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2018-01-24 11:40葛群沈鹏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订单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葛群 沈鹏远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且能同时满足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需求的协同育人方式,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选择这种方式开展产教深度融合项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订单班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一种重要人才培养方式,其优势在于校企双方强强联合,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在学生的培养上具有针对性。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采用这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但是订单班的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学生培养未达到预期以及毕业后学生离职率较高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供兄弟院校参考。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

1.订单班设置不合理。职业院校在订单班设置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就业率,盲目强调校企合作,结果往往只考虑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却忽视了学生的意愿,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学校招生招不满,或者学生流失率较高。同时,学校在设置订单班的过程中也会过于在意招生情况,往往某个行业火爆,就仓促建立该专业订单班,并未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教师规模。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院校过于迁就企业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过多的专业课和企业要求课程,使得学生理论知识面过窄,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继续深造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授课的方式仍偏于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兴趣,难以自如的应用于实际操作。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绝大部分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实践方面仍有些捉襟见肘,造成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培养与企业预期不符,不得不重新接受企业培训。

4.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学校本身对于各专业实训设备有整体的规划,不可能将资源完全倾向于某一订单班,因此,为学生提供的实训设备和场所不能完全满足专业需求,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在管理过程中,很多学校通常由校企合作处统一管理订单班,而实际情况是校企合作处只是负责签订校企合作意向,对于订单班的管理过于依赖本校老师,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另外,学校对于企业选送的兼职教师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对于兼职教师是否履行义务缺乏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造成学生的培养因班主任自身管理能力和兼职老师自身责任意识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二)企业存在的问题

1.对订单班缺乏重视。部分企业和院校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是为了获得政策优惠,使得订单班流于形式。企业并没有将订单班放在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地位上,有时随着管理人员的变更或者自身经营业绩的下滑,导致订单班的减少甚至取消订单班。

2.与学生缺乏沟通。企业在制定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关注行业的动态,自身的人才需求以及合作院校的办学实力,对于学生的需求往往放在末尾,或者有意无意的忽视。而到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企业同样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仅仅是安排学生参观,走马观花,无法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3.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不到位。很多订单班存在企业待遇与招生宣传不符的现象,很多企业在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时会给出较优厚的待遇预期,给予岗位的优先晋升通道等条件,但在毕业生来到企业后,往往被当作廉价劳动力,无法进入核心岗位,也给不出预期的待遇,造成毕业生的离职现象。另外,企业与院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并未提供相应的硬件和人员支持,导致学生在实训课程中无法提升真正的实践能力。

(三)订单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专业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很多学生在选择订单班的时候往往是由家长决定的,家长考虑的是对孩子能有一个工作的保障,带有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特长以及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个时候处于16-19岁之间,对自身缺乏长远的人生规划,当进入订单班后发现专业所学不感兴趣后,出现换专业、退学或者随波逐流混日子的情况。

2.进取心不足。订单班的培养就业协议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和成绩要求,但这个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甚至轻松,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解除了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在学习上缺乏进取心,仅仅满足于成绩合格,严重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

3.对现实预期不足。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岗位及待遇的认识不够,想象过于美好,在校学习过程中或者刚进入企业后,当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时,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而学校和企业在这方面的心理辅导也做得不够完善,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不听从管理,负面情绪过多,甚至离职跳槽,而工作前几年又是职业技术积累的重要时期,过早的离职跳槽很容易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改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职业院校

1.科学合理设置订单班,以学生为本。订单班的设置初衷还是为了育人,在教学资源和实训设备上与企业互通有无,努力让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需求。因此,学校在设置订单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慎重地选择合作企业,和企业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负责,让学生在学校能学到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企业中能够实现价值。

2.优化课程配置。在课程设置上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不应偏重一方,防止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或者偏于企业要求造成的片面化。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能力为本位实施“宽基础,活模块”和“宽对口、广择业”的措施,即基础全面,技能有针对性。在课程配置的同时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硬件提升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仍倾向于传统,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造成资源浪費。利用数字化手段,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同时可以学习企业的教学方式,以项目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不应忽视学生心理培训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通过校校、校企合作提供教师培训机会,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自我深造,比如说开展课堂讲课比赛、技术实操比赛等等,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形成制度化。积极引进工作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超的教师,对于人才的引进可以采取兼职的形式,这样既能够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又能够保证师资水平。

4.完善运行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学生”这两条管理体系。同时对教师建立监督机制和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兼顾在校时对教师和兼职讲师监督、在企业实习时对带队教师和师傅监督两个方面。

(二)合作企业

1.重视订单班学生,加大软硬件支持。企业应该将订单班的运作放置在长远发展的重要规划中,对于订单班学生的培养予以重视。仅仅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補贴及提供实训机会的方式是不够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因此企业应当对学校予以软硬件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教学设备,提供优秀的指导人员和相应技术支持。

2.加强信息交流,关注订单班学生成长。企业应时刻关注学生成长,在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和学生毕业工作阶段都应和学校、学生进行交流。在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加强沟通,有助于了解学生素质成长情况,针对遇到的问题、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增加相应课程或者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生跟上企业需求变化的良性循环。在毕业工作后加强交流有助于企业应该及时评价人才的质量,反馈给学院,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3.完善自我发展,保障学生出路。企业想要与职业院校取得成功的合作,本身有实力规模和技术能力的要求,同时需要企业文化输出,让学生感受到,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企业环境。企业自身经营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合作模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华.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省某高职院校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05-15.

[2]陈勇.高职订单学生职业心理特点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3):43-47.

[3]颜鸿填.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5).

[4]唐宇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5):21-22.

[5]刘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04).

[6]胡芳,张志敏.对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市三所高职院校为例[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8-41.

[7]冯登海.“订单班”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42-243.

猜你喜欢
订单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独立学院“订单班”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由校企合作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实现路径探析与思考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