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插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8-01-24 23:39纪艳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深刻性敏捷性詹天佑

纪艳华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巧妙利用插图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借助插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仅仅引导学生简单地看插图,就无法让学生获得文本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课前应设计相关的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依据设计的问题或活动观察插图,获取信息。课文插图蕴藏了丰富的信息,为语言交流提供了内容,能使学生获取一些关键的细节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跳水》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先仔细看插图,然后思考以下问题:“猴子怎么会爬上桅杆的顶端?孩子为何走上横木的一端?甲板上举枪的这个人想干什么?他想救孩子吗?用什么方法?正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老船长出现了,哪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为什么他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当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后,对课文内容就会产生兴趣,教师再利用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学生便容易感知和理解课文。我先出示插图,再逐个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与理性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种“观察插图—思考问题—推理判断”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插图帮助学生建立文本语言和情景之间的联系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获得重点信息,内化语言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推理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利用插图,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文本的逻辑线索,在帮助学生掌握了文本重要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和对文本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这样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的隧道就采用了两端凿进法,八达岭的隧道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我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隧道的简要示意图,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并思考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

师:线路勘测好了,可修筑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詹天佑又是怎样开凿隧道的呢?先默读第5自然段,然后思考: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遇到了哪两个大难题?

生:居庸关、八达岭。

师:居庸关有什么特点?八达岭又有什么特点?

(生画詹天佑的开凿方法。板演。)

师:谁来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角色表演)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画出与文本插图相似的隧道简图,再让学生进行我是“小小工程师”的角色表演活动。台下的学生还进行质疑,整个活动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插图帮助学生建立新学语言和新的情景之间的联系,也便于学生内化语言、主动输出语言,促进思维的敏捷性。

三、依托插图,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也逐步地以具体的感性向抽象的理性过渡,此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对学生加以引导,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风筝》一课的最后一幅插图给教师提供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猜测风筝落在了水磨坊上呢?”这种开放型的结尾,意味深长,也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思考空间。课下我借助插图同时设计了一个文章续写的作业,借助文章续写继续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当我读着学生续写的《寻找幸福鸟》时,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合情的推理折服了。

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但经过教师的精心处理,课文插图就“活”起来了。而同时,“活”起来的插图又会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深刻性敏捷性詹天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读迷作品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让经典不再遥远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C2系统的敏捷性
詹天佑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