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避陷阱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

2018-12-10 02:01辽宁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6期
关键词:题干陷阱主语

辽宁

选择题是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主要题型之一,12道试题,共48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内容,具有考查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的特点。命题者在题干和选项上设置的陷阱,是学生正确解答试题的阻碍。下面笔者围绕如何避开这些陷阱进行简述。

一、思维定式的束缚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的思维。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学生在经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后容易产生惯性思维,造成解题时忽略题干的关键信息,先入为主,落入思维定势的陷阱。

例1.(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陷阱分析】此题易误选项为C。解题时受社会史观中人与环境关系这一常见考查角度的思维定式影响,认为题干信息中“网开一面”属于环保问题,立刻得出答案选C,忽略了题干的另一提示信息,网开一面的结果是得到诸侯拥护而创立商朝,这才是题干的关键信息,得出正确答案为A 。

【对策思考】解答此类试题时,①应全面解读题干信息,切忌断章取义;②从命题者角度思考,不要陷入思维定式的误区,不经思考便进行选择。

二、熟悉的错误与陌生的正确

近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命制不拘泥于教材,选择题的题干往往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而一些选项的内容则来自教材,学生在解答试题的时候面对陌生的题干和熟悉的选项,往往会落入“熟悉的错误与陌生的正确”这一陷阱,即选项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学生所熟知的知识却并不是正确的选项,而陌生的未见过的信息却是能够与题干材料契合的正确答案。

例2.(2018·全国卷Ⅱ·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图5

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陷阱分析】此题的易误选项为A。题干为一幅1956年的漫画,针对1956年这一时间信息,学生立刻会与人教版必修二中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联系起来,特别是1953 —1956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联系起来,而忽略了题干强调的信息:图5上添加的文字,在题干中又以括号补充的形式再次强调的信息“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突出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出正确答案为B。

【对策思考】解题时要注意两点,①要认真审题。选择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在解题的过程中有提示或者限定的作用,图片类试题中的文字更应该重点关注,特别是题干和图片上重复强调的内容,一定是重要的信息,不能忽略。②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掌握。例题的错误选项A中涉及概念“工业化”,其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题干的提示信息为“阿姨……建设社会主义”,在清晰掌握“工业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就应该可以判断出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三、时空错乱,似是而非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要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对学生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多有体现,并且要求较高,学生在解题时如对时空定位不准确,就会落入时空错乱、似是而非的陷阱。

例3.(2018·全国卷Ⅱ·35)20世纪60 —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陷阱分析】此题要求学生要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题干信息提示:时间为20世纪60 —70年代,空间为西欧,设问为这一变化的原因,学生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与题干时空相一致答案。A选项的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为1948年,与题干时间不一致;C选项福利制度在二战后逐渐建立起来,20世纪60 —70年代相对削减,时间与题干不一致;D选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1年,时间与题干不一致;B选项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67年欧共体成立,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B选项在时间和空间都与题干信息一致,故为正确选项。

【对策思考】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梳理清晰的时间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是提升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历史学科选择题的解题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体现,学生具备了这一核心素养,根据题干和选项提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够对试题进行正确、合理的思考。这个过程的基础是需要具有正确、清晰的学科知识网络,在时间和空间定位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建构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四、混淆设问主语,以偏概全

历史学科试题正确解答的第一步是明确问的是什么,因此必须弄清设问主语的含义。近年选择题的设问形式多是“这反映出”“这表明”“这说明”这一类的问句,“这”是设问的主语,指代题干的信息。在这类试题中常见的陷阱是以偏概全,学生在答题时容易对设问的主语认识不清,不能明确问题,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答案。

例4.(2018·全国卷Ⅰ·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陷阱分析】此题设问“这反映出当时”的主语“这”,指代的题干信息应包括:北宋前期,四川有很多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和工匠之间是雇佣关系,工匠往往不是本地的,这些工匠具有相对的人身自由。学生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第一层信息,即题干“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所强调的“新技术”和“数量多”这两个信息,落入混淆设问主语,以偏概全的陷阱。

【对策分析】仔细阅读,提炼关键信息,还原设问主语。将设问的代词“这”还原成试题中具体的主语,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的准确判断。如本题设问中的“这”还原成:“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制盐业出现了新技术,有很多制盐井,这一行业雇佣关系普遍,雇工具有人身自由反映出北宋中期”将这些因素在一起分析后就能够得出正确选项A,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而B选项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可依据题干信息判断,雇工具有人身自由不代表地位高,排除;C选项依据题干信息一地(四川地区),一行业(制盐业)不能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排除;D选项盐业专卖制度解体,既不符合史实,题干中也无法得出,排除。

总之,设置陷阱来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高考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陷阱”的警惕,逐步排除思维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确立唯物史观,形成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中,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综合能力,是避开“陷阱”的法宝。

猜你喜欢
题干陷阱主语
数字算式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陷阱
陷阱2
陷阱1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