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是了不起的创意大师

2018-01-24 19:08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安乐菱角黄州

金 瑾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何为“创意”?它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指的是在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1]即是说,孔子拿鲁国编年史来写《春秋》,使每个句子几乎都暗含褒贬之意,这种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创新立义,通过赞赏和贬责,将孔子对历史的观点完全展示,这当然不再是鲁国的编年史,而是发挥史学的作用,以史的审判代替了神的审判。由此可知,创意的方法就是将旧元素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元素人类是在创意、创新中诞生的,也要在创意、创新中发展。

北宋时的眉州人苏轼,世称苏东坡,不仅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散文、书法、绘画、诗歌、词赋、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创意大师,在诸多领域都留下了因为他的创意而至今还让人们享受其生活乐趣的作品。

一、变废为宝的杭州西湖“苏堤”

杭州西湖有“苏堤”,顾名思义,一定与姓苏的人有关;这个姓苏的人就是苏轼。

《宋史·苏轼传》记载:

杭(州)本近海,地泉咸苦,……(苏)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杭人名为“苏公堤”。[2]

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他到杭州后,发现杭州最严重的问题是水利。当时的杭州,除了西湖以外没有其他淡水源,而西湖的湖面已经有三分之一被水草塞满了,可是,挖出的水草淤泥会非常多,这么一大堆东西堆到哪里去呢?苏轼想来想去,有了一个创意——决定变废为宝修堤岸。为了保证湖水流动,这条长堤上又修了六座桥为“苏堤”。

西湖湖中遍种荷花菱角,也是苏轼治理西湖的一个创意。苏轼担心水草来年又长起来怎么办?他向当地群众寻求解决办法,得知在菱角下种时,必须将水中的杂草全部除掉,否则菱角会与杂草同时长起来,菱角不好收。苏轼就立下规矩,将西湖沿岸的水面低价租给农民种菱角。农民种菱角有了收入,水草也长不起来了。若菱角收益好,就扩展种植,必然影响水面与水质量。他又规定,种菱角的湖面只能在湖边上那一块。为了确定这个界限,他就用石头建了宝塔竖在那里,使之成为一个界标,这就是西湖最美的景点之一——三潭映月。

要做到西湖的清澈碧水与蓄泻方便,苏轼又在杭州开挖运河,使其与钱塘江相通,让江水通到西湖;为防止钱塘江的潮水倒灌,苏轼召集工人在运河上安装闸门,涨潮时闸门关上,退潮后闸门打开。

从南宋开始,苏轼主持修建的这条堤岸,苏堤春晓是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

苏轼一生筑过三条西湖长堤。除杭州西湖“苏堤”外,他被贬颍州时,疏浚颍州西湖并筑堤;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时,又把皇帝所赐黄金捐出疏浚惠州西湖并修堤。

二、第一所“公私合营”的民间医院

苏东坡创设中国古代第一所“公私合营”医院“安乐坊”之事,在其自述《与某宣德书》、周煇《清波杂志》以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周煇的《清波杂志》说: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从之,仍(乃)改为“安济坊”。[3]

苏轼与杭州有不解之缘,他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和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先后两次来杭,分任杭州通判(相当于知州副职)和知州。建“安乐坊”是在苏轼作为杭州知州的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他为什么要建“安乐坊”呢?

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时,正遇杭州瘟疫流行。身为知州的苏轼,自知必须安抚病民,及时解决医疗,而当时的杭州,尽管已有37万多人,却连一家医院也没有。苏轼不得不去请外地名医为百姓治病,然后将名医的诊断标准及方药,抄贴满城,以供老百姓自行找药,治愈疾病。

杭州贫病之人实在太多,靠外地名医为百姓治病当然不是办法。苏轼于是筹集公款白银2000两,又将自己的50两黄金捐出,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头,建造了一所明显带有民助性质的“公私合营”医院,取名为“安乐坊”。他聘请了多位名医,采购了数百味中草药,并经常举行义诊送药活动。在苏轼任职期间,共医治了几千位病人。“安乐坊”里的医生都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儒医,其俸禄薪金,都是官府支付,因此,这所医院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医疗机构,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所“公私合营”医院。

据传,“安乐坊”有一种治瘟疫的特效常用药“圣散子”,这是苏轼得乡人巢君谷所授和僧医共同研制而临床使用的。因为苏轼对医药也很有兴趣,自任黄州团练副使时,就寻师访友专研医道、讲究药理。说明“圣散子”的配方及妙用,其中说:“此药功效为退烧、止汗;开胃、滋补。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大盏,即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疾;真济世之具,卫家之室也。”[4]

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不仅,“安乐坊”也被朝廷改赐名“安济坊”,遂为官办。《咸淳临安志》载:“崇宁三年(1104),降指挥置‘居养院’、‘安济坊’,二十五年(1155)次后又降指挥,更展半月。赖以全活者甚众。”[5]

苏轼创建的民间医坊“安乐坊”和崇宁三年官办医坊“安济坊”相隔15年,这就是由民间建办的慈善义举得到朝廷认可正式收编成官办事业的过程。而朝廷之所以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和慈善事业比较重视,官办慈善机构逐年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因苏轼创意的“安乐坊”功德无量,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太大所造成的。

三、“直入城中”的“自来水”

1094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在惠州,他接到广州太守王敏仲的来信,得知普通居民只能在家里打一口井,饮用含碱的地下水。这样的饮用水对健康是很有影响的。苏轼因为在赴惠州的贬谪途中曾在广州逗留过几天,善于调查、思考的他对白云山脉的水系和蒲涧山滴水岩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解民苦,苏轼就给王敏仲去信,建议修建引山上泉水入广州城的自来水:

苏轼对如何改变广州饮用水的问题交代得多么清楚、具体,“随地高下,直入城中”,不光修建的方法说清楚了,而且修理的经费来源问题也想到了,可以直接操办这件事的人选是勤于事务的罗浮山道士邓守安也介绍了,如何加强管理保护水源的问题也想到了。不是时时关心百姓疾苦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么?

王敏仲也是一个办实事的好官,他马上采纳了苏轼的建议,派人实地测量,着手施工。当他把自来水已建造成功的消息告诉苏轼时,苏轼在高兴的同时又考虑到,暴露于地面的二十来里长的竹管,因为引水路远,日久肯定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于是,他再次致函王古,告诉他解决竹管堵塞的办法: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仍愿公擘划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6]引水管道有了这些小孔,就可以查知堵塞位置,而不致于盲目地拆除竹竿来检查,堵塞问题也就解决了。

由于太守王仲敏不遗余力地为广州百姓着想,所以广州百姓都喝上了清凉甘甜的山泉水。从此以后,广州居民因饮水问题而发病的现象就少得多了。

苏轼建议王仲敏所修建的自来水,可以说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甚至是全国最早的自来水。用竹管引山涧水的方法,在南方,有相当一段时间被沿用。苏轼功不可没。

四、火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人类延续生命的需要,更是享受生活的必须。对美好食物的追求,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而火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就来源于苏轼对美好食物的追求及创意。

《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贫者不解煮。火候足时他自美。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6]

若用文学的眼光来看,苏轼的《食猪肉歌》是一首街巷味儿十足的打油诗,正因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让《食猪肉歌》迅速传遍了全国,《食猪肉歌》所描述的作为红烧肉的“东坡肉”的香气也逐渐开始在五湖四海的厨房中飘散。

追本穷源,“东坡肉”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最早在徐州创制,在黄州提升,在杭州时闻名全国。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围困徐州。苏轼以身卒之,军民共呼苏轼是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称它为“回赠肉”。这在《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1080年二月,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在此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在谪居黄州期间,因当地猪多肉贱,苏轼于是在“回赠肉”的基础上写下《猪肉颂》诗:“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8]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苏轼又来到阔别15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溢,庄稼大片被淹。苏轼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杭州的老百姓很感激苏东坡做的这件好事,听说他在徐州及黄州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许多人上门送猪肉。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然后烧制成熟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后来,杭州厨师们公议,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第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苏轼的创意发明还有许多,如:提梁壶、东坡笠,将秧船、水碓磨引入广东并加以改进,等等。这些创意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档次。苏轼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创意大师啊!他的创意思想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猜你喜欢
安乐菱角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客户都爱“菱角湖”
军人情怀
张珖隶书“安乐泉”三大字碑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给“菱角”洗澡
采菱角
吃菱角
天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