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明,范俊飞,李文欣
(1.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医院放射科,广东 中山 528459;2.广东省中山市东升医院放射科,广东 中山 528000)
Bochdalek 疝多为先天性,常见于婴幼儿;极少数可见于成年人,多为膈肌发育薄弱或退变所致。成人Bochdalek 疝因体积多较小且密度较低,X 线胸片易漏诊或误诊为肺炎、胸腔积液、膈肌肿瘤等[1]。笔者收集2011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成人Bochdalek 疝32 例,探讨其MSCT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32 例中,男14 例,女18 例;年龄45~86 岁,平均(65±3)岁。32 例均无临床症状,为胸腹部外伤或其他原因行胸部或上腹部CT 检查时意外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22 例行X 线胸部正侧位片,使用Philips 数字X 线摄片机,根据个体不同采用适当的kV、mA 及曝光时间。32 例均行CT 检查,使用Philips MX 16 层全身CT 扫描仪,扫描参数:120 kV,200 mA,层厚8 mm,螺距1.5,重建矩阵512×512,重建层厚1.5 mm,层距1 mm。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后对ROI 行MPR。分别采用肺窗、纵隔窗及脂肪窗观察图像,肺窗窗宽1 200~1 500 HU,窗位-700~-650 HU;纵隔窗窗宽350~400 HU,窗位40~45 HU;脂肪窗窗宽400~500 HU,窗位-20~10 HU。
1.3 图像分析 由2 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采用盲法阅片,观察项目包括横膈缺损或变薄、膨出位置及疝囊大小、密度及与腹部或腹腔后脏器的关系等。意见不统一时,共同讨论决定。
32 例共33 个疝囊,单侧31 例,左侧29 例,右侧2 例;双侧1 例。CT 常规8 mm 层厚扫描示21 例(65.62%),1.5 mm 层厚重建图像显示32 例。
2.1 X 线表现 22 例X 线胸片中,阴性18 例,占81.82%(18/22);阳性4 例,占18.18%(4/22)。3 例胸部侧位片表现为后肋膈角区丘状影,边缘光滑,密度较淡;胸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1 例胸部正位片表现为双侧横膈局限性膨隆,边缘光滑,侧位片横膈后部局限性膨隆,以左侧显著(图1a,1b)。18 例X 线胸片未见异常。
2.2 CT 表现
2.2.1 疝囊 左侧30 个,右侧3 个。后肋膈角区27个,表现为膈上的圆形或椭圆形脂肪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大小1.9 cm×3.5 cm~5.3 cm×6.5 cm,边缘光整,向下与腹腔或腹膜后组织相延续(图2,3)。病变在膈肌缺损处较窄,形成“狭颈征”。MPR 示疝囊呈圆拱形,并与腹腔或腹膜后组织相连续(图1c)。脊柱旁6 个,CT 表现为脊柱旁梭形脂肪密度肿块,大小1.6 cm×4.4 cm~2.5 cm×5.3 cm,边缘光滑,横膈向前外侧移位。MPR 图像显示疝囊位于胸膜外,其内为脂肪组织密度,病变向下与腹腔后脂肪相连续(图3b)。
2.2.2 横膈改变 横膈缺损25 例(25/32,78.12%),CT 表现为横膈局限性缺损,腹腔内脂肪经缺损区向外膨出(图2)。膈肌变薄、隆凸7 例(7/32,21.88%),CT 表现为横膈局限性变薄并向上呈丘状隆凸。
2.2.3 肾脏改变 7 例,占21.88%。CT 表现为肾脏轻度上移,但均未疝至疝囊颈部之上。
图1 男,67 岁,Bochdalek 疝 图1a 胸部后前位片示双侧膈肌丘状膨隆,密度较淡 图1b 胸部侧位片示双侧横膈后部局限性膨隆,以左侧明显 图1c MPR 示左膈后部局限性膨隆,左肾上移 图2 男,55 岁,Bochdalek 疝 图2a CT 8 mm 层厚示左侧横膈后部模糊不清 图2b CT 薄层图像清晰示左侧横膈后部连续性中断(白箭),腹腔内脂肪向后疝出 图3 男,38 岁,Bochdalek 疝 图3a CT 示右侧膈肌后部连续性中断 图3b MPR 矢状面图像示腹膜后脂肪向上疝出
3.1 概述 正常人横膈后内侧一发育较薄区,即Bochdalek 孔。当各种原因引起横膈后部先天性缺损、膈肌发育薄弱等时可导致Bochdalek 孔区撕裂使腹腔脏器或组织经横膈缺损区疝入胸腔内形成Bochdalek 疝[1-8],又称胸腹膜裂孔疝。Bochdalek 疝多见于婴幼儿,成人少见[3-5]。婴幼儿患者通常与膈肌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缺损多较大。成人患者则与膈肌先天发育异常、退变及外伤等有关,特别是膈肌老年性退变为其重要因素之一。代谢综合征所致的腹部脂肪过多、腹腔压力增高等是其重要诱发因素[5]。成人Bochdalek 疝通常为单侧,双侧罕见[4]。单侧者以左侧多见,右侧较少见[3],后者与肝脏的阻隔有关。成年人Bochdalek 疝体积通常较小,疝出物主要为腹腔内或腹膜后脂肪。横膈缺损较大者则可见胃肠道,甚至实质性脏器疝出,如肝脏、脾脏、胰腺等,但少见。若仅腹膜后肾周脂肪疝出,而无肾疝出,则为单纯性肾脂肪囊疝。成人Bochdalek 疝体积较小,且疝内容物多为脂肪组织,临床上通常无症状,一般无需外科干预。
3.2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由于成人Bochdalek疝位于横膈后内侧,体积较小,疝出物主要为脂肪组织,密度较低,因此在X 线胸片上多为阴性。本组X线胸片阴性率为81.82%(18/22)。极少数胸部正位片可见单侧或双侧横膈局限性膨隆,侧位片表现为横膈后部肋膈角区局限性丘状膨隆,病变呈脂肪密度。有学者[5]将Bochdalek 疝分为胸腔型及胸膜外型两型:①胸腔型CT 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横膈局限性缺损、变薄及局限性膨隆,呈丘状,病变边缘光滑,病灶向下与膈下脂肪相连续,病变穿越横膈处较窄形成“狭颈征”。当仅为脂肪组织疝出时,疝囊密度均匀,呈脂肪密度;若疝内容物含其他组织,则疝囊密度不均,呈混杂密度,其内可含有气体。胸腔型Bochdalek疝内容物亦可为胃肠道、肝脏、脾脏、胰腺等。②胸膜外型则表现为胸膜外脂肪密度肿块,向下与腹膜后脂肪相连续,横膈受压向前外方移位,患侧肾脏可向上移或无移位。MPR 可多方位显示Bochdalek 疝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疝囊的位置、内容物及其与腹部或腹膜后脏器的关系,可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正常横膈呈前高后低,成人Bochdalek 疝位于后肋膈角区,故传统胸部X 线正位片很难显示病变的存在,侧位片病变显示率亦低,其诊断价值有限。CT为横断面扫描,避免了解X 线胸片上解剖结构的重叠,且密度分辨力高,可明确显示病变,并根据病变CT 值区分脂肪性肿块与其他实性或囊性肿块,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 线胸片。CT 常规8~10 mm 层厚扫描图像,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较小的Bochdalek 疝可显示不清,1~1.5 mm 薄层扫描或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可明显提高其显示率。本组常规CT 扫描显示率为65.62%(21/32),薄层重建图像显示率为100.00%(32/32)。MPR 可任意方位、直观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与腹腔或腹膜后脏器的关系[6-9],为临床准确诊断Bochdalek 疝提供依据。
3.3 鉴别诊断 成人Bochdalek 疝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肺底部脂肪瘤,主体位于肺内,与横膈接触面较小且成锐角,横膈完整。而Bochdalek 疝位于肺底部,呈脂肪密度,向下延伸至膈下并与腹腔内或腹膜后脂肪相延续,横膈变薄或连续性中断。②横膈脂肪瘤,表现为“山丘状”肿块,呈宽基底与横膈紧贴,不延伸至膈下。③胸膜外型Bochdalek 疝应与膈下段腔静脉周围局限性脂肪积聚相鉴别,后者通常两侧对称,膈肌连续,厚度均匀一致[10]。
总之,成人Bochdalek 疝少见,CT 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发生部位、大小及疝内容物等,其MPR 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与腹腔或腹膜后脏器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