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小燕的“先生”之路

2018-01-24 12:52陈建彬
音乐文化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艺术

陈建彬

内容提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小燕被尊称为“先生”,她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是近现代中国声乐艺术的创建者、开拓者和代表者之一。本文通过对周小燕“求学、演唱、教学”艺术之路的分析,论述了周小燕在声乐演唱、教学、理论、审美、思想等领域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引 言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小燕被世人尊称为“先生”,她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是近现代中国声乐艺术的创建者、开拓者和代表者之一。从“洋在中用”“土洋之争”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周小燕先生历经了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之路。在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就,在声乐演唱、教学、理论、审美、思想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周小燕先生曾经跟笔者说过,中国声乐总有那么一天——美声、民族相互融合,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中国新声乐艺术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周小燕先生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以创建中国声乐学派为己任,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其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书写了推动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路的美丽乐章,树立了我国音乐艺术界的“先生”形象。

一、求学之路

在融合了俄罗斯学派、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三大声乐学派的基础上,周小燕先生系统地掌握了西洋声乐艺术的歌唱技巧和科学体系,为今后推动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7年8月28日①周小燕出生在上海的富裕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周苍柏是湖北汉口人,从事金融业,但特别喜欢音乐。特地聘请一位白俄罗斯人当周小燕的家庭音乐教师。

周小燕先生自述:“我学过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管、班卓、曼陀铃、夏威夷吉他、西班牙吉他等,还学了不少民族乐器,琵琶名家张萍舟就是我的琵琶老师。对祖国祖传的文化艺术,父亲更为看重,为我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来家教古文和诗词。我从小读的是《论语》《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讲究音韵对仗的古汉语对我学习音乐,无论是培养乐感还是讲究音韵吐字方面都终身受益。”②

1935年周小燕考取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声乐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纳入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才开始的。1927年11月27日,留德归国的萧友梅博士在蔡元培先生支持下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的音乐院校——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这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我国第一所规模最大、管理先进、师资雄厚的高等音乐教育学府。③1935年到1937年周小燕在国立音专随苏石林系统地学习专业声乐。④苏石林是第一个将西洋声乐艺术(俄罗斯学派)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人,对西洋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苏石林被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称为“中国声乐的奠基人”。⑤周小燕与黄友葵、喻宜萱、郎毓秀、斯义桂、沈湘等人成为中国专业声乐艺术最早的拓荒者之一。⑥

1938年7月,周小燕赴法国巴黎求学,当时法国是欧洲及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世界各国著名的艺术家都集中在那里。周小燕以歌剧《蝴蝶夫人》中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考取了巴黎音乐师范学院。⑦不久,周小燕在学习声乐方面出现困难,高音解决不了。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齐尔品推荐下周小燕转学到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意大利老师——贝纳尔迪学习声乐。周小燕演唱了大量意大利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通过贝纳尔迪老师细心教学,周小燕掌握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精髓,成为一名音色清脆华丽的花腔女高音。但周小燕并不满足,在齐尔品的介绍下,周小燕师从法国著名歌唱家佩鲁嘉夫人学习法国声乐,学会了德彪西、拉威尔、福莱、肖松等人的法国艺术歌曲,掌握了法国声乐学派的真谛。从此,周小燕积累了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大量外国作品。在巴黎的周小燕不仅学会了意大利学派的华丽和奔放,而且也学会了法国学派的诗意和优雅。

丰富的求学历程,周小燕先生不仅掌握了西洋声乐艺术的精华,而且具备了中西结合的国际视野和知识体系,为她以后在声乐道路上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以后推动中国声乐发展成为了可能。

二、演唱之路

在大量演唱中、法、意、德、俄、英等多国经典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周小燕先生进行了西洋歌唱方法与中国语言、文化、审美有机结合的实践,促进了中西声乐艺术的结合和交流,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周小燕先生演唱之路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国立音专尚未毕业时期参加了武汉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第二阶段是在欧洲留学期间;第三阶段是旅欧归国之后的演出。⑧

纵观周小燕先生的演唱之路,经历了“洋在中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三个层面的演唱实践。正是在国内外演出生涯中,周小燕先生进行了西洋声乐歌唱技巧与中国语言、文化、审美结合的实践探索,促进了中西歌唱技巧的融合和交流,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在国立音专读书期间

“洋在中用”初探。1935年,周小燕考取国立音专,随俄籍教师波利比科娃学习了一年钢琴。1936年,作为声乐主科的学生,随俄籍教师苏石林学习声乐,学习、接触了大量艺术歌曲、歌剧等声乐作品。上海音乐学院校史中记载:1936年2月4日举办的学校演唱会,节目有周小燕(独唱)、郎毓秀(独唱)、王春芳(独唱)⑨……此时的周小燕经历了声乐“洋在中用”(是指西洋声乐技巧在中国传授,用西洋声乐技巧演唱西洋声乐作品)的初级阶段,在声乐学习与演唱实践中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仍然属于探索阶段。

“洋为中用”尝试。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学习,投入到武汉抗日歌咏队(武汉成为当时全国的抗日中心)。其间她演唱了大量的抗日歌曲,如光未然作词、夏之秋谱曲的合唱曲《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周小燕担任领唱),桂涛声作词、夏之秋作曲的《歌八百壮士》,黄自的《船夫曲》,刘雪庵谱写的《长城谣》,接着卡通电影《抗战歌辑》以及后来的电影《热血忠魂》都选用了周小燕演唱的《长城谣》,传遍全国。工厂、学校、车站、医院、街头……到处可以见到周小燕和合唱团的身影,他们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毕业歌》《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旗正飘飘》《牺牲已到最后关口》等,武汉合唱团成为全国孕育和推广抗日歌曲的重要之地。作为团里的女高音独唱演员,周小燕名扬武汉,家喻户晓。⑩周小燕那时的演唱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师从苏石林老师学习的西洋美声歌唱方法,经历了声乐演唱的初级阶段——“洋为中用”的尝试。在演唱中国作品的时候,正如周小燕先生说,那时的演唱就是凭着一股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在那里歌唱,也没有刻意注意歌唱方法。这是一种初级的“洋为中用”。

(二)在欧洲留学期间

“中西结合”实践。周小燕学习掌握了西洋美声唱法歌唱技术,演唱了大量中外声乐作品,进行了中西结合实践阶段。她在自己的留学生涯和此后的旅欧演出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去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语言、中国旋律、中国风格及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并且坚持不懈地在各种公开演唱中安排中国曲目,向欧洲人介绍中国作品。⑪

自1938年留学,通过长达七年的努力学习,周小燕掌握了西洋美声的歌唱方法。1945年10月,周小燕在法国巴黎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清唱剧《蚌壳》一举成名。成名以后,从此开始了大量的音乐会和演出。1946年3月30日在英国伦敦白宫剧场与李献敏举行的音乐会,演唱了大量的中国作品如《桃花村杏花店》《过年》《春晓》,还包括贺绿汀、江文也、刘雪庵等人的作品。同年5月9日在法国巴黎大学城国际剧场举办了周小燕、李献敏“中国作品音乐会”。1946年7月31日周小燕在卢森堡卡西诺剧场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演唱曲目包括佩戈莱西、舒伯特、李斯特、威尔第、普契尼、普赛尔、德利布、杜帕克、肖松、齐尔品、贺绿汀、刘雪庵等人的作品……1946年10月应邀在德国柏林举办了两场独唱音乐会。周小燕演唱了大量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她高超的技巧、完美的艺术表现征服了以严谨和挑剔著称的德国人。第一场下来德国报纸写道:“‘中国的黄莺’歌唱德国舒伯特的歌曲,最充分地表现了舒伯特的情趣,花腔技巧高超……”并邀请周小燕进电台,进行录音。⑫从此,周小燕被誉为“中国之莺”。11月周小燕与李献敏一起应邀举办了“中国之夜”音乐会;12月9日“中国之夜”在巴黎化学总会隆重举行,周小燕又应邀举办了独唱音乐会。1947年2月25日,周小燕在法国巴黎的加伏大厅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巴黎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好评如潮。《巴黎周刊》也给予了极高的评论,“音乐会能使听众感到如此兴奋,是由于艺术家的歌唱能力和修养,以及歌唱家对作品的表现力……”加伏大厅是当时世界顶尖的音乐厅,在加伏大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标志着周小燕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歌唱家的行列。从此,周小燕演唱事业在欧洲已经是如日中天。1947年5月周小燕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首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周小燕演唱了大量中国作品,演出非常成功,成为“布拉格之春”最热门的歌唱家。音乐会结束,被邀请到捷克斯洛伐克五大城市巡演,接着又被邀请到波兰华沙、克拉科维等地演出。接着又收到美国、瑞典、挪威、丹麦等国的演出邀请。

在这一阶段,周小燕先生进行了大量的演唱实践,一方面促进了其歌唱技巧的“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用西洋美声的技巧来演唱中国作品,研究西洋歌唱方法与中国语言、中国旋律、中国风格的结合,同时进行中西歌唱技巧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周小燕演唱把大量中国作品传播到西方,成为中西音乐文化传播使者。

(三)归国之后到“文革”之前

“洋在中用”“中西结合”的演唱。周小燕先生留法回国后的大量演出实践,一方面把西洋声乐技术带到国内,推动了中国声乐技巧的发展;另一方面把西洋声乐作品、文化、审美带到国内,促进了中西方声乐艺术的交流及融合。

1947年10月27日,周小燕学成归来。周小燕应邀先后在武汉大学、汉口大光明电影院、汉口电台以及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开音乐。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会,不仅展示了周小燕丰富的音乐修养和娴熟的歌唱技巧,同时还把当时国际、国内的声乐发展现状传递给中国音乐界。王品素教授在回忆当年周小燕先生的演出时说,“我专程从南京过来,买到了楼上后座的票,但是能清楚地听到她唱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声音非常纯净、优美。她唱什么歌我至今都记得,比如勃拉姆斯的《我的呻吟更形低微》、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还有一组法国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和齐尔品根据中国云南民歌改编的《美酒美人》等。这真是一场令人难忘忘怀的音乐会!”⑬香港女高音歌唱家费明仪在撰文中写道:“独唱会的曲目编排,格调高而多资彩,包括中国歌曲《长城谣》、俄罗斯民歌改编的《夜莺》,法国歌剧《曼农》中仙女之王的咏叹调《我是提塔尼亚》。演唱者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纯熟的歌唱技巧,使座上听众如知如醉。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周小燕的独唱音乐会获得空前成功!”⑭1949年7月2日,周小燕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10月,上海文化界在文化广场举办纪念冼星海逝世四周年音乐大会,周小燕担任女高音独唱,演唱了《黄河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周小燕成为一名文化使者。1951年参加中国第一个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1954年4月参加访问苏联的中国文化代表团,随后访问波兰;1956年随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中国香港、澳门访问演出;1958年1月出访南斯拉夫,巡访14城市,演出13场;随后又到保加利亚演出。1959年国庆十周年,周小燕演唱的《夜莺》被拍成电影,广泛流传。就像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先生所说的那样:20世纪50年代是周小燕作为歌唱家的黄金年代。

美声唱法毕竟只是一种科学发声法,它只有各种相异的语言、文化和审美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升华为歌唱艺术,进而才能形成特定的演唱风格和声乐学派。⑮周小燕先生经历了众多声乐演唱实践,掌握的中外声乐的演唱技巧、声乐作品,为推动中国声乐艺术演唱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为之后的声乐教学、理论及其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素材。

三、教学之路

周小燕先生一方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声乐表演和声乐教育人才;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中西结合进行了大量声乐理论研究。从声乐技巧、训练方法到理论体系、艺术思想,使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交替迸发力量,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周小燕先生的教学之路从时间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7年学成归国到1966年之前;第二阶段是1975年之后到2016年生命最后一刻。

周小燕先生的教学之路包括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两大部分。她一方面进行声乐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又用发展的理论去指导声乐实践。依次往复,不断提高声乐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

周小燕先生的教学实践经历了从“初期的积累探索”走向“后期的成熟辉煌”;教学对象来看,从“初期的以女高音为主”到“后来的男女各个声部开花”。

周小燕先生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初期的歌唱技巧”到“后来的理论体系”,从“艺术审美”到“艺术思想”。

(一)教学实践

1.1947年学成归国到“文革”之前

1949年9月1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改名为国立音乐学院上海分院。第二天召开国立音乐学院上海分院第一届校务委员会,贺绿汀当选为院长。9月5日,周小燕被聘为学院声乐系教授,9月25日,周小燕被任命为声乐系主任。从此进入了声乐教学领域。当时正值中国音乐界就歌唱技术问题进行声势浩大的“土洋之争”。一种是学习、运用西洋Bel canto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洋嗓子”;另一种是运用我国传统戏曲、民歌或曲艺等民间歌唱艺术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土嗓子”。⑯“土”说“洋”:唱歌“吐字不清”,像“打摆子”,像“牛叫”,像“含橄榄”,难听得要命。“洋”说“土”:唱歌不科学,不是“捏着嗓子唱”,就是“直着嗓子喊”,声音又扁、又裂、又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⑰

1950年有一位唱评弹的苏州姑娘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在选择主科教师时三个志愿全部写了周小燕,她就是鞠秀芳。这对周小燕来说是一大挑战。按照当时声乐界的观点鞠秀芳属于“土”唱法,习惯用小嗓子,有点捏着喉咙唱,共鸣以口腔为主。而周小燕教的是“洋”唱法。“洋”唱法怎么教“土”唱法呢?你是要把鞠秀芳教成“土”的呢还是教成“洋”的?会不会把鞠秀芳教成一个“土不土”“洋不洋”不伦不类呢?周小燕保留了鞠秀芳特有的民族风格、情感表达,在唱法上把西洋声乐中科学的气息支持、共鸣的合理运用、喉部的稳定、混声的运用教给了鞠秀芳。在演唱具体作品中依旧保持我国戏曲曲艺、民间歌曲的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要求。在教学榆林小调的时候,周小燕把陕西民歌手丁喜才请进课堂,开创了“二对一”(两位老师教一位学生)的教学模式。周小燕把握学生的声音,丁喜才把握学生的风格。经过几年努力,1957年鞠秀芳在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中获得了金质奖。

这是周小燕用“洋”唱法教“土”唱法第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个民族声乐人才。当时“土洋之争”的大环境下,鞠秀芳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洋”双方对各自歌唱技巧上的反思,有利于相互学习与借鉴,为今后的“土洋融合”“中西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与理论上的准备。

留学归来二十年(1947-1966)是周小燕先生声乐教学积累和探索期。这是周先生在“土洋之争”背景下进行了“土洋借鉴”“土洋融合”教学实践。早期二十年的教学专长主要是在她自己擅长的表演领域——女高音方面,优秀的学生有鞠秀芳、钱慧娜、郏国瑜、刘若娥等。⑱之后的十年,周小燕的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被迫中断。

2.20世纪70年代初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段时间是周小燕先生声乐教学的黄金时期。周小燕先生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声乐表演人才和声乐教育人才,如魏松、罗魏、刘捷、高曼华、张建一、廖昌永、顾欣、顾平、李秀英、郭森、王作欣、张峰、杨小勇、万山红、方琼、陈剑波、陈建彬、刘芳瑛等。

1973年周小燕重新回到教学岗位。当时56岁的周小燕潜心投入到声乐教学之中去。魏松(1973,美声)、罗魏(1974,美声)就是当时周小燕班里的“工农兵学员”。

1977年周小燕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德国的七大城市、六所音乐学院考察,1978年周小燕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40天。这两次出国访问,周小燕深切感到西洋声乐已经发生很多变化,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同,与当时周小燕留学法国时的差距就更大了。给周小燕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西洋声乐,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是声音通畅、自如、丰满;音质优美、悦耳、动听;音域既宽广而强弱幅度又很大。……另外,在音乐处理和感情表达上,也较过去更为细致、深刻和生动。⑲她以为,中国的声乐教学要改变,要发展,跟上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的步伐。

1978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男高音攻关小组”,周小燕任组长。⑳专门对男高音的训练进行相关研究。在其声乐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周先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男高音。1981年,罗魏在意大利第三十一届维沃梯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同年6月,刘捷在巴西第十届里约热内卢国际声乐比赛中获三等奖(系本次比赛唯一男歌唱家获奖);1984年张建一获得第三届维也纳国际青年歌剧演员歌唱比赛第一名;1986年顾欣获法国参加第十六届巴黎国际声乐大赛获特别奖。

廖昌永更是周小燕学生中杰出的代表。在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廖昌永在这一年期间先后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三大国际比赛的第一名。

周小燕的声乐教学成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这种辉煌,在中国声乐界也许只有沈湘才能与之比肩;正是这两位大师,在国际乐坛上被无可争议地视为中国声乐学派的两面旗帜。㉑

周小燕先生主张声乐“教”“学”要走出三个“门”——师门、校门、国门。

1981年2月开始周小燕先生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多场“声乐讲座”——她本人称之为“讲学音乐会”㉒。这是周小燕先生课堂声乐教学的补充,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上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讲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周小燕先生的指导,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让周小燕先生的声乐教学方法和理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及交流。

1988年5月㉓,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支持下,周小燕先生创办了“周小燕歌剧中心”,接受全国各地有志于歌唱事业的青年歌唱家、学生、教师的报考。创办歌剧中心,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中国声乐艺术事业更高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中国的歌唱家提供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走出国门,让中国歌唱家带着自己民族的歌剧登上世界歌剧舞台。

周小燕歌剧中心先后排演了《弄臣》《骗婚记》《原野》《乡村骑士》《茶花女》等多部国内外经典歌剧。2014年10月,中国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在上海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首演,获得成功。

2008年暑假,周小燕歌剧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大师班,周小燕先生从国外请世界大师级声乐艺术家给中国学员上课。随后,几乎每年一届。许多歌唱家通过“周小燕歌剧中心”走向国内外重大歌剧舞台。

2000年以后,出于对周小燕先生的关心,上海音乐学院领导开始渐渐减少周小燕先生外出活动。但是周小燕先生还是离不开她心爱的声乐事业,主动要求继续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保持每天3-5节课的工作量。此外,还经常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科研、讲座、学术交流;参加众多中外歌剧、音乐会和艺术活动的排练、声乐指导、艺术总监。

到了晚年,周小燕先生除了重视声乐表演人才(歌唱家)培养,还非常重视声乐教育人才(教育家)的培养。她把自己毕生的声乐教学经验、理论及其思想传承给了年轻下一代,希望下一代歌唱家、教育家沿着先辈的道路继续推动中国的声乐艺术前行。在2016年住院期间,她还把自己班上的学生托付给李秀英;还在审阅笔者的书稿——《周小燕声乐艺术理论及其思想研究》。

(二)理论研究

1.科学发声的核心问题

1960年11月26日,周小燕在《上海戏剧》杂志上发表《人声中有弦音,弦音中有人声——兼谈对沪剧发声方法的一点意见》一文。这是周小燕先生看了沪剧唱腔演唱会以后引起的思考。提出了西洋的和民族的发声不同:西洋的发声低、中、高三个音域都是根据不同音域的共鸣部位,采用胸部、口腔、头部的混合共鸣方法;同时按照发声共鸣的不同部位,又各以其中某一部位作为主要的共鸣部位。民族的发声共鸣部位也分三个部分,但不是采用混合共鸣,而是依据发音高低的区城,分别用胸、口腔、头部的共鸣。沪剧演员在演唱时,一般只采取口腔共鸣,这在中音区域还可以适用,高音和低音区发声就有困难了。民族演唱高音用小嗓,或者用本嗓强迫唱出高音,日子久了嗓音会发生变化,失去光彩。

文章中,周小燕先生非常清楚地讲了西洋声乐科学发声的两个核心问题——混声及共鸣的运用,根据演唱音的高低来确定歌唱发声中混声的运用以及共鸣位置、共鸣比例的调整。这也是检验歌唱发声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

2.周小燕男高音训练方法

男高音是声乐教学中最难训练的声部,它既要有女声轻巧灵活,又要保持男声固有的金属质感,即使到了c3也要保持一定的胸腔共鸣。

1979年4月2日周小燕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上发表了论文《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文章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训练好男高音的两个核心问题——“训练好中声区的问题”“掌握换声区和声区统一的问题”。

周小燕先生强调中声区是声乐训练的基础,练好了中声区然后往高音区、低音区两边发展。男高音怎样才算是打好了中声区的基础了呢?总的说来,就是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的各部分器官能协调地工作,做到呼气均匀,喉头位置基本稳定,发音体的状态积极而富于弹性,口咽管道能调节成获得优异共鸣效果的形态,胸部、肩部、颈部都没有肌肉逼紧的情况,声音流畅、圆润,力度适当,吐字器官(唇、舌、齿、牙、喉)能灵活自如地根据需要而操作。一句话,能在这声区内得到优美的男高音音质和音量,做到起音准确,自如地吐字和传情。

如何解决男高音“掌握换声区和声区统一的问题”。周小燕先生赞成声区学说,主张唱歌者必须充分明确和掌握转换声区和统一声区的道理和技巧。在训练中,先要划分声区,然后再磨平界限、统一声区。“分”是为了“合”。周小燕解决男高音换声区的方法就是著名的“穿针引线”理论。周先生提出声区的转换是一个有准备的渐变的过程。解决了换声区就解决了男高音的高音问题。声区统一主要是要处理好歌唱的四要素(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的关系问题。

《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一文发表是周小燕声乐技巧训练理论成熟的标志。文章是周小燕先生在学习、演唱、教学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是在西洋科学发声体系与中国传统声乐结合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文章阐述得精辟,详尽地阐述了歌唱的科学发声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歌唱技巧的具体操作和运用,歌唱审美的要求及标准。尽管文章题目是解决男高音的歌唱技巧问题,但其实文中的很多要求是科学歌唱训练的要求和方法,其他声部也适用,况且男高音是声乐教学中最为复杂的声部,解决了男高音,其他声部的教学也就迎刃而解了。

3.中西结合声乐理论的基本形成

1980年11月,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学生声乐比赛在上海举行,其间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周小燕先生作了题为《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对我国声乐艺术若干问题的再认识》的发言。此文于1981年4月1日在《人民音乐》杂志上公开发表。际此周小燕先生的理论研究已经系统化,其中西结合声乐理论的基本形成。

第一,文中周小燕先生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我国声乐的发展历程和教训。她明确地指出了声乐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有深的气息支持,有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有舒张适度的喉咽腔(或称“打开喉咙”);发出的声音要有高的部位、充分的泛音和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要有两个八度的音域;要有动听的、能增强嗓音美感的微颤(vibrato);声区与声区之间的过渡要平滑、衔接要熨帖,同时这一切技术手段又必须与深刻内在地表达思想感情、清晰生动地吐字结合成统一的整体。

第二,周小燕先生还就当时国外声乐艺术的发展情况作了研究,发现西洋声乐在嗓音和表现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发声技巧、思想感情、音乐风格表达和掌握上的要求更加提高了。他们都能把本国或欧美的多种语言,同流畅、完美的发声方法结合成统一的整体。过去非常明显的因语言(实际上是指语音)的特点而使得歌唱嗓音各有其特殊色彩并因而称为德国学派、法国学派等现象,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洋声乐中基本消失。提出要实事求是,承认我国声乐艺术与国外的差距。

第三,周小燕先生首次提出了Bel canto不仅是一种演唱风格,也是一种优越的、美好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Bel canto译成英文是beautiful singing,译成汉语应该是“美好的歌唱”或者“美丽的歌唱”,不能译成“美声”或“美声唱法”。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周小燕先生在声乐技巧方面的见解已经相当清晰,其中西结合声乐理论已经形成。这是一整套如何控制和支配嗓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出音器官)的方式方法。

周小燕提出了西洋声乐的中国化——只要我们坚持在Bel canto的方法基础上注意安放好汉语的字,一种真正字正腔圆的优异唱法,一定能逐渐摸索、建立起来。

4.周小燕论声乐人才培养

1985年7月30日,周小燕发表了《培养声乐人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谈起》,此文是周小燕先生声乐人才培养观的重要体现。文章是基于1984年张建一、高曼华在第三届维也纳国际青年歌剧演员歌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而引发的思考。通过分析参加国际比赛的得失,周小燕先生提出了声乐人才培养观:第一,声乐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声音,应该有深广的文化、艺术的修养、有过硬的基本功、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生活积累。第二,作为声乐教师要懂几门外语,努力更新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装备”,保证“工作母机”的质量,教师要起到总导演的作用。第三,要有正确的审美,词意曲情表达上打动人心,要中西结合地进行声乐人才的培养,同时社会要为声乐人才创造广阔的展示舞台。

周小燕先生从学生、教师、社会多方面提出了声乐人才培养的思路及观点。

5.周小燕声乐艺术理论体系

1992年2月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研讨会上,周小燕作了题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的学术报告。后于当年7月1日在《音乐艺术》上发表。这是周小燕声乐艺术理论及其思想成熟的标志。这里周小燕先生清楚地回答了中国声乐艺术“从哪里来”“现状如何”“往哪里去”三个核心问题。

周小燕先生的报告分为“中华民族的声乐传统”“民族声乐与Bel canto的比较”“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途径”三大部分。

第一,“从哪里来”——借镜外来,发展自我。现代中国的专业声乐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同时,又接受了外来Bel canto的经验,力求在新的艺术高度上,使演唱既能体现民族传统的多元风格特性,又善于把握带有普遍共性的科学发声原理。

第二,“现状如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成为现代中国声乐总格局中的两大并存的体系,二者既有相对独立的声音概念和风格特征,又互为影响、相辅相成,可相通可交融。

第三,“往哪里去”——“美声”“民族”两者合二为一,当时周小燕先生称之为中国新声乐。它既不同于原有民歌、曲艺、戏曲唱法,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声唱法,它是在深入研究、学习、吸收各种唱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一个新的演唱体系——中国的新声乐艺术。它随时代的进步和中国声乐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形成,它使中国人听来不觉洋腔洋调,外国人听来别有异国风味,它是现代的、中国的、科学的、可以立于世界声乐之林的新声乐。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这篇学术报告是基于中西声乐技巧、理论、体系、思想、审美、艺术基础上的集中西方文化、历史、哲学、科学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是周小燕先生作为一位中西声乐艺术集大成者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6.周小燕声乐艺术思想

《艺术应做好三个结合——在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那是2009年7月21日周小燕先生发表于《中国艺术报》的一篇文章。这篇发言稿充分体现了周小燕先生的声乐艺术思想,也更是一位老艺术家对年轻一代艺术家殷切的期望和鞭策。作为艺术家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艺术和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第二,艺术的高、精、专和道德的真、善、美相结合。第三,中国艺术和外国艺术相结合。三个结合涉及的中国艺术家的三个责任——艺术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归纳起来就是中国艺术家要与时俱进地为人民服务。

结 语

纵观周小燕先生九十九年的人生历程,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周小燕成长成才提供了可能,加上自身的努力使其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上大获成功,社会的发展需要像周小燕这样有识之士进行历史的担当。“求学之路”是周小燕先生不断探索西洋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的获得之路;“演唱之路”是周小燕先生“洋在中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的实践之路;“教学之路”则是周小燕先生把中西结合的声乐艺术科学体系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之路。由于其在国际国内音乐界所处的地位,使得周小燕先生的努力更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周小燕先生正是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的创建者、开拓者和代表者之一。

周先生的人品、艺品,周先生的精神、胸怀,周先生的学识、眼界,为中国音乐界树立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先生”形象,她用百年的人生书写了德艺双馨、为人师表的“先生”榜样。㉔

注释:

①周小燕:《幸运的一生》,载《档案天地》,2013年第4期,第4页。

②周玉明:《夜莺的咏叹——白描周小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第85页

③余笃刚、蔡远鸿:《声乐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第45-46页。

④同①,第5页。

⑤陈洪:《忆萧友梅先生与抗战初期的上海国立音专》,载《音乐艺术》,1987年第4期,第18页。

⑥居其宏:《在创建中国学派的声乐道路上——贺周小燕先生八十寿》,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8期,第14页。

⑦同①,第5页。

⑧涂怡岚:《则其仪表,式其模范——周小燕教授声乐表演、教学、研究70年艺术活动述略》,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1期,第15页。

⑨赵兰英:《她是这样一个人——写真周小燕》,文汇出版社,2012,第5页。

⑩同⑨,第6页。

⑪同⑥,第15页。

⑫同⑨,第15页。

⑬王品素:《良师益友——我所认识的周小燕同志》,载《音乐艺术》附刊,1988年第7期,第8页。

⑭同⑨,第21页。

⑮同⑥,第15页。

⑯陈建彬:《西洋声乐艺术本土化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探讨——基于歌唱技术层面而展开》,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第3页。

⑰同⑯。

⑱同⑧,第18页。

⑲周小燕:《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对我国声乐艺术若干问题的再认识》,载《人民音乐》,1981年4月1日,第20页。

⑳同①,第6页。

㉑同⑥,第16页。

㉒同①,第7页。

㉓同①,第7页。

㉔陈建彬:《岁月如歌,师恩难忘——纪念周小燕先生一百周年诞辰》,载《歌唱艺术》,2017年第10期,第47页。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艺术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纸的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