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链式问题 打造思维课堂
——以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为例

2018-01-25 11:29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土布解体

广东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当今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趋势看,以史料为背景的试题在试卷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去应对高考试题,而这些技能都包含在批判性思维中。另外,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高考的指挥棒也都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从填鸭灌输到培养思维的转变。因此,只有这样转变,才能构建思维课堂,打通教学与考试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及复习备考的效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平日的教学中,利用链式问题是达成以上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将以近代小农经济的解体为例进行论述。

一、教材先入为主,造成认知误区

关于小农经济的解体,岳麓版必修二第十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这样讲述的:“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在这段文字之后的小体字部分,教材进一步指出:“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书本中的描述易给学生这样的认知: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便开始了快速解体的进程。由于这一认识来源于教材的“权威论述”,在学生头脑中很容易先入为主,形成认知的误区。由于学生深受教材中“权威论述”的影响,造成了思维的固化,因此,在历年的高考中,这一考点学生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如何帮助学生打破固化思维呢?

二、巧设链式问题,突破固化思维

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这一过程,终近代百年尚未完结。”小农经济的解体,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固化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笔者设计环环相扣的链式问题,将学生带入近代中国小农经济解体这一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通过问题引领,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权威论述”,客观、全面地看待小农经济解体。

问题一: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是迅速解体的吗?

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笔者选取以下两道题目:

【例1】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D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例2】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D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这两道题目直接挑战书本中的结论,呈现了教材中未明确表述,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另一面。题目的答案也颠覆了学生以往的固有认识,引发了强烈的思维冲突,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的兴趣。接着,笔者呈现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是一直顽强抵抗吗?

这一问题直接指向学生认知中刚刚生成的结论:“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在顽强抵抗”,制造了新的思维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选取以下题目:

【例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C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这道题目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小农经济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进行过顽强的抵抗。但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西方侵略的加剧,商品输入的增多,小农经济抵抗程度日趋减弱,自然经济加速解体。那么,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又有哪些呢?教材语焉不详,导致学生认识不清。因此,笔者设计了第三个问题。

问题三:小农经济的解体有哪些具体表现?

【例4】材料自咸丰末年起,中国的自然经济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解体的道路。这种解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国机制棉纺织商品的倾销,导致城乡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而与农业分离;另一方面是外国资本加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使中国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可知,小农经济解体内涵是:①耕织分离;②农村农副产品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但这一内涵远离日常生活,艰涩难懂。为了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笔者选取如下材料,并设计了第四个问题。

问题四:依据材料回答耕织分离的过程是怎样的?

【例5】材料当洋纱布大量输入的时候,中国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遭到破坏并逐渐与农业分离。这个过程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洋纱代替土纱,使纺与织分离;第二步是洋布代替土布,使织与耕分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这段材料对耕织分离作了清晰的解释:第一步是纺与织分离;第二步是织与耕分离。但受制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对“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缺乏深入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笔者选取了如下材料并提出第五个问题。

问题五:纺与织分离的表现是什么?

【例6】材料纺纱和织布,是纺织的两道工序。在中国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是结合在一起的。由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机器生产,使纺纱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在洋纱跌价的情况下,沿海和通商口岸临近的城市手工棉纺织业者均用洋纱取代土纱织布,接着,洋纱逐渐畅销内地……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六年(1872—1890年)间,洋纱进口量增长20.6 倍,而洋布只增长27%。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通过材料可知,用洋纱取代土纱织布便是纺与织分离的具体变现。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又发现,近代洋纱与洋布输入是不均衡增长,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解决这一生成性问题,笔者设计了第六个问题。

问题六:近代洋纱与洋布的输入为何不均衡增长?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纷繁复杂的历史之中,用史实说话。因此,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

【例7】材料(咸同年间)第一,中国农村手织业者为了生存,利用洋纱价格的低廉,加上织机的改良,使用洋纱织成土布,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土布的竞争能力。第二,洋布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洋纱的劳动生产率,洋纱的竞争能力远比洋布大。第三,土布原有的质地有耐穿的优点,使土布在国内外市场上仍有一定的销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通过材料可知,受手织业者买入洋纱织成土布、洋纱自身价格优势等因素的影响,洋纱销量远大于洋布,中国自身的土布生命力依然强大。这说明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比洋纱代替土纱更加漫长,耕织分离的过程非常缓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耕与织的分离、小农经济解体的长期性、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土布最终命运如何呢?为此,笔者设计了第七个问题。

问题七:土布命运最终如何?

【例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D )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由题目可知,随着西方侵略的进一步加深,商品倾销的扩大,洋布输入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土布终究无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洋布逐渐战胜土布,说明耕织分离的第二步——织与耕分离的程度在逐渐加深,小农经济日趋解体。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链式问题,学生对“耕织分离”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小农经济解体的另一个表现“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呢?为此,笔者设计了第八个问题。

问题八:中国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哪些表现?

【例9】材料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商品率的提高……其次,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导致农业生产专门区域的形成。一部分地区以经济作物为主,另一部分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再次,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产品出售的部分占很大的比重,农民生活资料的消费中从市场上购买的比重也在增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对“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按照学生的思维定式,会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农副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是一个不断加速、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认识看似符合逻辑,但不符合史实。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笔者又引入如下题目:

【例10】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这道题目完全颠覆了学生的主观想象,提醒学生历史可以“大胆假设”,但更需要“小心求证”。思维的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寻历史的真相。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笔者提供以下材料,并设计了第九个问题。

问题九:中国丧失主要丝茶输出国地位,茶园普遍衰败说明了什么?

【例11】材料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由于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竞争,茶叶出口锐减。因此有的地方“自光绪七年后,茶价甚低,每年头春嫩庄七八九两,粗庄三四五两银。开茶庄及采箱者,屡年折本,倾家荡产,人多不以茶为正项生理……叹种茶者,勤劳艰苦,大受茶累矣。”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茶园已“十荒七八”,到了甲午战争以后,普遍出现了衰败的情况。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晚清出口以茶、丝为大宗。1886年以前,茶居首位,1887年以后,丝居首位。……1929年以后,大豆取代丝、茶成为中国最主要出口货。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通过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生产与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这种以出口为目的商品化农业生产,是在西方国家侵略之下,伴随着列强掠夺廉价原料的需求被动发生的,无法掌握自身的命运。对外出口商品中茶、丝、大豆地位的演变充分说明近代中国经济表现出浓厚的对外依附性,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三、强化问题意识,提升备考效率

批判性思维能引导人们形成深思熟虑的思考习惯,尤其是质疑精神和反思态度,养成清晰性、相对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这正是历史教学应体现的人文内涵。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从挑战书本中的权威结论和学生的固有认识入手,通过问题引导,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组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农经济解体的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历史纷繁复杂、跌宕起伏之美;又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合理的质疑和反思的批判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培养,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作为教师,需要坚持史学阅读,不断扩大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要养成问题意识,关注教材中未明确表述的内容,关注历史上曾发生过,而教材中忽略或不关注的内容,呈现出历史的多面性、复杂性、真实性,避免照本宣科,将历史简单化、碎片化、教条化。当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素养,解决学生头脑中“主观想象”与“客观历史”的矛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复习备考效率便水到渠成,核心素养养育也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土布解体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小农经济完全过时了吗?
土布不『土』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