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并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唯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才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灰复燃、西方强势文化的蠢蠢欲动、泛娱乐化的普遍盛行中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扬。文化自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支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之根。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在注重仪式感、种好责任田、守好艺术活化石、用活文化资源上下苦功夫。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7-0037-02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极尽崇洋媚外的言行;网络上、影视作品中不时有关于扭曲历史人物以获取关注的言论;一部分国内学者面对国内问题一味诉诸西方理论。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一部分西方学者在思考中国模式的经验,但很多国人并未意识到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文化领域的优越性。文化自信视域下亟须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一、 感时代之痛——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泛娱乐化的盛行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
历史虚无主义基于文化层面即是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持漠然甚至全然否定的态度。一方面,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我们的根脉,一个否定根的民族即将成为浮萍、空壳。历史上,我国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正是因为文化的延续性才得以触底反弹,重新走上伟大复兴之路。文化的发展就好似奔腾的河流,没有源头哪来活水,抛弃传统文化就等于切断源头,所谓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为死水,谈何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式的教育、环境会影响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甚至造成断裂。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就极易沦为“精神殖民”。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
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先秦时期、盛唐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中也处于领先地位。鸦片战争以来,文化进入发展的低谷,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的格局得以打开。强势文化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不论是文化发展的高潮还是低谷,我们都应以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西方文明。当下,一方面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互联网迅猛发展,这在为文化交流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得以输入一些西方国家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带有强烈霸权性质的价值观念,诸如“普世价值”,力图将本国的文化形态强加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文化对人的影响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善于运用文化的这一特点诸如影视作品(美国大片)、新闻媒体对内对外宣传本国价值观念的优越性,并以片面的事实贬低甚至诋毁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电影从来都不是单纯娱乐的工具,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有一定的明辨性,不能任由西方国家搬弄是非、掌握解说权。美国大片在我国部分青少年中受欢迎实质就是西方文化潜移默化产生影响的过程,如果缺乏一定的引导这些青年就会成为“温水青蛙”。
(三)泛娱乐化的盛行
“泛娱乐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最早提出,是现代媒体所运用的一种经营手段,它宣扬的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以新媒体作为主要媒介,如电视、网络等,把浅薄空洞的内容不惜以粗俗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加之“戏剧化”的滥情表演,以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从而得到暂时的愉悦体验。泛娱乐化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不足。影视、话剧中为获取收视率而扭曲著名历史人物,使民众心目中所得以崇尚的英雄成为庸俗的化身,诸如卧薪尝胆故事中的越王勾践竟被刻画为垂涎于美色的庸人。当一个国家所赖以信仰的精神支柱被一步步推翻,这将成为一个极为可怜的民族。传统文化、影视作品娱乐化本身并不应该完全被否定,但当其逐渐沦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一味迎合观众低俗化的需求时,就应该受到批判。传统文化是滋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健康发展的土壤,而当这片土壤完全被娱乐化的成分所侵蚀,崇高的理想、美好的品行、积极的人生态度将会让位于庸俗的生活形态,文化何以自信?传统文化何以熠熠生辉?
二、 应时代之呼——文化自信日益彰显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经济领域的发展无法替代文化对于一个国家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在继三个自信的提出之后,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胜利9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才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灰复燃、西方强势文化的蠢蠢欲动、泛娱乐化的普遍盛行中站稳脚跟,中华优秀文化才能得到应有的解读与运用。
(一)文化自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支撑
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时曾经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信简言之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即在辩证认识自身所处文化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和充分信赖,自觉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精华并加以继承创新。文化自信既不是持盲目自大式的甚至是带有侵略倾向的认知态度,也不是持过于轻视自身文化的认识态度,而是基于文化自觉而形成的一种由内而外生发的文化上的自我肯定和自豪。正是這种理性的自我肯定和自豪感构成每个国民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心理支撑,以及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能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本色并对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加以吸收。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之根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今天我们倡导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时间轴上来看,三者是中华文化这条奔腾向前河流中的不同区段,无论缺少哪条支流,大江都会面临气势减弱甚至是枯竭的局面,因此应将三者完整统一于中华文化不断向前的进程之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之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深厚的文明,蕴含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饱含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正是这样的情怀、精神、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在一次次危难之中重获新生、创造奇迹。但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灰复燃、西方强势文化的蠢蠢欲动、泛娱乐化的盛行,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局限在极小的发展空间。文化重要性的日益彰显、文化自信的提出、文化类节目的重新调整意味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国家日益关注国民的精神需求。
三、 顺时代之行——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注重仪式感
注重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它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相反它给予人责任感与使命感。笔者认为培养仪式感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国家应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传统节日的由来、所传达的价值追求,采取的方式应尽可能丰富多彩,比如说鼓励媒体开展大型知识竞赛、鼓动民众录制小视频、提供亲身体验古人如何过佳节的场所等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增强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识到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增强对自身所处文化的认同。其次,家庭是生产、培养优秀公民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家风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每个家庭内部都应该建立一定的仪式感:母慈子孝、以礼相称、以礼相待,这种仪式感正是对于优秀传统美德的践行和发扬。最后,学校是塑造好公民的正式场所。校庆、校训、班规等也是仪式感的一种体现,正是通过这种仪式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因此,学校应善于利用校庆等重要节日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总之,培养仪式感对一个公民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是这种仪式感才能让每一个公民不忘本来,在仪式感中加强认知、增强认同、强化践行。
(二)种好责任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践行、发扬单靠某个组织、某个群体、某位专家远远不够,它是整个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这就需要广泛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认识、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老年人应成为时代楷模
老年人不应仅仅只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而应成为良好品行的制高点,传统文化的最好阐释者。处于老年阶段的人群大都性情稳定、经验丰富,其本身就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历史书籍。基于所处的历史环境,艰苦朴素、崇尚正义成为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然而近几年来,“老人扶不扶”引起热议,基于善心帮助老人竟反被敲诈引来一身麻烦。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醒我们老年人同样需要得到教育。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对人们的思想带来强大冲击,而老年人所需的思想转变最为剧烈。基于上述认识,一方面应适时对老年人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走出思想误区、廓清认识,重新成为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者。另一方面,应鼓励老年人向广大青少年讲历史故事、讲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在历史故事中认识到文化的连续性。综上,应充分发挥老年人在传播传统美德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其种好责任田。
2. 中年人应成为传播桥梁
中年人应搭建好文明传承的桥梁。该群体的重要职责在于营建良好家风,因为这一群体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青年一代对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践行,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中年人孝敬父母、爱岗敬业就是给予孩子的最好教育。除此之外,应善于带孩子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类影片,并适时加以引导、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找寻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
3. 青年人应成为继承主体
青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应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与继承者。青年人适应性强、思维灵活,却也最容易受到各种新事物的影响。在青年当中,广泛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状况;也普遍盛行对于西方文化的热衷,韩剧热、美剧热等此起彼伏,甚至有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中扬言西方文化的优越。基于上述现象,重视对广大青年进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一方面,应引导青年主动认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到文化的优劣不能在与西方文化的简单感知中去判断,而应将其置于国情、历史中去加以认识。多开设诸如《中国正在说》《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这样的文化类节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年领略中国诗词的美妙、中国优秀文艺作品中对于人性及历史的厚重思考、中国文字的奥妙等等。另一方面,青少年应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学习者,主动阅读《四书五经》《诗经》等千古名作,学习“鲁郭茅巴老曹”等优秀作家的文艺作品,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找寻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这是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所在。
(三)守好艺术活化石
一位位传统艺术大师的离世,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理解、认同、坚守他们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些勤勤恳恳、不为名利的艺术大师得以代代传承。在尊重、关注这些艺术大家的同时,应做好对于他们所从事领域的传承,但更重要的是继承、发扬其脚踏实地、不为名利的质朴精神。
(四)用活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主要聚集于两大场所,一个是公共文化机构,比如说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另一个是文化生产部门,像电影制片厂、出版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与文化瑰宝面对面,与历史名人進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但是,普通民众对于历史文物的了解是有限的甚至说是比较单薄的,况且文物众多对外开放有限,这就存在“看不懂”“看不全”的现象。如何使文化资源能够“会说话”“动起来”“活起来”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一大发展方向。文化资源数字化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在系统梳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之专家的专业化解读,使文化资源“会说话”,更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所理解,解决民众“看不懂”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进行数字化加工后的文化产品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解决民众“看不全”的问题。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文化资源“活”起来,增强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有效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民众的文化需求。在盘活文化资源的同时,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是另一重要发展方向,即文化产品品牌化。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深入民众的生活,减少功利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一味追随西方式的标准,切实生产出符合时代呼声、贴近民众生活、展现民族特色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媒体“泛娱乐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O1/c
1119150660.htm.
作者简介:
王静静,女,河南林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