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表达感知伟人形象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片段及思考

2018-01-25 07:52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品析排比句骨灰

孙 静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伟人”篇比较常见。这类题材内容丰富,不仅涵盖古今中外,还能折射出伟人的品质,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语言,进而感知人物形象是教学重点。笔者以《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来感知伟人形象。

【教学片段】

(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师:我们来读一读,找一找,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赋予了哪些景物情感?

生:浪花。

师:在大海中浪花非常普遍,是没有生命的,怎么会有情感呢?

生:老师,是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了很多很多的地方。

师: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到了哪些地方?我们先来看一看,分别是哪些地方?

生:祖国的万里海疆。

生:还有澳门、香港。

生:宝岛台湾。

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地方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排序,分别是——

生: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还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现在我们再来品析一下,课文里用了4个“也许”,构成了一组排比句。这里,我们再想一想,这些地方的顺序能不能更改?为什么?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

(生分小组讨论)

生:老师,这一组地方的顺序不能更改,它们是按照范围排列的,这也意味着浪花送去骨灰的地方越来越广。

生:这里提到澳门、香港,主要是邓小平爷爷提出了“一国两制”,是他的构想让香港、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并保持繁荣稳定。

生:虽然没有统一台湾,但实现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同样也是邓小平爷爷的遗憾,所以他想去看一看。

生:浪花把他送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这说明你们对这一组排比句理解得非常深刻。是的,从范围来看,不断扩大,表面上这是在写浪花,实际上是写邓小平爷爷一生的功绩。

师:从朗读角度来讲,排比句需要读出气势。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住要读出你们的理解,你们的气势。

(生朗读)

【教学思考】

对于“伟人”篇课文来说,教学重点是放在人物本身上,还是放在语用上?历来众说纷纭。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与人物对话,感知人物形象固然重要,但是习得写人的方法更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教学重点还是理解描写人物的语句,以便感知“伟人”形象。对于这一课来说,很多教师喜欢营造情境,比如借助哀乐或者煽情朗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情感,甚至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声泪俱下地喊出“小平爷爷,您别走”等话语。这种以情为主的教学策略没有错,但是一味地煽情,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点得不偿失。

在教学中,抓住“情”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感悟伟人一生的丰功伟绩。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一个问题,即“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到了哪些地方?”,在赋予浪花情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出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即4个排比句的顺序能不能更改,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不仅感知了言语表达的节奏,而且还意识到作者是通过这种层层推进的方式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这里学生也意识到,从表面来看,作者是写浪花,但实际上是借助浪花歌颂伟人。这样在情感上,也由前面那种“不舍”,那种“爱戴”过渡到“崇敬”,从而情感逐层深入,人物形象自然也变得丰满起来。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感知人物的伟大形象。笔者除了有意识地研读教材,更重要的是敢于放手,给学生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在“移情”中习得表达技巧。在教学片段中,品析排比句式是最好的读写迁移点,但笔者未能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随文练笔,没能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猜你喜欢
品析排比句骨灰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从“四计歌”学排比
排比句
把骨灰埋在球场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小议如何借导读写美句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