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文本,一直都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提升高中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高考胜算,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将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个角度来分析优化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
目前,高中语文的功利性、程式化问题严重影响着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限制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功利性问题是指高中生的阅读目的与出发点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所以他们的阅读学习重点在于如何总结出同类型阅读题目的解答方法。这种观念无法让高中生享受阅读,不能了解阅读对于开阔自身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与净化自身心灵的积极作用。程式化问题是指教师所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是以某种固定的程式展开的,即引导高中生浏览文章、划分段落、解决问题、总结主旨大意与作者情感。这种程式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的,没有发挥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教学弊端,教师应充分发揮高中生的阅读能动性,使学生保持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总结出阅读文学类文本的客观规律,综合提升高中生的阅读素养。
一、 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文学类文本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知识,而文化本身是某个时代、社会、经济条件下人文风俗与风土人情的反映,是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与文化熏陶下创作的文学作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所以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引导高中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尝试跨越时代与地域限制来换位思考,在特定环境中感悟文学类文本的内涵与魅力。
就如在《祝福》一课中,高中生需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背景来理解祥林嫂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的悲剧性,通过祥林嫂的个人经历来总结旧社会封建礼教的黑暗与丑陋。现在的高中生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却能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与黑暗,所以他们对《祝福》一文所描绘的旧社会并不陌生。在阅读指导开始时,笔者便以近代史为导入,说明鲁迅先生的生活年代与《祝福》一文的创作背景,及时补充了文化背景知识,以便让高中生从旧社会封建礼教层面来解析《祝福》一文中各个人物的行为本质,分析祥林嫂悲剧人生的主要形成原因。
二、 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
新课改将高中生看成是学习主体,认为高中生具备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以探究式教学活动组织文学类文本阅读,让高中生自主生成文学认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鼓励高中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其自主探索文学类文本所描绘的世界,充分发散高中生的阅读思维,使其在探究中获得某种情感共鸣与思想认识,以便切实提升高中生的整体素质。
在《边城》一课中,笔者将4名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学生在组内探究《边城》的故事内容与文学价值。在组内探究中,学生需总结课文内容与情节,而笔者也会提出一系列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如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边城的美?翠翠对傩送的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依据)?翠翠与爷爷之间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字概括边城并说出依据,等等。这些问题便于高中生以细节分析来阅读《边城》,使学生对《边城》这本小说产生阅读兴趣,而笔者也会据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边城》。
三、 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整个学习过程记录笔记的学习活动,它可以巩固高中生的阅读感受,加深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理解程度。读书笔记包括学生在卡片或文本空白处写下的阅读感受,也包括学生摘录的美言美句,还包括学生对文本某个观点的认同与批判,等等。这些学习行为都是高中生与作者通过文学类文本展开精神交流的过程,是提升高中生阅读素养的关键活动。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文字优美、细腻,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与心理感受。本文有许多美言美句,通过文字再现了荷塘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能够将高中生引入作者描绘的月色之中。所以,笔者便鼓励高中生在语文笔记本上摘录他们喜欢的优美句子,品析散文的韵味。另外,高中生也可写下自己默读《荷塘月色》时产生的忧愁、喜悦等多种情绪感受,也可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发生在荷塘月色背景下的小故事。
总而言之,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高中生深入解析文学类文本作品,使学生们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除了教材所提供的文学类作品之外,教师还应以课外阅读拓展高中生的阅读范围,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1]林伟明.精神融合·生存暗示·语文经验——文学类文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设计取向[J].语文知识,2015(6):80-83.
[2]黄立.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4(1):109-110.
作者简介:
高晓云,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姜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