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平
(西安医学院体育部,西安 710021)
本文经过对西安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城市社区居民开放为例,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对该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城市社区体育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是1997年4月由我国民政部、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几个部门联合签署颁布的。在该意见中明确了社区体育的概念,其指的就是社区体育在当地区域的街道办事处的范围内,以体育设施以及自然环境为主,以周边的居民为对象,开展居民体育锻炼工作,实现居民身体素质的提升。社区体育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从广义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指的就是面向学校内的学生、教职工而建设的相关体育设备,其使用的主体,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包括学校的学生以及教师等。满足这人群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其包括体育设备、体育场、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等等。
本文研究对象是西安市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对周边社区开放的具体情况,以及周边社区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情况。
本次研究采用了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内容设计是根据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以及社区体育的管理、配置、利用以及经营等情况综合而成。并且对问卷的信度以及效度的检验邀请了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评定,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2.专家访谈法。研究人员走访了a市的A、B、C三所大学,对这几所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了有关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周边社区的开放程度,以及周边社区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访谈。由此组成了本文的整体框架,又请几位专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并且,向专家请教了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相关看法。
表1 效度检验专家情况
表2 问卷发放以及回收情况
1.西安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经过对该市调查发现,该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该市的体育活动内容、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以及经常性体育竞赛两种,而日常性活动包括了健身操、健身舞、太极拳等,这些活动展开的时间一般都是早晨或者傍晚这一段时间,具体时间为早上6—8点,晚上16—17点,体育活动的平均时间保持在30—60分钟,频率为每周2—3次。其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西安市五个社区体育锻炼项目统计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这5个社区的健身内容主要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例如秧歌、舞剑等,关于现代运动的项目很少,而且采取这类建设项目的人数很少。而且在这5个社区周边的A、B、C三所高校中有两所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并不对外开放。而且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后发现,这5个社区周边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而且大部分社区居民活动的范围是固定的,而且这些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人员普遍为年龄大、女多男少、学历偏低,并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1]。
2.西安市体育场馆资源现状。针对西安市体育场馆资源情况调查后发现,A、B、C三所高校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资源,其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西安市三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情况表
从表4可以看出,A、B、C三所大学体育场馆设施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周边5个社区居民的需求。但是这些体育设施仅仅对内部人士开放,并不对外开放,而且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等问题。而且,这些体育场馆在满足学生及教师健身需求之后存在着大量废弃闲置的情况,很多体育设备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锈腐烂等问题。
1.资金缺乏。研究人员通过对问卷深入分析之后发现,该市区在学校场馆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资金缺乏的问题。虽然上文提及A、B、C三所高校的体育场馆等资源被闲置,但是就全市综合情况而言,其他学校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体育场地设施的缺口,其主要表现在器材陈旧、资金不足、场地破烂等情况。而且根据研究人员对全市各大中小学进行普遍调查后发现,这些学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配备率很低、场馆数量多、设备陈旧。综合而言,该市学校体育与场馆等资源属于中下等水平,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二:其一,高校对于体育场馆等设备管理上的缺失,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造成场地破烂、设备闲置及破损的主要原因;其二,在政策方面而言,存在着上级经费不足、投资力度不够等问题。
2.管理困难。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城市社区居民开放,其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开放,都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因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很多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等管理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不足。实验表明,社会人群大量涌入校园加重了管理上的负担,学校也未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而且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措施也存在着极大的漏洞,甚至最终引发了社会居民和学生之间的矛盾[2]。
3.教学冲突。根据此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设备资源向周边社区开放会对学生体育训练以及正常的生活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两者训练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重合,这可能会引发学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矛盾。
1.明确高校体育场所服务社区的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倡和规定,在学校与社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提高体育场地的共享,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这就需要社区管理人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高度的认识,明确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区问题的重大意义。调查人员调查后发现,有50%的学校教职员工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事情仅仅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社区居民也对此类事情并不关注,这就反映出宣传教育力度不足。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的人群,都对高校体育场所服务社区的认识不足。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促使每个人都清晰地认识到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区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树立资源共享的正确观念。随着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存在的政府包办一切的观念已经逐渐消失,而高校体育设施向周边社区的开放正是一种社会资源公众使用的社会观念。在开放的过程中,必须以空间无偿开放、设备有偿占有为原则。而学校周边的居民也必须改变根深蒂固的国家资源无偿使用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偿使用观[3]。
3.实现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协调统一。众所周知,长久以来,社区体育一般都是老人或者体弱人群的社区体育。但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响应,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社区体育。因此,在高校体育场馆向社区体育开放时,社区体育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管理工作,考虑好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来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建设。而学校方面必须改变本位主义的观念,同时树立学校体育场馆为社区体育服务的正确观念。经过对已经成功案例分析得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是一项比较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协调统一,确定相关社区是此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管理工作与协调工作。而学校在此工作中必须全面配合,而且当地政府应承担协调与组织的责任。在此次的调查中,有80%以上的学校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向城市社区体育开放的事情政府必须予以大力支持,其承担的主要职责有领导协调、政策与资金的支持。而社区的主要职责是联络、组织协调,必须保证社区居民健康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居民的人身安全。而学校承担的责任是必须实现学校体育设施无条件向社区进行全面的开放,并且同时协助社区做好开放工作与管理工作,必须承担相应体育设备的维护工作[4]。
4.合理安排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的时间。众所周知,学校存在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教书育人,高校体育场馆向城市社区人群开放必然会对学校的正常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市体育场馆的使用时间一般为早上10—12点,下午1—7点,而社区居民锻炼的时间是早上6—8点,下午锻炼的时间为16点后。因此,社区管理人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将学生体育训练与居民锻炼的时间错开,必须在保证学生体育训练的前提下实现体育场馆设施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开放。现阶段,有一些高校实现了学生与居民之间训练时间的错开工作,并且在节假日或者在这段时间将学校的体育设备或场地对社会健身人群人采取有偿或无偿开放。
综合全文而言,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城市社区居民开放,必须由当地政府、社区、学校实现三者有机的统一协调,才能够良好地进行,而且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城市居民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1]曾艳.浅析昆明市城市社区体育公民参与情况[J].当代体育科技,2016,(12).
[2]毛改,袁松山.许昌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
[3]姚绩伟,何潮,许文鑫,等.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三维结构要素及其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
[4]罗以飞,吴秋来,陈阳.城市社区体育的特点与功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