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2018-01-24 06:4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自控力学业成绩

赵 浩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问题提出

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1]。我们将学习中表现的自我控制能力称为学习自控力,具体来说,学习自控力是指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它表现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个方面:课内学习主要集中表现在注意和行为,课外学习主要表现为自觉性[2]。

以往关于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直接关系研究相对较少。Ablard和Lipschutz(1998)的研究发现:在标准测验中成绩居前3%的学生在自控策略使用上存在极大的差异[3]。这表明高成绩学生之间的学习自控存在很大差异。纪海英(2002)研究发现:在中学低年级,学习自我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而在中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我调节能力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4]。这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而高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日渐成熟,开始能够调节自我的行为。但学习自控力仅仅是学习自我调节能力的一个方面[5],后者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不能说明前者与学业成绩也存在这种关系。林金兰(2007)在纪海英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民办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与数学成绩存在显著相关,但学习自控力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实现的[6]。郑晖等人(2007)的研究则发现学习自控力也可以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产生间接影响作用[5]。这说明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晓波(2005)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影响其学业成绩[7]。

综上所述,以往关于学习自控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研究对象是初中生和大学生,对于小学生并未涉及。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小学阶段(6—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而这一发展任务的完成则主要是通过学业成就来实现。所以,研究小学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对于探讨如何培养儿童学习自控力来改善其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的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156人,女生161人;四年级107人,五年级103人,六年级107人。

2.研究工具

(1) 小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8]。该量表由赵浩编制,包括自控倾向(目标性)、自控策略(求助策略)和自控感(任务效能感、情绪干扰控制、自觉性)三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评分,高分代表更高的学习自控能力。根据量表已有的理论结构,使用EQS6.1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数为:Δχ2/df=1.94,RMSEA=0.051,CFI=0.950,GFI=0.937,AGFI=0.910,NNFI=0.937,IFI=0.951;本研究中学习自控力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01~0.775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63。本研究中,将学习自控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以班级为单位转化为标准分数。

(2) 学业成绩。将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以班级为单位转换为标准分数,将每个学生三科成绩的标准分数的平均分作为学业成就的指标。

三、研究结果

1.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特点

运用SPSS19.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性别、年级在三个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差别进行F检验,结果见表1、表2。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其中,女生在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均高于男生。对于年级差异进行LSD检验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五六年级,五六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性别、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自控力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 不同性别、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自控力上的方差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P表示<0.001,下同。

2.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与学业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自控感和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呈现高度正相关,自控倾向、自控策略与学业成绩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且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表3 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矩阵

3.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

在表3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学习自控力、性别、年级为自变量,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学习自控力能够影响学业成绩,解释量为54.1%,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741。

表4 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四、讨 论

1.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特点

(1) 性别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存在性别主效应和年级主效应,女生的学习自控力要好于男生。这在已有关于小学生学习自控力方面的直接研究尚未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自我控制能力的某个方面,如陈会昌对2~11岁儿童顺从性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发现,2岁、4岁、7岁、11岁的女孩自我控制显著高于男生[9]。谢军的研究表明,3~9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所有的差异都表现为女童分数高于男童[10]。国外也存在一致的研究结果,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女性在生理上和情感上成熟要比男生早[11],女性的自我调节能力要强于男性[12]。学习自控力是一般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方面的集中体现,自然也会存在这种性别差异。

(2) 年级差异。对年级主效应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五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和六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韩进之等人对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自我控制水平近乎直线性的上升;小学儿童的自我控制的发展比之幼儿其速度变缓,且出现倒退现象,具体表现在三、四年级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好于五、六年级[13-14]。这是由于三、四年级(9、10岁)是由服从权威的外在控制向内部自我控制的过渡阶段,而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对外在控制依赖减少,但是这种内在自我的控制又存在不足[13]。相比而言,五六年级学习自控力虽低于四年级,但实质发生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质的变化。

2.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自控力、自控感与学业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其余各维度与学业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中等程度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学习自控力能够有效预测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解释量为54.1%。贺雯研究了小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表明学业情绪能够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15]。张娜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业拖延,而且可过通过学业情绪间接影响学业拖延[16]。我们知道,个体自控能力的强弱与他的情绪控制能力息息相关,个体的行为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学习中,如果儿童充满自信,他将会对学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在学习行为上则表现得更加自控、更为自觉,诸如自觉性、抗干扰等良好学习品质也会自然形成。

不仅如此,具有高学习自控能力的个体会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去高效学习[5]。高学习自控力的儿童往往会“勤学好问”,当遇到学习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寻求同学、老师帮助,解开学习疑惑。而这种学习上的求助策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效能感,对于儿童形成高学习自控感具有促进作用。

五、建议和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确立学习目标

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他控”到“自控”的转变阶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变强,此时,作为教师应正确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积极愉悦的教学心态,“以生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设置悬念、情景交融、奇闻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帮助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对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的目标。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时,会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欲望,此时,教师应抓住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明确学习目标。

2.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营造学生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每一个学生,以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对于教师的积极情感也能够进一步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勤而好问。在同伴关系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游戏、合作学习的开展帮助学生之间一方面建立友谊,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得既主动又轻松。

3.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增强学生学习自控感

自控感包括任务效能感、情绪干扰控制和自觉性。对于学生这三方面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首先,教师和家长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具体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鼓励式学习,对于学生学习不足要帮助其分析弥补,对于学生取得进步要表扬并鼓励其进一步努力,建立一种支持性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以积极的言行带动学生,避免消极情绪“传染”给学生,干扰其学习。同时,针对其年龄特点传授给学生一些合理调节学习情绪的方法,如渐进式放松、呼吸调节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最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自觉性。对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家长负有主要责任。对于孩子不良的学习行为,如拖拉,懒惰等,家长应反思自身是否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或放纵,反思过后更应联合教师一起努力消退孩子的不良学习行为,一点点地塑造孩子的自觉性,对于孩子行为的渐进改变家长应适时强化。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重视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还需要重视学习自控力这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地成长。

[1] KOPP C B.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Development Psychology,1982(6):199-214.

[2]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476-479.

[3] ABLARD K E,LIPSCHULTZ R E.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high-achieving students:Relations to advanced reasoning,achievement goals,and gende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90(1):94-101.

[4] 纪海英.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5,7(5):97-100.

[5] 郑晖,张灵聪,林金兰.民办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策略、自我效能和成绩的关系[J].南昌高专学报,2007(6):69-71.

[6] 林金兰.民办学校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7] 于晓波.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56-57.

[8] 赵浩,张灵聪.小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验证[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4):44-49.

[9] 张萍,梁宗宝,陈会昌,等.2—11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463-470.

[10] 谢军.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0-32.

[11] BURGER J M,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6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2] KOCHANSKA G,COY K C,MURRAY K T.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in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life[J].Child Development,2001,72(4):1091-1111.

[13] 丁海燕,罗艳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其制约因素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1):19-22.

[14]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15] 贺雯.小学生班级氛围、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16] 张娜.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自控力学业成绩
11招,提升自控力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自控力自控力是有限的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