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语文课堂需『反贪』和『低碳』

2018-01-24 23:23黄永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观摩课一堂课教案

黄永江

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由于教师长期的自我优越感和懈怠感,传统的课堂已经饱受病垢。虽经几番课改,看似如火如荼,但课堂的“贪耗”之风依旧愈演愈烈。

一、贪“色”

许多教师喜欢追求时尚和华丽,课堂也一样,尤其是公开课,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课堂高潮迭起,加上多媒体的助阵,学生个个亢奋激昂,感觉是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会有丰硕的收获呢?我们时常看到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频繁,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阐述、挖掘和共鸣。

二、贪“权”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手执唯一正确答案的人,并掌握着考试大权。这种权利赋予了教师极大的优越感,于是我们的课堂就成了教师霸权话语的“一言堂”。教参在手,照本宣科,“我的课堂我说了算”。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一篇篇优美的课文硬是被残忍地肢解,然后留给学生的是一堆支离破碎的东西。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思维越受禁锢。

三、贪“才”

现在的教师不但口才一流,表演才能也很高超。一些教师把公开课当成了舞台,表演成性,眼中没有“教学”,观摩课成了个人的才艺展示课。在课堂中,教师声情并茂地展现自我,很少考虑学生。实际上,当这些小观众在仰视“神台”之际,内心的彷徨与迷失又有谁能明白。教师不单单只贪自己的“才”,还特别喜欢班里的小才子。因为只有他们可以和教师一起“共舞”,互相演绎课堂,成就教师的精彩。

语文课堂,特别是许多公开课,花拳绣腿,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是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我觉得应让语文回归本色,才能抵制各种“贪耗”之风。

一、低碳课堂要真实

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在解读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时,他首先强调的是真实,不弄虚作假。这里的真实有三层含义:首先,真实的课堂。为了让请来的教师上课顺利或者自己的展示课精彩,教师往往会从各班抽出一些好学生组成一个强化班,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不可取的;其次,展示真实的教学。公开课的教案改了无数次,到最后,这个教案根本不是自己的,教师只是把集体的教案展示了一下;第三,获得真实的效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真实的收获。成功的课改,绝对不是搞几次观摩课,然后各种专家、教授鼓吹一通就能达到的。

二、低碳课堂要扎实

正字音、析字形,落实词语教学,有层次地指导朗读,反复让学生感受、体验、品味,以词带句、以句带段、以段带篇扎扎实实推进。有一次,我聆听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最珍贵的东西》,在课堂上,支老师提出“你是否同意作者提出的观点,默读,写批注”。之后,支老师给了学生整整8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中间,我仿佛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与文本碰撞产生出来的创新火花。在8分钟之后,学生发言积极,有交流观点的,有补充说明的,有表达不同意见的,等等。这样的思维训练就很扎实,不像现在有的课堂,一抛出问题,就想要答案,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让人看了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缺少语文味。

三、低碳课堂要朴实

大道至简。真实、朴素、原汁原味的简约之美才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他们的课堂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精致的辞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学生却能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他们的课堂紧紧围绕语文教语文,让非语文现象走出了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不需要表演。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应是语文课堂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观摩课一堂课教案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从观摩课看高中心理课分享环节的设计
怎样写好“一堂课”?
思考 内化 自悟
从一堂观摩课“重谈”对教学设计的“新”的认识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