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芳(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由于地域特点、生活方式、语言、信仰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特色独具一格,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无论是语言特点还是演唱风格,少数民族声乐艺术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韵味。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解读。因此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拥有朴实的语言和别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都蕴含了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精髓。绚丽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少数民族声乐歌唱家,像才旦卓玛、胡松华等老一辈歌唱家,他们的演唱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唱至今,深受观众的喜爱!还有许多民间艺人,尽管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学院派的声乐训练,但却具备自然而独特的演唱技巧,鲜明而新颖的演唱风格,是值得每一位声乐工作者去学习和探究的。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传递真善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元素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是各民族间精神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音乐界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举办了3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直接体现者——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民歌)及其教学模式的讨论,在历次会议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引起各位专家的高度重视。在“第一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长曾指出:“民族地区艺术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瑰宝,彰显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色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希望通过学校交流平台,加强各地民族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促进各地民族艺术院校在弘扬和传承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培养高层次音乐骨干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加强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趋势和力度是不断加大的。
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历经数十年,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1.完成了《民歌》《民族器乐》《说唱艺术》《宗教》以上四大音乐集成的研究2.开展了音乐形态学研究;3.开展了音乐文化学研究;4.开展了少数民族音乐史志的研究。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与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方面有丰富的成果,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多体现在以云南乡土歌曲和云南民族创作歌曲为主的乐谱教材的建设上,而在云南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却十分匮乏。省内本科艺术院校和地处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以开办民族班而探索云南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仍处于启蒙阶段,目前只有保山师范学院的车绍留、张桂仙的《边疆地区民族声乐与人才培养研究》这一论文对该课题有过探讨,虽然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在少数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未能建立一套系统可行的培养模式,而具有艺术职业教育特点的云南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更属空白。
从近代掀起西学浪潮开始,我国在西学的影响下成立了音乐艺术院校。这些音乐艺术院校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唱家和音乐家。那个时候的歌唱者比较注重传统声乐学习,甚至有的本身以前就从事传统声乐艺术,后来又接受西洋美声方法的训练。我国的民族声乐一段时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纵观当今的音乐舞台,大多专业院校毕业的歌手们专业技巧很强,但是缺乏个性和特点,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情感处理不够准确到位,导致声音没有特点。歌手的声音都接近一致,以至于被业内界称为“千人一声”。自CCTV青年歌手大赛设立了“原生态”唱法比赛以后,引来了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专业界的“土嗓子”和“洋嗓子”之争。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该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的人则称其“原始”“不科学”,认为西洋唱法比我国的民族唱法更科学,甚至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模仿和学习。一部分专家认为原生态民歌是乡曲野调,没有经典作品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展不成熟,没有技术含量,不可登大雅之堂。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原生态的歌手没法与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歌手相提并论。他们没有太多的修饰和乐器伴奏,凭着一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土嗓子”,唱到观众的心坎里,融入人们的血液里;从他们自然,生态、质朴的歌声里,听到了山谷的回荡,小溪的流淌,感受到了大自然淳朴的美。事实上原生态歌手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喜爱。他们朴实的衣着、真挚的歌声,动情、自然、忘我的演唱深深打动了观众。从这些事实看,原生态歌手与专业歌手在声音、表演、服装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都是过于追求技巧,而不注重艺术修养的结果。所以,只有学习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才能丰富艺术修养,使演唱具有民族性和个性。
我国音乐艺术院校在西学的影响下,声乐教育出现了以西洋美声唱法为主的教育意识形态,甚至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更多的体现教育的西化。我国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民族声乐艺术的新视野》中说:“过去,我们对少数音乐文化不闻、不问、不采、不编,甚至认为不入大雅之堂。建国后虽说有了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有特色的歌唱家和音乐家。但受观念和教学体系设置的影响,少数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创作、改编还是相对滞后的。”从我国大部分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设置来看,传统民族声乐和少数民族声乐没有被列为主要的课程,只有少数艺术院校单独设立了少数民族声乐班。比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侗族大歌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有相对系统的长调教学体系,新疆有十二木卡姆的专门班。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少数民族院校,专门设立了田野调查专项资金,每学期都会有师生组织到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其中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先生编写了《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等,特别强调对少数民族声乐的学习,他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声乐的研究。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先生,他多年到少数民族山区采风,甚至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写了许多有价值的少数民族音乐论著和音乐作品,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的榜样。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有26个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其中云南的常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2010年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其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傣族人口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2.66%;壮族人口为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2.64%;苗族人口为1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回族人口为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傈僳族人口为6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5%;拉祜族人口为47.5万人,占总人口的1.03%。
云南民族众多,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各地居民长时间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故受现代文明、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正因为如此,这种封闭式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却产生了意外的收获,就是我们具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得以保护,每个民族都拥有其个性鲜明的音乐特点,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和优势。
在云南文化强省建设的推进下,省政府及文化厅加大了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力度。而少数民族声乐界于自CCTV青年歌手大赛设立了“原生态”唱法比赛的平台后,对于拥有25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云南来说,犹如春天的到来,在省政府及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挖掘、培养了和打造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手,并参加了CCTV青年歌手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比如云南彝族海菜腔著名歌手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为云南少数民族尤其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和模范;同时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组铜奖获得者、《星光大道》2006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云南歌手茸巴辛娜,用一首普米族语言演唱的《怒江大小调》唱出了怒江大峡谷的壮美,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赢得大家的喜爱。正是他们对少数民族声乐的执着和热爱,让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声乐走出云南,走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家喻户晓,甚至走出国门,真正让世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让更多的观众乃至全世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强省,为帮助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提高云南基层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上海音乐学院与云南省文化厅联合签署了举办云南省少数民族声乐人才研修班的协议,同时举办了开班典礼。云南省的一批“好嗓子”将通过上海的合力培养,成为该省声乐艺术的新力量。2012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招生办组织声乐歌剧系专家教授专程赴云南进行专业考核,通过对报考人员专业演唱水平、自我才艺展示与基本乐科的考核,共选拔出优秀人才12名。在为期一学年的时间段内,学校将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的特殊性,聘请院内相关专家教授为他们制订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在上海系统进修声乐专业及内容丰富的相关选修课程,把天然好嗓与专业进修相结合,获得长足的进步。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针对少数民族声乐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中,存在主要问题是在声乐教学中不加分析与研究,全盘采纳借鉴西洋美声训练方法,不能较好的把握“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方针;加之缺乏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准确认识和定位的声乐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因素,部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者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西洋美声的训练方法或汉民族声乐训练方法来训练少数民族地区的声乐学生,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声乐学生在演唱中逐渐失去了自己原本具备的个性和声音特点,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作品风格和特色西化和汉化,教学效果不佳。如何在扩展音域、提高演唱技能的同时且能把握好少数民族作品的风格特点,使其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声乐歌唱者真正做到“继承而不土、借鉴而不洋”?这是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教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各地居民长时间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经济发展非常滞后,人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程度较低,很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是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没有文字资料的记载、没有专门的记谱,歌唱随意,加之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少数民族单纯质朴的性格,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准确认识和定位,缺乏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容易受到外界文化的干扰和影响。
1.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求学之路艰辛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具备优越声乐条件的年轻人没有条件和机会上学,更不用谈进入大城市上大学。加上艺术类大学的学费普遍很高,我们的少数民族声乐学生根本无法承受昂贵的学费,许多学生即使被艺术类高校录取了,但由于学费的问题阻碍了他们上学的道路,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大多年轻人放弃了大学梦,纷纷进入大城市打工谋生,久而久之他们受环境的影响,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及音乐文化慢慢模糊直至遗忘,最终形成了被汉化的状态。
2.缺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识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以一种边缘化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边缘。受现代社会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影响,大多年轻人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喜欢通过网络、电影和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娱乐生活。一些少数民族青年对本民族的声乐文化没有兴趣,不愿意学唱。当下一代年轻人失掉学习传统民歌的环境与可能性时,它的传承就会出现代沟与障碍,那少数民族声乐文化即将面临失传的趋势日渐严重。
3.缺乏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准确定位
少数民族的歌曲大多都是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婚丧嫁娶、宗教、祭祀等活动进行的,通过他们真挚、淳朴的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人们只是单纯地把唱歌当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将通过歌声来表达和宣泄。但因为其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导致他们没有增高意识并采取措施对少数民族声乐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根本原因。
4.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来说,即使歌唱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但他们没有把这种好的“习惯”继承和发扬光大。或者说,这种音乐文化没有得到传播、扩大,甚至是发展,也没有太多的年轻人主动地去传唱和继承。具备很好的“种子”,但没有人去主动的“播种”,所以它无法“生根发芽”。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根源于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条件差,物质文明的落后制约着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对少数民族声乐学生的培养中同样受到制约。笔者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以及笔者所在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制约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因素。
1.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较少
从学院招生情况看,云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是最低的,仅为44%(加上预科学生,比例为47.83%)。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少之甚少。一部分优秀的、有潜质的声乐“苗子”早已被中央民族音乐学院的专家挑走了。
2.少数民族声乐学生对本民族歌曲的热爱程度逐渐减弱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专业院校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影响,逐渐对本民族的歌曲“冷落”,没有正确认识,准确定位和坚定立场,导致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坚持歌唱本民族的歌曲。
3.学院缺乏有经验的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工作者进行专业教学
专业院校的少数民族声乐学生进入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在进校前学生们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的特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常规训练,一部分学生没有了本民族的“味道”,都被西化了。对于少数民族声乐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没有在保留和继承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科学发声训练和浓郁民族风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这也将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瑰宝,每个民族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倘若没有充分的把我们所具备的资源利用起来,或是没有优秀的民族声乐表演人才将其予以展现、传承和发展,将有愧于“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光荣称号。然而怎样培养出优秀民族歌手,就是值得我们很好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学习、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既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也是一种责任和文化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