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障碍与对策

2018-01-24 22:18常春辉
商情 2017年3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障碍网络

常春辉

【摘要】互联网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与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繁荣,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论文论述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障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发表观点、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爱国主义作为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面对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生的新变化,高校要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论文探讨和分析了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障碍与挑战

(一)网络弱化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等,其中主权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加强,国家、地区之间越来越密不可分,甚至相互依赖。网络的超时空性、即时性将全球连成了一个整体,打破了国家、地域、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等界限,让人们能够进行自由、便捷的交流与沟通。网络甚至催生出虚拟国家(Virtual Nadons),即建立在因特网上、基于宪章、符号和政府系统的想象中的国家,这些客观变化使传统的国家地域观念和国家主权意识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网络时代赋予国家主权意识新的内容,客观上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国家主权观。网络技术,“使得民族国家的对内控制力和对外主体角色进一步弱化;网络技术的悬殊加剧了国家主权事实上的不平等;网络发展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增大了国家主权维护的难度;等等”,这些都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国家主权观。所以在这样网络交往越来越频繁普遍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也越来越模糊,国家主权观念更加淡薄,这都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现。

(二)网络冲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1世纪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成为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自由表达的平台。作为网络核心技术的拥有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利用网络推行他们的和平演变策略。他们利用网络蓄意地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主张、意识形态、生活理念以更加广泛、快捷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渗透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利用网络技术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进行虚假宣传,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和选择。他们在网上传播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造成人们价值取向选择的迷茫、思想的混乱、现实生活中的不知所措,对于思想、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型,塑造性还很强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危害极大。这些思想不仅造成他们意识形态的困惑,还使有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和持守。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阻碍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现。

(三)网络冲击中华民族核心文化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孕育出一种新型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出现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文化垃圾泛滥的恶劣影响。当前网络技术应用发展态势迅猛,网络监管却有点滞后,致使网上一些虚假、暴力、色情信息等文化垃圾得以大量存在,如日本色情片和动画片在中国许多网站都大量存在,并被许多大学生所“喜爱”。文化垃圾腐蚀危害着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长远发展,也严重毒害着思想上还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甚至可能使他们走向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垃圾文化的泛滥不利于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行为的引导,不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其次,西方强势文化的威胁。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说:“世界已不再是那个以暴力、金钱制胜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将被占有信息强权的少数人所掌握,他们拥有着网络控制权与信息发布权,通过英语这一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难以达到的更高目标。”所以新时期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安全将面临西方网络文化的威胁。中华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这种霸权文化的威胁,尤其是思想、心智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极易在不知不觉中被“霸权文化”影响,甚至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从而弱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网络冲击理性舆论的发展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征使网络成为各种意见、言论相互作用的舆论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论。民众在网络上所表达的爱国主义言论也属于网络舆论的一种。然而一些网民在表达爱国之情时过于极端化、暴力化、情绪化、非理性化。部分网民素质比较低,将自由表达言论的话语权变成赚取眼球、发泄情绪的工具,在BBS、博客、新闻跟帖等上为了丑化他国制造网络遥言,对其他国家某些行为表达不满就用蔑称、不文明语言进行辱骂,别国发生灾难时表达各种幸灾乐祸的言论等。这些对人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煽动性的言论是一种“网络暴力”,这种行为已经触及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红线,情節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违法犯罪。例如网络上一直充斥着反日情绪,一些网民“逢日必反”,他们无所顾忌地在网路上发表或转载各种反日的文章和评论,渲染仇日的民族情绪,鼓励抵制日货、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等。这些极端化缺乏理性的“网络爱国主义”,不仅严重影响着国家形象,干扰中国的对外关系;而且极容易对大学生造成错误的舆论引导,甚至错误地指导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爱国行为,这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endprint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培养导向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国家主权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如唐朝鼎盛时期的中国和清朝末年的中国,启示大学生国家主权对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至关重要,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国家主权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我国一直以来长期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头脑,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开展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进一步向前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教育让他们理解并信仰社会主义,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網络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加大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在媒体上开辟爱国主义专栏、讲座、论坛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探索民族文化的根与源;还可以在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里,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参加各种风俗活动如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使大学生们在活动当中亲身体验传统风俗和礼仪,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增强其对中华民族核心文化认同感。

其次,加大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与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助推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与品牌创建,增强文化软实力。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健全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教育和感染力量,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传播和宣传优秀文化作品,吸引和鼓励大学生来关注和欣赏,在美的欣赏中增强对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认同。

最后,加强对高校教师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以宣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直播讲座、专家现场讲座等,让教师从心里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对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谨言慎行,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文化素养,起到榜样的作用。

(三)加强理性爱国教育,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要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提升,还必须致力于在思想上提升大学生的理性,从个人言行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理性。首先,在大学生心中树立理性爱国意识。学校、学院可以开展以“理性爱国”为主题的讲座、班会等多种活动,让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了解为什么要理性爱国、什么是理性爱国、如何做到理性爱国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理性爱国意识,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其次,对大学生爱国情感的表达进行正确引导。开放性和自由性是互联网的两大特征,所以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以合理合法的途径与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主张,正确宣泄爱国情感、表达爱国诉求。最后,大学生真正的爱国是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大学生爱国最基本的表现是踏踏实实努力学习,把学习搞好,并立志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祖国未来的建设中,报效祖国。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要严于律己、自主自立,增强责任意识,使自己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约束好自己的惰性,做一个发扬“慎独”精神并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大学生要自觉通过书籍、影片、社会舆论等手段来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有着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其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不断更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在计算机课程或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中,穿插讲授网络道德的有关规范,让大学生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等。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网络道德的具体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育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障碍网络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