初中篇目一个。默写范围都在推荐背诵的篇目之中,没有超纲篇目,题号、题量和分值相对固定。
指导考生认真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句,逐词斟酌,最终锁定具体名句,这是准确答题的有效途径。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6题(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修养。如果考生审题不仔细,读题读一半,只看到“写给少年李蟠”等字眼,会不假思索地填上“李氏子蟠”和“好古文”。只有准确地捕捉到“文章爱好”“儒学修养”等关键词,考生才能锁定答案:“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所以,耐心、细心地审读题干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因粗心大意而丢分。
无论是上下句默写,还是情境式默写,都难免会出现错别字。而出现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考生对名句的意思理解不透彻,背诵时只记住了字音而忽略了字形。比如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暗”字,有不少考生写成“岸”,并自圆其说地解释为“长满柳树的岸边”。殊不知此句中的“暗”与“明”相对,“柳暗”意为柳色深绿,绿柳成荫,“花明”意为花色红艳耀眼。让考生了解古诗文常用的对举、并列和互文等手法,可以避免他们写错别字。同时一些生僻难写的字要重点突破。如李白《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援”中的“猱”,白居易《琵琶行》中“呕哑嘲哳难为听”中的“嘲哳”,等等。比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6题(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第二空应填“樯橹灰飞烟灭”,而不少考生不知道“樯”即“桅杆”,将“樯”误写成“墙”,甚至写成“强”;还有的考生将“樯橹”写成了别的版本上的“强虏”从而导致失分。
另外,有些句子结构相似,考生在记诵的时候容易颠倒词序或句序,这也要在复习中多加留心。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6题(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后一句考生很容易弄错词序,写成“谁得而灭族也”。
最后,在记诵的过程中表达语气或情感的虚词不可丢。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6题(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此两句中应填“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不少考生背诵时粗枝大叶,默写时丢了两个“也”字。
在备考中,我们倡导师生要具备整体观和全局思维,将名篇名句默写纳入古诗文阅读的备考之中,甚至纳入作文复习之中,将名篇名句作为一条线索,串联起语文复习的其他与之有关的板块。
在复习文言文时,可以将64个篇段中的21篇文言文删去标点符号印发给考生,让考生课下背诵并加注标点,以练习文言断句。时间一长,考生的文言语感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对文言文试题中的断句、翻译也就不再惧怕;在复习古诗词鉴赏时,我们更是以考生学习过的诗词名篇为例,指导考生掌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方法等概念术语,帮助考生归纳鉴赏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在作文复习中,笔者也将适量引用古诗文作为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指标告知考生,并指导考生在具体写作中积极尝试。概言之,我们如果能用发散性思维来看待名篇名句,并切实有效地将其散化在其他板块的复习之中,就能用活名篇名句,发挥名篇名句的最大化效益,这也是高三复习中对“语言建构与应用”和“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两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实践行。
值得称道的是2018年北京卷17题的第④小题: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道试题出得很活,它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情境,考生只要能写出与情境吻合的古诗文即可,给了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答案又不固定,可以说是真正地把对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放在了首位。笔者认为这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很可能成为今后名篇名句默写题的新常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天津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该题以文段的形式呈现一个话题,将与话题相关联的名句聚合在一起考查名句默写,颇有新意。遗憾的是在空缺部分,虽然设置了情境,但明确地给出了上句或下句,这其实又回归到上下句默写的老路上去了,算不得真正的创新。笔者认为这一题完全可以改编一下,使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_____,②_____’,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③_____,④_____’,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⑤_____,⑥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这样的改编或许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既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又检测其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这种以话题为中心,兼顾诗词文等多种体裁的情境式默写或许是今后命题的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备考过程中,要指导考生以64个篇段为记诵核心,同时兼顾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做到真理解,能背诵,会默写,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