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时间中无意识与当代艺术的叙事性倾向

2018-01-25 00:39刘子群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胡塞尔当代艺术意识

刘子群

一、内时间意识与无意识

(一)时间的概述与解构

时间的意义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实在时间、地域空间时间、自然时间、心理学上意义的时间等等,它们都与我们时刻发生着联系。时间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存在形式,爱因斯坦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是密不可分的,“时”往往描述物质的运动,“间”是人对事物主观进行划分。因此,时间是思维主体对客观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

时间与空间是宇宙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相对的,时间为一维,空间为三维,它们共同组成四维时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测量尺度是难以把握的,随着观察者角度与测量点的不同,所测量到的时空概念也是不尽相同的。时空结构的扭曲有可能随着重力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本文所要重点参考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更是认为时间意识的问题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问题,是研究现象学的入门问题。他将时间的构成看作具有绝对的主体性,为后人研究现象学中时间的结构分析做了重要的铺垫。

(二)内时间意识的概述

丹•扎哈维以胡塞尔的研究为基础,他研究的主体是对客观时间和内在时间构造的分析,并且提出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回忆和知觉的关系问题,对象构造的问题,如果没有把时间问题深入理解,那么内时间、无意识的理解更是无从谈起。同时,他指出,时间性对象有现在时段,而对这个现在时段的每一个现在的意识就是原印象,现在时段有一个时间性视域:原印象为核心,滞留和前摄为其晕,而且三者是“同时”的。

倪梁康教授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理论,并且在国内第一次翔实地翻译了《内时间意识现象学》,逐字逐句地翻译无疑对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将胡塞尔内时间意识中的意向结构翻译为“原印象、滞留、前摄”,他指出:内时间意识分析是研究内在时间的构造和客观时间的构造的基础,这也正是胡塞尔所说的“当我还把捉着已经流逝之时段的同时,我也正贯穿地经验着当下之时段,同样我也附加地借助于滞留接受它,并且同时还朝向将来的东西(前摄)”。胡塞尔独创的这种结构,是他研究时间理论的重要里程碑。

(三)无意识的概述

艺术作品的呈现与无意识的参与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的研究是对艺术审美中出现的实际现象进行思考。无意识活动存在于各种艺术活动中,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自杀时心理的描写反映出人物心理复杂,意识飘忽,无逻辑性。正是这种特殊的描写手法才切实地表现出安娜的无意识状态,这一手法也多被艺术家运用于审美活动中与艺术实践过程中,涉及很多诸如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意识流等派别,从而也更深入地介入到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建筑艺术以及音乐艺术等领域中。

同时,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对无意识有很重要的研究,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里获知很多对于此理论的阐述。《黄帝内经》认为人“心”分为心、神志、情志、思维四个层次。心是精神与灵魂的组合体,神志是意念的载体,是在心的基础上形成的时空状态,情志则表明了人体内五行变化的关系,思维是在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形式规律。

(四)内时间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无意识是内时间意识的背景,无意识的概念范畴也是与人本能相关的,例如人的睡眠、出生、死亡等等。胡塞尔的理论体系中对“无意识”一词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因为意识与无意识本身就能够形成界限不明的概念,所以“背景意识”成为他阐释意识与无意识概念的代名词。两个意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的,对于无关紧要的东西或是生命中被遗忘的东西,胡塞尔常常使用“无意识的东西”这一提法来进行表述,不被意识所直观感知的部分,胡塞尔也常常称之为“空乏视域”。我们对当代艺术的诉求是要与过去、未来相连接的,虽然过去与未来在自身构成方式上有其独特性,但它们三者都可以指向背景意识,这个背景意识的呈现形式也是有“显形”和“隐形”之分的。“显形”和“隐形”都有各自的意义指向性,也是胡塞尔时间意识中无意识概念的体现。

二、当代艺术中内时间无意识与叙事性的体现形式

(一)当代艺术的时空性

一般认为,当代艺术是时间上离当下很近的作品,另一种是作品的意义内涵上具有当代视觉经验与当代语言,是能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与当代文化密切相关的,只有具备了这样两种状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使人更加关注艺术背后所呈现的意义,是文化的演绎与进步,艺术家自身关注现实中使用的视觉经验,并善于用新的视觉样式来诠释作品,时空关系的建立正是划分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分水岭。

当代艺术体现着当代性,与过去、当下与未来三个时空关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胡塞尔认为“感知仅仅与当下有关。但事先就有这样一个意向:这个当下在它之后有一个无限的过去,并且在它之前有一个开放的未来”,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艺术与感知之间有着交叉,当代艺术更多是侧重对当下发生事件的感知,观点的形成与呈现与过去发生的事件是延续的关系,体现出了当下性,又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启示作用。

(二)当代艺术中无意识的体现形式

艺术作品的呈现与无意识的参与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的研究是要对艺术审美中出现的实际现象进行思考。无意识活动存在于各种艺术活动中,柏拉图创作的形成经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梦幻浪漫派的作品也经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

艺术创作活动的某些环节,其间会受到理性的监督与制约,过于强烈的理性参与会使得无意识因素不能充分发挥,放任的无意识会使得艺术家对创作作品控制力失效,作品中出现很多不受理智控制的东西,使得记录性变得强烈,失去作品的创作性。

(三)当代艺术叙事性的体现形式

当代艺术能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精神,与所谓的现代艺术是有差异的。现代主义艺术主要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艺术风格上,更多的表现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形式化,不单单是写实主义的范畴,随之而出的是一系列艺术流派,像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中国的当代艺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时的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创作中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意义上艺术的束缚,强调人的生活体验,建构了一种新形式语言与时空关系,促进了视觉语言与国际艺术环境的接轨。

作为西方艺术演进的最终阶段,当代艺术中的叙事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什么样的方式又是必须有人的参与才能完成整个的叙事过程,叙事需要有最基本的情境,并且主体要和事件发生进展上的联系,所产生的视角以及语言运用的方式都是在当代社会环境下需要考虑的因素,叙事新形式的形成是在对以往叙事方法颠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表现为叙事语言更加凝练,叙事手法更加多样。以行为艺术为例,行为表演的结束也意味着叙事的结束,行为艺术的叙述只能是存在于行为实践的当下。对行为进行记录的摄像与照片也只能成为行为文本。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叙事方式,叙事过程中都会出现偶发的状况,使得叙事过程更加曲折,叙事结果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

随着艺术的发展,媒介从最初的岩洞壁画,到绘画雕塑,到电影数字媒体,再到当代与身体相关的一切综合因素,都可以成为叙事语言,叙述表现手段已经是多种多样,表达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的媒材都可以为当代艺术创作所用。

结论

当代艺术对于空间的占有欲望变得更加强烈,时间也在艺术呈现中随之而发生了变化,艺术表达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当代艺术的呈现媒材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材料,数字影像、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实验艺术把艺术媒材的范围扩大化,使得周遭一切材料都有了成为作品的可能,创作媒材往往是与创作主体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艺术家前卫思想与新媒材的结合也使得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成为可能,思想的链接成为精神空间与实物之间的纽带。

本文关注了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以及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认识到他们在找到适合自己艺术语言的同时,又做到了尊重日常经验,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从而以阅读的方式了解胡塞尔对当下西方和中国的影响力,渴望在艺术实践中,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对胡塞尔学说的体悟,作为对当代性研究的切入点,使自己能在当代艺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找到一个出口。

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当代人的心理特征与意识影响的。当代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对于文化的研究方式也是个人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这也在不断造就艺术上新的叙事方式。审美文化的叙事方式将以文本化的特征为发展方向,无论是作品还是文本都要运用一定的叙事语言来进行美学探索,在文化方面也会逐渐凸显出自身特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胡塞尔当代艺术意识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胡塞尔晚年著作《形式逻辑与超越论逻辑》(1929年)的形成始末与基本意涵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