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朋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我们唱歌时,我们身体里面的所有器官都协调运动着,有时很紧有时很松,有时在扩张有时在收缩,在所有动作的精确分工与密切配合下达到一个非常准确的程度。唱歌的人必须对发声器官百分之百的了解,才能轻松自如的控制,然后很全面的配合。我们身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其中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支气管、肺、胸部及膈肌、腹肌等有关肌肉。
我们为了能在舞台上展现歌声的魅力,就必须要掌握好演唱时的气息,因此一定要对呼吸的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把胸腔和腹腔分别在上下两个部分的肌肉,被称之为横膈肌。横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我们吸气的时候横膈肌往下,增大了胸腔的容积,以帮助吸气;呼气的时候舒张往上到了原来的位置,缩小了胸腔的面积,以帮助呼气。呼气的气息,就是唱歌的时候最终的动力。在每首歌曲的起、承、转、合与抑、扬、顿、挫,都离不开气息的严密安排,在依次经过腔体的时候,我们的气息运用必须需要做到非常的流畅,达到能信手捏来的境界。
站姿气息练习:我们要两个肩膀很自然放松的下垂,然后丹田也就是下腹处微微的收起,接着就像我们闻花香一样吸气。使两肋张开,到八成就可以了,控制两秒后,在缓缓呼出,反复数次。还可以在吸气后,在吐气的时候缓缓的吹出或发出si音,要让气息很均匀地流出,然后时间慢慢的加长。惊讶式练习:当我们在受到别人或者别的事物惊吓的时候,全身的生理会做出反映,让我们的小腹、横膈肌、两肋的肌肉全部张开,这样的状态下会使我们的呼气加快,使全身肌肉紧缩,然后又快速的放松,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呼吸器官锻炼的更灵活。叹气式练习:叹气式练习主要的做法是先叹息在吸气,在我们叹息叹出的一瞬间就是我们呼气肌肉运作的时候,然后我们就开始吸气。在我们练习叹息的时候要一直想着叹气,不能想着吸气,不然就会使肌肉一直在工作,不能放松下来休息,也就不能更好的来练习。打哈欠式练习:我们在困的时候就会打哈欠,打哈欠的时候我们的口腔等呼吸器官就会打开。我们在练习打哈欠的时候要注意气流的流动感,记住这种状态运用在唱歌中。狗喘气式练习:我们在练习狗喘气的时候首先要把气吸进口腔,使两肋打开,气体沉浮到丹田处,然后慢慢吐气,丹田处根据吐气的节奏弹跳,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在我们唱歌的时候小腹一直处在工作的状态,必须要保持小腹的紧张感,而且要跟着唱歌发声的需要使紧张的程度有所改变。如果要发较强的音时,我们的呼吸量增大,呼吸的压强也会随着增大,小腹会产生紧张的状态;在我们唱歌时音的高度和音的强度减弱的时候,气息不要吸得太满只要达到五成就可以了,吸气压强的大小,是由小腹来决定的。只有腹肌的紧张度适当灵活的调节,才能使我们的声音富有弹性,歌唱也有了足够的动力。
气息如流水说的是我们在运用气息的时候要一直保持着缓缓流动的效果,就像山间流动的溪水一样,有的时候会跳跃,有的时候会很缓和,一直在前进。气息就像我们声音的血液一样,它的流动让气息产生了活力,气息是随着我们唱歌时的情感来变化的,情感丰富气息就饱满。在我们唱歌的时候,吐字、咬字等等都可以让气息来带动,使每一个字演唱时都能如珍珠般圆润,而让他们流动的根源就是气息。
由于我们说话的时候气息只是单方面的运动,我们的音量所表达的音域会很小,只是很无意的把气息随着字吐出去,然后经过声带的时候带动声带所发出的声音。而当我们唱歌的时候气息是来回运动的,与说话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说话的时候就要比唱歌的时候简单很多。演唱歌曲时为了保持声音在高、中、低声区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在唱歌的时候必须要在吐气的时候保持着呼气时候的状态。气息有两种力,一个是在向外呼气时候气息所产生的力,另外一个是扩张时候的力——在我们吸气的时候丹田向下所产生的力,两种力相互的制约着,也在相互抗衡,正是这两种对抗的力,才让唱歌的气息能源源不断,带来饱满、松弛、持久、极富魅力的声音。
综上所述,这篇论文通过对训练气息的诸类方法,歌唱中气息的运用特点,呼吸在歌唱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分析和探索,进而详细的阐述了支持气息的主要器官,正确的呼吸方法,气息训练的方法;控制气息的诀窍在小腹,气息如流,小腹是补气的工厂以及如何运用气息在歌唱中产生的动力这些方面。使我们更加明确,气息不仅是我们日常的呼吸运动,还是声音的动力,歌唱的源泉。遵循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自己可以更好的控制气息,才能演唱出动听悦耳的声音,才能完美的展示一个声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