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兰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摸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主动性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气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1.导课激趣
导课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学状态。如:“地球与运动”一节的导语“同学们,当遇到一件事情不可能实现时,我们通常会说这样的话:“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升起来吗?在看看我们这里的房子,为什么一般都朝向南呢?”学生们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这时,教师教授本节的学习内容时,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究了。
2.直观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不须借助地球仪、地理教学挂图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层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学生对各种气候特点缺乏感性认识,可以精心选择不同气候的景观图若干,从视觉上给以刺激,调动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成因、分布规律等有关内容。
3.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讲“水循环”时,可出示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学生从地理角度评论之句古诗是否符合地理规律。学生兴趣盎然,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优化了教学情景。
二、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学生能力。
1.抽象知识具体化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便于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及原理的理解。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和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的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与思考,也有利于对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如:在讲传统工业区的概念时,自制‘世界铁矿和煤炭资源分布图,并标出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要落实它们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其主要的区位优势;让学生讨论回答主要工业部门,工业规模。从而认根本上理解和掌握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2.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如:在讲“城市化过程的问题既解决途径”时,以本县城为例,给出以下资料:(1)交通工具的品种、数量及更新情况。(2)我县道路面貌的该观。(3)我县交通状况存在的问题。(4)教材上有关资料。教师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交通工具更新快说明了什么?我县道路为何要改造?今后是否还需改造?你认为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懈决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突破常规,开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1.鼓励性评价,保护创新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思维表现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在语言上不自觉的压抑或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其结果只能培养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成为勇于尝试和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在一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一些稍纵即逝的心气、独特的想法,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其创造性思维才会得以发展。
2.手段多样化,刺激思维
“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据此,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論,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地理板图,在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上讲台指图。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看地理录像片,使学生能形象地观察到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地理科学知识的奥秘。
如:在教学中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提出相关疑难问题:课时由学生充当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老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思维,有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打破定势,引导思维
教师应设计些无法在教材直接找到的答案且学生能接受的创新问题,引导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如:沙特石油丰富,但淡水资源严重缺乏,若你作为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但多数地区植树又严重缺水,你有什么办法让一部分地区能植树种草呢?
以下问题不需要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使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