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语境下艺术立体化的呈现与全息影像技术

2018-01-25 00:39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息场所虚拟现实

罗 丹

对任何人来说,来自何地和现居何处都是两个重要的事实。“场所”(Place)是个人身份的一个核心表现。一个人曾生活过的地方,以及与此地相关的那些外观、历史和文化属性,限制和决定着一个人的所见所识。相应地,一个人是在何种情境氛围下感知周围环境,这与艺术的最终呈现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场所可以扩展至整个地球,也可以局限在一个小房间内。它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它可以具有可能性、假设性,或是幻想中的一个地方——有可能发生某事的某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场所的构建也变得越来越简单。现今,众多视觉艺术家积极回应当今社会正发生着的剧烈变化,在真实场所和虚拟场所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利用全息影像技术让二者彼此之间进行有机的融合。正如安妮•艾拉古德在其《场域之外:虚构建筑空间》中提到:“一场文化变迁,它永久性地改变了我们体验和表现空间的方式……它以空间中的移动速度,从多个视角同时进行观看,……以及物理边界和时间性的瓦解为标志。”①

我们越来越多地穿梭于无界空间编制的网络中,这些空间没有固定的地理位置,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助力下频频落入观者的视野范围内。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全息影像技术。这项目前还未完全发展的未来高新技术,在艺术立体化的呈现效果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场所”概念的认知——植入三维立体虚拟影像并创造虚拟沉浸式环境场所,极大地拓展了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虚拟现实:三维立体影像

全息影像技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大众的面前,就其产生的历史时间来看,全息影像技术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从全息影像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来看,它本身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进一步开发这项技术的有效功用。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这项集设计制作、信息存储和数据传播与展示于一体的新兴技术在艺术效果的立体化呈现上,极具表现力与张力。通过对图像、空间和声音的独特化处理,全息影像技术可以营造一种人机互动式的情境体验,达到一种虚拟现实的艺术效果。三维立体影像在全息影像技术的处理下得到有效的呈现,同时兼具艺术美感,这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及其他创新型艺术形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给新媒体领域的成像问题带来了重大的革新,这项新兴技术不仅在虚拟成像上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对于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影视业、建筑业、展览策划业和旅游休闲业。可以说,在当今这个图像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全息影像技术对于图像的革新,必然也会像蝴蝶效应一般,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众多电影、电视剧中出现全息影像技术营造的逼真三维效果图,电影《星球大战》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场面。这种技术能够在空气之中将远方的人或物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悬浮在半空中的三维影像与实景相结合,营造了虚拟的幻觉氛围,使人在真实与幻觉中游离,具有奇幻的效果,真假难辨。《星球大战》里银河系共和国解体,帝国崛起,黑暗力量打压着反抗军。太空飞船、战舰及机器人等场景,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的展现,产生了震撼的艺术效果,给观众深刻的艺术体验。在艺术展览领域,2010年上海世博会泰国馆中第三展厅展示的全息360°成像技术震撼了众多观者。在整个360°空间中,立体影像带着参观者穿越历史的长河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参观者可在整个泰国馆的空间内,全方位地感受泰国的风土人情,画面逼真且生动,真正令“不出国门游世界”的世博理念得以梦想成真。

360°幻影成像不受场地、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根据情况来调节。它不仅在艺术效果上足够时尚美观,色彩鲜艳,同时还兼具空间感、透视感、科技感。除此之外,幻影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更是吸引了大批人的注意。在进行博物馆设计、科技馆设计、企业展厅设计时,通过360°幻影成像技术将作品全方位动态展现出来,设计者以一种创新、新颖、高科技的方式吸引着观看者的眼光。在全息影像这种以新奇形式演绎不同场景的科学技术的展示下,虚拟影像和实景实物达到完美结合,观看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作品,无形中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观看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二、虚拟沉浸式环境场所:无界空间的创造

全息影像技术创造了虚拟沉浸式环境场所。这种技术性沉浸式环境可细分为感官性沉浸和参与性沉浸两个方面。首先,感官性沉浸主要诉诸观者的感觉器官体验。全息影像技术利用空间、图像和声音虚拟出一个特殊的艺术情境,观者由其感官(如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的触发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种无压迫的艺术审美享受当中。其次,这种审美享受是由全息影像技术下的虚拟现实所赋予的,它强调了艺术虚拟空间内的感官性体验。感官性沉浸里的“艺术空间”,也可以称之为“场所”,是被成像技术所构建的。而参与式沉浸则有所不同,参与者具有了很强的主动性,他们可以主动构建“场所”。审美主体在体验虚拟现实艺术的时候产生了感官性刺激,而这种感官性刺激又进一步触发审美主体的身体反应,当这种身体反应表现在与虚拟现实艺术的互动或创造过程中的时候,审美主体实际正在“作用”于审美对象。在一轮又一轮从艺术刺激到身体反应再到艺术刺激的循环反应模式下,艺术互动情境开启,审美主体通过“作用”于审美对象,参与式地创造了一个艺术情境下的独特的“场所”。“场所”里的审美对象由虚拟现实艺术(全息影像技术所创造)和审美主体(观看者)共同构建,一个超越众多时间、空间与对象限制的无界空间则被创造出来。

全息技术引发的虚拟现实,让艺术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去创造沉浸式环境。当代艺术家考察那些无法触知、仅以虚拟空间存在的场所,参与者可以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进入到这些神奇的世界。这种种举动的背后,实际是艺术展品创造者们拥有了更多探索无界空间可能性的机会。艺术展览领域无界空间的创造性探索,也无形中进一步扩大了艺术展示的空间“场所”。

三、反思:全息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世界

全息影像技术所带来的全息图,对传统图形成像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们迎来技术飞跃发展的同时,隐患也随之而来。何为艺术?艺术的界限在哪里?公共和私人之间的领域又如何区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冷静地看待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全息图记录了物光的相位信息,图像具有显著的视差特性,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维图像。加上全息图记录的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具有分割性,它被分割的任一碎片都能再现完整的被摄物形象,虽然分辨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其图像却具有鲜明的不可撕毁性。再则信息容量大和全息图的再现相可放大或缩小,这些高新技术特征无疑使得全息技术的实用前景变得异常广泛。日本的teamLab、英国的Universal Everything、Art+ Com工作室和Blow Factory等都是现今致力于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坊,他们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创造具有艺术审美效果的装置作品,并有效地将这些装置作品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所中,如社区、公园、建筑外观和游乐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于“场所”的认知。艺术装置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美化了城市景观,另一方面这种观者参与并能够改变其艺术呈现效果的互动式装置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活动。当传播媒体如此大规模地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场所”也很难摆脱公开展示或与外界交流的可能。作为这种趋势的回应,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创作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描写了专制组织“老大哥”(Big Brother)对他人行为的监视与控制,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完全丧失了自我的空间控制能力,直至连个人思想也失去了隐秘性。②乔治•奥威尔告诫人们的寓言,至今仍然没有褪色。全息技术消解着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界限更是在其营造的沉浸式体验下变得模糊不清。

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在哪里?艺术家可否创作出具有科学意义的艺术品?那相应的,科学家研究创作出来的科学成果是否可称之为艺术品?谁来规定私人家庭环境和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当代社会生活的高新技术给人们的偷窥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现今社会人口剧增,城市变得日益拥挤不堪的同时,上层阶层和中产阶级实际开始退守到他们壁垒森严的封闭式社区环境中去避难。在这个大的社会“场所”情境下,艺术活动与艺术展览除了一方面搭上全息影像技术这辆高速发展的列车以外,也不能忘了时不时慢下脚步,仔细思考一些艺术发展中遭遇的基本问题:何为艺术?艺术的界限在哪里?公共和私人之间的领域如何区分?

注释:

①安妮•艾拉古德:《场域之外:虚构建筑空间》,选自第7页和第11页。

②乔治•奥威尔:《1984》,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褪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全息场所虚拟现实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投影"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