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桐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贝多芬于1770年生于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曲式到织体再到和声功能,从音响效果到演奏技术都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传统手法,不但开拓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还将钢琴奏鸣曲推向到了真正的艺术高峰。
贝多芬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3首,其中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这首Op2.No.1奏鸣曲。此曲采用的是f小调,这在古典主义时期并不多见,但音乐风格上气势恢宏的特点却预示着贝多芬的独创性。其第四乐章热情洋溢的基调和强弱明显落差的对比使得在小调作品中更能够体味出强烈的紧张感和矛盾感,通过这种强烈的情绪来更直观地感受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以及独特情感。
结构图:
主部主题是八度和弦,左手三连音的伴奏织体予以配合。且强弱对比明显使得曲子的英雄性在开头就得以体现。而副部主题体现在左手,以隐形声部的形式出现,左右手三对二的节奏促使副部旋律音色具有歌唱性且流动。
音乐情绪与呈示部有了明显的不同,与之相比更为柔和却不失激情,单音旋律进行少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音乐情绪再次回到暴风雨般的模式中,在左手三连音的呼应下,八度进行格外激烈。
在这首作品中,右手八度旋律进行中,三连音快速反复组成的伴奏音型承担了重要的功能。通过重复的方式,使静态的音符延伸增加更多的运动感,为表达丰富的情绪提供了更富有幻想性的背景效果,使作品更立体,更有交响性。在演奏时要时刻注意时值和音色的平均以及平稳进行。
右手的隐藏旋律线在平时的演奏中很容易被忽视,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将右手最高音的旋律同左手的单音旋律一同演奏出来,并且弹奏时要保持手腕的稳定,手腕通过左右移动突出旋律音,而过分的上下移动会导致力度分配不均,造成音量不平衡﹑时值不平均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旋律音进行单独的弹奏训练,加深对旋律线条的敏感度。
贝多芬奏鸣曲在力度运用上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极端化的强弱使其作品更富有表现力。不同于巴赫作品中几乎很少出现的力度标记以及莫扎特作品中少量的力度标记,贝多芬的乐谱中则是标有详尽的记号。这些力度的变化同乐谱中的音符一样,成为整个作品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强弱的明显落差为作品提供了更多的紧张感和矛盾感,尤其是Op2.No.1奏鸣曲中第四乐章大量出现ff﹑pp﹑sf的标记,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所以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此乐章时对声音的控制要做到细致和严谨。
在乐曲开始的呈式部中,p和sf的交替出现使整个乐章马上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其中f的弹奏需要大臂和手指协调发力,大臂自然下落的同时手指稳固支撑。而p的出现则需要手指贴近琴键,低触键。而到了第50小节第三拍时突然ff标记的出现使演奏又增加几分紧迫感和突然性,给人一种突如其来毫无设防的感觉。注意此时八度双音进行需要手指放松演奏,体会“抓”的感觉,而且切忌不可过度伸张手指造成紧致不圆润的音色。第120小节开始在低音部出现连续的延长音,为柔和的旋律增添了朦胧的低音背景。这里的sf需要有力的小指奏出突强的音响并支撑,和弦断奏仍保持平均。在起初的弹奏中可以分手练习,在小指力量逐渐稳定之后,再双手感受低音的持续。
不难发现,从173小节开始右手连续进行具有歌唱性的八度旋律起伏,可以通过放慢触键速度来调整音量和音色。在放慢触键的过程中要注意虽然手臂是以柔和的形态带动整个动作,但手掌和手指不能柔软下来,应继续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触键始终保持稳定和准确。八度音程pp与和弦的ff音色控制也要在演奏时区别开来,弹奏pp音时手指要贴键演奏,柔软地触键同时又不能松懈,当弹奏ff音时又要快抬快落,使力量充分落下去。
综上所述,通过阐述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四乐章的创作背景和演奏分析,使得演奏者在演奏此首作品之前,对其风格特点﹑技术难点有初步的掌握后,再其进行演奏时,会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致地展现出来。钢琴演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分析作曲家的作品,更需要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在自身水平达到乐曲的难度基础上,才可进行演奏。除此之外,更不能忽视音乐中理论的部分,应不断吸取音乐文化,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展现钢琴演奏的魅力。
[1]海因里希·涅高兹.论钢琴的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克莱姆廖夫.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3]袁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准确演奏[J].淮北煤炭示范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