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三方,治愈论点不当
——“蔡澜和厨子的对话”升格示例

2018-01-25 15:14重庆孙晓宇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蔡澜论点意义

重庆 孙晓宇

写好议论文首先需要我们恰当、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论点。论点是议论的核心,是一篇文章的统领。论据、论证都要围绕着论点来设置、组织。论点不当,则文脉自乱,文理不通,文章颓丧;论点精当,则文脉清晰,文理畅达,文章不凡。

论点不当,常常是因为考生缺乏理性思维,在考试中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思维混乱,无法对论点做出严谨、完整、科学的理性分析。考生所立论点,往往呈现出偏激、片面、僵化等问题,经不起推敲。

比如,有考生写到“为了发展,我们必须离开安稳之地”“放弃已有的成绩,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这里面存在的逻辑问题显而易见:有些发展并不需要离开,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试问:在发展初期,若离开了稳固的根据地,真正的发展从何而来呢?问题就在于,考生对论点的思考是静止停滞的,眼前只有狭小孤隘的“风景”。这种写作弊病,需要请来“理性”这位妙手神医,方可治愈。

第一方药,换角度

苏子曰:“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便不同。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也不要把目光局限于眼前。你可以站在伟人的肩上,领略高尚的人格魅力;你可以站在全人类的阵营,获得普遍性的真理;你也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社会时代发展的规律。比如,对“幸福”一词的解读,卑微者的幸福和伟大者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过去的幸福和现在的幸福,便是完全不同的定义,而其中的高下之分也是一目了然的。唯有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发挥,确立论点,才能展现写作者独到的洞察力。

第二方药,建关联

要学会建立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话题词和话题词之间的关联。有些材料提供的是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句,目的是引导考生运用思辨性思维进行有效分析,获得理性认知。在面对这样的材料时,不可割裂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转换和辅成关系。比如“聪明和愚蠢”,不可一味地批评愚蠢或赞美聪明,需知道有一种愚蠢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一种聪明叫“大智若愚”。

第三方药,寻条件

一个观点的成立是有其充分条件的。但有时,这一条件隐含在材料或话题背后,需要我们自己运用逻辑思维去发掘。若能发掘出这一关键信息,则可以让观点的表述更为清晰和严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我们能够探得其背后隐含着的条件——人所不欲,便可更准确地把握儒家的仁爱思想,而不会做出偏颇含混之解。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美食家蔡澜到印度深山拍外景,杀青那天剧组破例庆祝,蔡澜忽然极想吃鱼,哪知道厨子一生住山上,不知鱼为何物。蔡澜摇摇头说,如此美味,不懂真可惜。厨子耸耸肩:“蔡先生,不知道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可惜?”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示】

享受未知的生命

生命之中尚存着许多未知的东西。无论你想如陶渊明一般辟一方净土修篱种菊,还是想如辛弃疾一般一腔热血只为报国献身……在生命中,都要面对许多疑难杂虑。(未引述材料就谈认识,稍显突兀)

有人会因自己的见识无法匹配远方而自怨自艾,有人会因未来的无法预测而颓然放弃,而我认为,我们应尽情享受这样未知的生命。

生命之中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需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是否可以遍足千里寻梦想,都可以扎根于内心,流动着,如水一般寻找未知的树苗,释放滋养的甘甜。胡适曾说:“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便无穷了。”带着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去发现,那些未知而充满意义的生活才是我们人生的定义。(没有相关素材证明自己的论点)

生命之中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需正确面对未知的不期而遇。“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菜根谭》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我们面对生命中的未知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如流水落花一样自然接受,那么在生命之中,不期而遇的除了未知,还有“常多的趣味”。

生命中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需享受未知的生命。“即使未来充满着未知,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未知的生命。”伍尔夫如是说。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将来,面对着生命的神秘莫测,去尽情感受,未尝不是人生的乐趣。王尔德曾说:“一个人最珍贵的,是成为自己。”享受生命的未知,便是我们探寻自我的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径。我们在未知中成长,方可获得眼界的拓宽;我们在未知中进步,提升人生的等级,享受未知的生命,方可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引用名言过多而缺乏事实论据,论证浮于表面,缺乏说服力)

苏轼曾言:“物与我皆无尽也。”万物与我本就是造物最神奇的馈赠。我们该接受这份馈赠,感受天地的神奇,感悟生命的有无。

唯有接受未知,正确面对未知,并能做到享受生命之中的这种未知,方可使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带着趣味,走向更好的自己。(从三个层面谈未知,仍局限在对未知这个领域的认识,思考没有进一步深入与推进)

【问题及修改建议】

1.缺少与材料的必要关联。建议在文中引用材料,引出自己的论点,以便展示论点与材料的贴切。至少要表明你赞同材料中的哪一种生活态度。

2.缺少对论点成立条件的思考。生命的乐趣正在于敢于正视未知,乐于挑战未知,最终达到生命的已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只谈未知,由从未知开始,到以未知结束,依然茫然无措,何来乐趣?建议把“已知”“不知”等条件加入,以此更好地理解“未知”的意义,以完善论点。

3.缺少多角度的分析。文章对“未知的生命”这一核心词语的表述不够深刻,流于表面,并缺少相关佐证素材。可以加入一些有力的素材,比如科学领域的牛顿、霍金,艺术领域的《红楼梦》、维纳斯等,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升格佳作】

享受未知的生命

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尚未认知的事物,而没有我们认知不了的事物。因万物可知,所以我们才不断去探索未知。蔡澜先生便是如此,他对美食的不断寻求和探索,对味道感知的不断丰富,让他成为令人尊敬的美食家。试问:这种向未知探索的力量,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拥有的吗?(有警句的牵引,有材料的链接,顺势以反问句提出观点,开头的文字力道十足)

我们总会看到有人因自己的见识无法匹配远方而自怨自艾,有人因未来的无法预测而颓然放弃。我想,那是因为他们让未知停留在了无知,并让不知拒绝了有知,到头来,空留一声“可惜”的叹息。如何让这种对未知无奈的叹息变成热爱与享受呢?(列举两种相反的现象与态度,再做一层思考,去寻求“将叹息转为享受”的解药良方)

首先,我们要正视未知。它是生命的一种必然状态,人非圣贤,孰能生而知之?生命的意义就是与未知相遇,并与未知同行。正是这种未知,才让我们的生命在刹那间多出一种理解,发现一种存在。这种不期而遇是如见花开时的美好。作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女神维纳斯在艺术世界中的价值如此之高,全在于她那残缺的双臂。没人知道如果其双臂健全会是什么样子,虽然这永远是个谜,但艺术家们却因此而不断地畅想,由此激发出许许多多的灵感。我想,正视未知,就是在正视一朵花开,总有意想不到的馨香传来。(探索生命的本质与未知的关系,提出“未知是生命的必然”这一观点,再以诗意的比喻论说“正视未知”,说理清晰晓畅,论述形象生动)

其次,我们要挑战未知。“人最害怕自己未知的事物。”有些未知,并非是一条鱼的名字、一道题的答案,而是一种断崖般的可怕、一种急流般的危险。但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挑战这些未知。如果麦哲伦的船队听信教会的说教,惧怕教会法庭的宣判而停止去探索未知的海洋,那么如何会有地图学说的证实和新航路的开辟?如果布鲁诺妥协于宗教“异端”的判决,摆脱了鲜花广场残酷的火刑而停止对未知宇宙的探索,那么如何会有震惊世人的日心说的提出?正是因为这种无畏的挑战,我们的生命才无限地接近真理。我想,崇高的生命意义正在于此。(纵深式思考,赋予“未知”更深刻而崇高的意义,配合以精练的语言、感人的事例,让语段的思想性和文学性都上了一个台阶。行文中还暗扣材料,这个小细节可以加分)

最后,我们要收获未知。若不让未知变为已知,那么便是一种无知——迷雾依然是迷雾,问题依旧是问题。若不让已知转化出未知,那么便是另一种无知——满足于现状,沉浸在短暂的获得之中。所以,不要等待那些未知朝你奔来,要像美食家蔡澜一样,主动去探索未知,获取未知。苹果砸在许多人的头上,但却只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缘于他主动去探索“为什么”。所以,尽管我们实现了登月计划,迈出了伟大的一步,但科学家们却永远致力于解决下一个宇宙难题。“未知—已知—未知”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正像一个永动的车轮,载着这个美好的世界滚滚向前。(以思辨眼光来看“未知”和“已知”,突显二者之间的承接转换,突显世界前行的真谛,让文章达到新的高度。论证部分经纬谨严,层层深入,可见作者的慧眼慧心)

人类是渺小的,但也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敢于正视未知,敢于挑战未知,并且把一个个未知变为已知。如此,生命才充满非凡的意义。年轻的我们,请张开双手,放飞思想,勇敢出发,去享受这未知的生命旅程吧!(总结全文,并以对年轻人的呼吁收束,巧妙扣题。语句简练,不拖沓,不矫情)

【点评】升格后的作文,先引述材料得出观点,然后通过纵深式的思考,从“正视未知”“挑战未知”“收获未知”赋予“未知”更深刻的意义。行文中辅以事实论证,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结尾以对年轻人的呼吁收束全文,巧妙扣题。

猜你喜欢
蔡澜论点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言论
有意义的一天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蔡澜杀价
永远不能出价
生之意义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