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朔望与内涵分析

2018-02-26 06:09徐永军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城乡计划

徐永军 张 剑

(1.宁波教育学院应用英语系,浙江 宁波 315016;2.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英语语言系,马来西亚 霹雳州 31900)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导致农村教育的质量下降及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从教师来源渠道、专业发展、交流轮岗、编制配备、工资体系保障等方面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如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求建立与完善农村教师的工资保障体系;200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旨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2014年《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对乡村教师的编制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等。这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制订与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6月,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务院颁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章通过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进一步审视与思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政策的真正落实与精准实施。

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政策朔望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旨在通过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乡村教师作为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的补充渠道、教师的待遇与编制、教师的交流与流动、教师的职称评定与在职培训等八个方面精准定位,全面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环境。

1.关注教师师德水平与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水平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教育质量的保证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时期,我国历来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与职业道德建设。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修订版中,已经完成了教师师德内容的架构,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1]等。承续我国师德建设政策要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强调乡村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及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将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政治理论学习等与教师的职前培养及职后培训融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帮助乡村教师提升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质。

2.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乡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已经严重影响乡村教育的质量。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问题为导向,紧抓教师补充这一核心,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乡村教师聘任机制的改革,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乡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其中包括:积极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主动下乡从教,对其给予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结合本地实际需求,通过定向培养 “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等有效举措,培养本土化的优秀乡村教师队伍;根据各地情况,中央对部分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城市地区的优秀教师前往乡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对完成支教任务的教师给予经济补偿等。此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工作环境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越走向基层,越是艰苦的工作条件,那么工资待遇水平越好”的乡村教师增补使用机制。通过类似的激励措施,保证乡村教师队伍数量的整体优化及结构的优化[2]。

3.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指出:地方要在“中央综合奖补”的条件下,自主开展工作,结合实际积极筹划和稳步推进,对于特别贫困的乡镇学校、农村学校或教学点的教师,政府适当进行经济补助[3],这一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反映出我国对落后地区教育的照顾与支持,通过对师资群体的扶助,可以间接促进贫困、落后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体现出我国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与希冀。为了更好地支持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工资待遇、生活补助、疾病救助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首先,为乡村教师缴纳相关的保险与公积金,为其生活提供保障;其次,根据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制定乡村教师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再次,积极救助不幸身患重大疾病的乡村教师;最后,对于条件艰苦的贫穷、边远地区,要加快进行教师宿舍的建设。

4.逐步完善编制体系

教师编制结构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总体结构,也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精简了多余的编制需求,但还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的改革,相对忽视了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2014年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又一次提出了“城乡统一编制标准”的教师配备原则,力促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承继以往政策,针对我国乡村教师编制问题,采取了下列措施:首先,再次强调无论城乡,初级阶段的教师编制都应该按照生师比等进行计算,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编制标准制定与分配[4];其次,在按照统一标准算定编制大致数量后,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还需结合当地或各校具体情况,在充分考虑生源数量、学校班额等因素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分配;再次,根据特别优待的原则,在调剂教师编制和人员配备时,需向弱势学校倾斜,帮助弱势学校留住教师;最后,时刻遵守两个“严禁”原则,防止编制的不合理占用、学校长期聘任无编教师、有空编制不及时替补等现象。

5.优化职称评定方式,适当照顾“弱势学校”

由于评价价值标准的问题,导致乡村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低。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作出了相对具体的回应:第一,调整职称评定的条件、具体流程、实施办法等,适当照顾城乡差异,促进县域内教师之间的岗位结构均衡[4];第二,乡村教师在晋升职称时,需依据乡村教师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工作业绩以及实践经历等进行综合评定,避免过分要求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非英语学科教师)、学术论文数量等;第三,可以将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期限视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参考条件或者考量指标。职称(职务)晋升是乡村教师的实际追求,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教师在乡村支教或任教的积极性,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吸引力。

6.创新城乡教师交流模式,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的整体质量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曾多次颁布文件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2003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城市教师前往乡村任教制度[5],2006年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也认为:城市教师援助农村是提升乡村地区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6]。但是在实际的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化”现象,降低了城乡教师交流的理想效果。为此,《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对城乡教师流动提出了政策的要求:首先,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实行“县管校聘”,为教师交流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结合学校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县域层面、城镇层面分层流动,如县级教师流到乡村、优质学校教师流向落后教学点等;最后,在教师流动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城镇学校的名校长、优秀教师“下乡支教”,以其成功经验引领乡村教育发展;此外,采取教师走教等多途径促进城乡教师流动,对于改善乡村教育教师结构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精准培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是建设乡村教师队伍的核心问题,然而乡村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使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较为低下,特别是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管理知识等)不足以及乡村教师缺乏学习资源、有效指导及学习进修机会,都严重掣肘着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对乡村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实施策略:第一,到2020年前,对所有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校长的培训时长达到360学时,此外,还要增加紧缺型学科教师(如体、音、美)及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第二,教师培训要重点关注师德教育,同时在培训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三,根据教师的真实需求,选定适合的师资培训方式,避免为培训而培训的形式化乡村教师培训方式,真正实现培训的切实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后,增加政府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逐步将乡村教师培训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之列,保障教师培训的时间、质量及经费投入等。

8.尊重乡村教师,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领路人,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对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所作出的贡献,学校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建立荣誉制度,是发挥优秀教师模范作用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所在。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中就明确指出:要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7]。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国家可以通过设置荣誉称号的方式奖励相关教育人员(含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从业者)[8]。《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秉承上述政策,提出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共同激励乡村教师:第一,对在乡村从教30年以上、20年以上及10年以上的教师分别由国家和省(区、市)、县(市、区、旗)给予嘉奖;第二,积极倡导社会组织或个人设立专项基金,给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优秀教师发放奖金;第三,要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尊重乡村教师、关心乡村学校的舆论氛围,在评优奖先时,适当照顾乡村教师。

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内涵分析

1.创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系

随着乡村教育的不断前进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将会是乡村教育中最艰难的工作,无论是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还是各地的实施方案都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良策。甘肃省结合本省乡村学前教育实际状况与困境,逐步加强对教师尤其是幼师的职前培养储备和在职培训学习力度,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合理布局且师德高尚、数量充足、具有本省特色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内蒙古自治区采取措施逐步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第一,实行“县管校聘”,转变教师身份地位,教师由学校的个体转化为教育系统中的部分;第二,对城乡教职工实行同等的编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乡村寄宿学校的教职工适当增加其附加编制;第三,完善教师聘任方式,根据契约、合同用人;第四,建设乡村教师唯一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吉林省实施“国标、省考、县聘”的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监督与考察,不断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推动教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吉林省还建立健全全省中小学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一师一号”制。

2.改革完善乡村教师培养模式

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师资配置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但农村教育的师资薄弱现状依然存在。在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础上,各省份出台相关举措着力改革当前乡村教师存在的弊病。浙江以教师培养模式和制度改革为切入口,鼓励师范类高校通过提前批次、“三位一体”和自主招考等方式进行招生,按“一专多能”培养乡村教师。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指出各级政府可以结合教师现实需求,制订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提供公费支持,通过提高公费定向生的培养数量,为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储备力量[9]。省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公费定向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免学杂费补助每生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2 000元。各学校应当提高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朝着培养“一专多能”型的乡村教师努力,保证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山东省继续完善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实施师范类专业初中起点“3+4”的贯通培养,将培养高水平的全科教师作为免费师范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云南省从2016年起,设立定向免费师范生专项招生计划,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定向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教师、初中“一专多能”教师、“民汉双语教师”、特殊教育“双证书”和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等教师,在部分省属高校建立“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各地方的高等院校、师范学校与政府一道,与学校共同设立教师发展机构,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中小学和幼儿园优秀教师到高校为师范生授课。贵州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眼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期望通过机制建设,逐步形成四位一体(省级培训基地、区域发展中心、乡村示范校、名师工作室)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积极探索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教师线上培训,促进乡村教师培训的灵活化、技术化、创新化进行。

3.促进乡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互联网+”教育时代是融合性与开放性突显、资源优化整合、集成配置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为了破解乡村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加快建设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各省份积极响应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关规定,纷纷颁布符合省情的实施办法。重庆市规定“引导和组织乡村教师适应和创建‘互联网+乡村教育’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技术边界手段,尝试构建乡村教师线上学习、交流的培训方式,通过视频工作坊、网上教研和互动观摩等,定期组织乡村教师优质课评选和微课比赛”。内蒙古强调: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教育‘三通工程’建设,到2017年底前,组织开展对每位乡村教师不少于50学时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项培训[10]。山东省提出“到2017年,各市建成乡村教师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到2018年,建成全省互联互通的乡村教师网络支持平台”。

4.以学校发展推动教师进步

乡村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结构的优化等都会促进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反之乡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各省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但注重乡村教师师德水平、生活待遇、交流制度、荣誉制度等全方位的改变和完善,同时也关注乡村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山东省主张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采取1对1或1对多方式,形成城乡学校手拉手共同发展机制,倡导城乡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结成对子,建立“学导”式的帮扶机制,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例如如何备课、上课、组织课外活动等开展教师教研活动,形成协同教学与共享资源的良好机制。云南省倡导建立政府引导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支持校际合作办学,推广并完善“强弱携手”“教育发展协作区”等模式,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

5.注重对乡村教师的人文关怀

乡村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较其他教师而言,往往面临着更多的现实问题,如工作环境一般(或较差)、薪资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生活单调乏味等一系列困扰乡村教师生存的内外部因素,致使乡村教师无法安心乐教、情愿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国务院及各省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一步关注了乡村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实际关切。江西省为表现较好的乡村教师提供休养的机会,并尝试将其制度化,每年都选派部分乡村教师进行休假疗养,同时也鼓励和支持各地每年组织有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进行休假疗养。浙江省注重乡村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心乡村教师的个人生活,切实帮助乡村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宁夏曾逐步建立起乡村教师疗养制度,自治区财政安排教师疗养经费,每年安排在乡村从教20年以上的100名优秀教师到区内外进行疗养”。陕西省指出:坚持实施教师荣誉休养制度,组织优秀乡村教师进行学术度假和疗养。

6.再次彰显乡村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引领者,是我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坚实动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2015年6月18日对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解读中指出:“我们国家有330万乡村教师……他们在现有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支撑起我们中国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1],尤其强调乡村教师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时代性、历史性贡献,逐渐减弱以前国家或是社会对于乡村教师的负面评价及影响。建国初期的乡村教育,基本上是民办乡村教师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此时期的教育做出突出贡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一步阐明了乡村教师在我国教育历程中曾发挥过的重要作用与重要历史地位,因而,国家应当尽可能地改善其生活状况、薪资待遇,在编制标准、职称评聘上倾斜于乡村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让其不断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并为长期从教教师颁发不同级别的荣誉证书。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衰落及乡村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因此,国务院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各省份也陆续颁布当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然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具体实施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特别是教育政策的推行、教育经费的保障、教育行政机构的协同合作等。另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仅应保障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还应考虑到乡村教师精神生活的需求及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体教师而言,城市生活对他们的吸引不仅局限于收入或者待遇的问题,他们对基础设施及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显得更加强烈。因此,单向的教育资源供给和教育补救措施颁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应该将其纳入城市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差距,积极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此外,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进行系统探究及实地调研,从而全面了解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进一步修订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它的适切性及有效性。综上所述,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及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等,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颁布与实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EB/OL].[2017-06-10].http://www.edu.cn/jiao_yu_fa_gui_767/20080903/t20080903_322345.shtml.

[2] 邬志辉.打出“全方位组合拳”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2015(5):4-6.

[3] 教育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EB/OL].[2017-06-10].http://www.china.com.cn/txt/2015-09/06/content_36508897.htm.

[4] 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EB/OL].[2017-06-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EB/OL].[2017-06-10].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9/20/content_1091478.htm.

[6]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7-06-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58/200602/t20060226_81598.html.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2017-06-10].http://www.zz2z.com/NewConent.aspx?nid=635331703340625000.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9] 刘胡权.论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实践:基于32个省级单位《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文本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2):15-19.

[10] 张晓文,张旭.从颁布到落地:32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 2017(2):69-78.

[11] 许涛.八项举措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EB/OL].[2017-06-10].http://education.news.cn/2015-06/18/c_127928686.htm.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城乡计划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城乡涌动创业潮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