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方可致知(修改后的标题更具新意,主题更为明确。)

2018-01-25 02:29一考生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莎莉文格物凯勒

○一考生

①“小学六年级学生”与“课题报告”,你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吗?博识的你是不是惊讶了?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就像冬日暖阳,温暖了久寒的教育。(由两个关键点及两个问句引入,行文简洁有力。)

②《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大意是说:研究实践,而后方得知识与道理。(观点较原文更加鲜明,更加言之有物。)

③格物,是清华附小学生的课题实践。(第一个分论点,和下文第⑦段第二个分论点一起阐述格物的具体内涵,丰富了“格物致知”的要义。)

④在研究苏轼的课题活动中,学生们调动五官,以吟咏、临摹等方式感悟先贤的睿智;在游戏般的实践活动中,追逐兴趣,积累知识,收获快乐。(此句是对原文第②段的改编,将描述性语言改写成议论性语言,以提升论证的表现力。)这些课题研究,既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严谨的学术精神的熏陶,又可以培养其理性思考的习惯,建构逻辑思维。

⑤君不见课堂之上,背诵化学现象时摇头晃脑的学生?君不见课堂之上,学生以观看影片的方式了解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试想,如果课堂上也能多一点儿格物的精神,动手实践的效果难道不比死记硬背来得更直接有效?(新增一议论段,以反问论证法,从反面论证格物的重要性。)

⑥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清华附小的课题实践式教学,让孩子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在各种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

⑦格物,是海伦·凯勒式的日常生活实践。(这是本文第二个分论点。)

⑧依常理推测,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凯勒,很难有所成就,因为她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可当她遇到了莎莉文老师,她的春天便来了。莎莉文老师把她带到了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让她在动手实践中去感知万物,触摸世界。(新增一论据,以海伦·凯勒的事例来充实文章的论据。)

⑨正是有莎莉文老师的生活实践式教育,海伦·凯勒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正是莎莉文老师将日常的教育化作一个又一个实践课题,我们才有幸看到海伦·凯勒诸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名作。(对海伦·凯勒这个论据进行分析说理。)

⑩罗丹曾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莎莉文老师便是海伦·凯勒发现美的眼睛,让海伦·凯勒在生活实践的课题中,发现动手之美、知识之美、世界之美!(化用原文,紧扣第⑦段的分论点。)

格物方可致知。只有像海伦·凯勒那般投身到日常生活的动手实践中,我们才会发觉学习真的奇妙无比;只有像清华附小孩子那般参与到课题研究式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才会发现学习原是如此精彩。(总结上文两个分论点,深化主题。)

【升格启示】

一、文体要鲜明

须做到这两点:第一,要提炼关键词。在论证观点时,可从鲜活的描述性素材中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第二,将这些关键词分别融入观点性语句中,由其统领文章的各个段落。

二、逻辑要严谨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有一个统领全文的观点句;其次,全文的论证思路,必须在这一观点句的统率下展开,所有论据材料都必须服务于这一观点;最后,全文的分论点不能背离中心论点。

猜你喜欢
莎莉文格物凯勒
心别失去方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爱是黑暗中的光明
——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
——兼与朱子之比较
爱之声
意识形态和海伦.凯勒的另一面
生命真谛 在于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