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概念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概念,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方式,在日常语言表达与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采用迫选法,以南京市师范大学的32名本科生为被试,探究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并验证隐喻映射是否由始源域(道德概念)向目标域(垂直空间)方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不具有心理现实性,因此也无法验证隐喻映射是否由始源域向目标域方向进行。
关键词:隐喻;映射方向;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心理现实性
一、 引言
(一) 隐喻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和经验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和经验,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概念(如温度、空间、动作等)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概念(如心理感受、社会关系、道德等),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情绪情感,比如,身体洁净会影响个体对道德行为的知觉;慢性孤独的高得分的个体洗澡时更倾向选择较高的水温等。
隐喻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当认知进入更高阶段,人类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这就可以延伸到对隐喻映射途径和方向性的研究。Lakoff 和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先提出概念隐喻包含两个认知域:始源域和目标域。所谓的始源域是指我们熟悉的、具体的、能直接体验的认知域;而目标域则是指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和感知的认知域。
目前对于隐喻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除了上面举的例子,还包括基于空间的隐喻,基于温度的隐喻,基于“洁净”的隐喻,基于明暗的隐喻和基于触感隐喻与重感隐喻等。其中,垂直空间隐喻与道德概念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空间的“上”映射到积极领域,表示符合人们利益的事物;空间的“下”映射到消极领域,表示违背社会规范或者人们利益的事物,从而使这些领域具有了“上—下”结构的隐喻。例如,在生活中,人们常用上/下来表示权利的大/小和事物的好/坏。前人研究者主要是对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Meier和Hauser等人的研究发现,陌生人的照片出现在屏幕的上方而非下方时,被试更倾向于认为陌生人笃信上帝,即“道德在上”。Hill和Lapsley在对道德人格的研究中也发现,被试在较高的视野对不道德人格给出更低的评价,由此得出了“不道德在下”的结论。而Chasteen, Burdzy 和Pratt的研究发现,与上帝(代表“道德”)有关的词能够有效地启动被试对“上”的靶子的反应;而与恶魔(代表“不道德”)有关的词会启动个体对在“下”的靶子的反应,即同时发现了“道德在上,不道德在下”等。
(二) 问题提出
上述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道德垂直空间隐喻在国外是显著存在的,但是现在对于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以国外居多,国内较少,但是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可能使人们对于隐喻的认知和应用产生差异,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本实验拟采用儒家传统道德概念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中国传统道德词汇在垂直空间中的隐喻,以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
(2)隐喻映射是由始源域(道德概念)向目标域(垂直空间)方向进行。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与假设
本研究旨在通过迫选的方式,探究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并验证隐喻映射是否是由始源域(道德概念)向目标域(垂直空间)方向进行。如果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存在并且隐喻映射是否是由始源域向目标域方向进行,则当被试看到屏幕中央道德词时会倾向于选择屏幕上方的希腊语非词,同样看到不道德词后会更倾向于选择屏幕下方的希腊语非词。
(二) 被试
对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及研究生进行随机抽样。所有被试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没有学习过希腊语,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男女比例为1:1。
(三) 仪器与材料
1. 实验材料
(1)汉语道德词汇,包括道德词和不道德词2类词,均为双字词,各10个。道德词包括善良、正义等10个词;不道德词包括恶毒、无耻等10个词。道德词和不道德词2类词在实验中呈现顺序和呈现位置均经过随机化处理。
(2)6~8个希腊字母随机组成的希腊语非词(如:Εθγδει),共40个。
2. 汉语道德词汇的评定
由四名心理学专家选取传统道德概念双字词,由50名大学生进行道德效价的评定,评定等级从“-4”到“4”,“-4”代表不道德色彩最强,4代表道德色彩最强。从中选取道德词、不道德词和中性词各10个,并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控制实验用的道德词和不道德词的词频。
3. 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为台式电脑,刷新频率为60Hz,分辨率为1024*576像素,EPrime实验操作平台2.0版本。
(四) 实验设计
实验为2×2 两因素被试內实验设计。自变量一是词汇类型,分为道德词和不道德词两个水平。自变量二是垂直空间位置,分为上和下两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看到屏幕中央的道德词或不道德词后选择屏幕上方或下方希腊语非词的个数。
(五) 实验步骤
1. 实验流程
(1)解释实验任务
当被试到达实验室后,告知被试要完成汉语语词与希腊语词的对照任务。
(2)指导语
欢迎您参加此次实验!
实验首先在电脑屏幕的中央出现一个“+”号,提醒您开始实验,并注视电脑屏幕的中央。接着再“+”号的位置会呈现一个汉语语词,您的任务就是记住这个词汇;然后你会看到两个拉丁语词汇,请您然后判断屏幕上的两个希腊语中哪一个与汉语词的词义相同,不管您是否认识所呈现的希腊语,都请根据自己的感觉尽快做出按键判断,如果与屏幕上方的相同请按“↑”键,如果与下方的相同请按“↓”键。明白上述指导语后,请您坐好,将手放在键盘上。在正式实验开始前会有一段练习,当您练习合格后即可开始正式测试。如果您明白了可按任意键开始练习,然后进入正式实验。
(3)实验过程
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随后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到的词汇/不道德的汉语语词,接下来会出现2个希腊字母组成的非词,要求被试判断屏幕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希腊语中哪一个与之前的汉语词的词义相同(要求被试不管是否认识所呈现的希腊语,请根据自己的感觉尽快做出按键判断),如果与屏幕上方的相同请按“↑”键,如果与下方的相同请按“↓”键,按键完成后呈现500ms空屏,进入下一个词汇。
正式实验前被试先进行6个试次的练习,如果明白实验操作开始正式实验,如果不明白则重新进行练习。正式实验中道德词和不道德词在屏幕中央随机呈现,共计14个实验试次。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实验过程
(六)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采用SPSS 17.0对被试做出选择判断的个数进行卡方检验,若交互作用显著则进行简单效应检验。
三、 结果与分析
共有32名被试参加试验,以被试选择屏幕上方或下方希腊语非词的个数为因变量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录入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整理后进行卡方分析的数据记录见表2、表3。
对被试做出选择判断的个数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词汇类型和空间位置的交互作用不显著,χ2(1)=0.35,p>0.05,η2p=0.04。
对男女生道德隐喻形成的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和道德词汇选择上方、非道德词汇选择下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χ2(1)=0.90,p>0.05,η2p=0.05。
四、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当要求被试对不熟悉的希腊语非词与汉语道德词和不道德词做词义相同判断时,被试看到道德词后,选择屏幕上方的希腊语非词的个数与选择屏幕下方的个数差异不显著,即被试选择上方或者下方希腊语词的倾向性不明显。同样,被试看到屏幕中央的不道德词后,选择屏幕下方和上方的个数差异也不显著。也就是说,在被试进行有意识选择判断时,道德词与空间位置的“上”联结较为紧密,而不道德词则与空间位置的“下”有较强的联结关系的隐喻不成立。并且在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性别差异比较中发现,男女在看到的道德词选择上方和看到非道德词选择下方的词语个数上差别不显著,即男女大学生在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的形成上差别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这说明当对道德概念进行加工时不能激活应空间方位,从而也无法验证隐喻映射的方式是由始源域向目标域进行的。
这与最初的实验假设和前人相关研究的结果不符,前人研究结果中“道德为上不道德为下”的隐喻没有得到验证,这也反映出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拉丁语非词的长度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从而产生了额外变量。在与被试后期的访谈中发现,21%的被试是根据拉丁语非词的长度进行选择的,他们认为较长的拉丁语非词与道德词意义相同,而较短的拉丁语非词与非道德词的意义相同。在查阅文献之后未发现道德长短隐喻的相关证据,但目前对道德空间隐喻的研究以国外为主,国内的研究存在实验范式较为单一的局限,所以中国传统道德词汇在中国文化中空间隐喻的具体方式值得继续的思考和研究。
其次,本实验的道德词与非道德词数量较少,不能充分体现被试的选择倾向。在前人的类似实验中,使用的道德词与非道德词的数量为40,并且最终得出显著的结果,所以词汇数较少也是导致实验结果不显著的因素之一。
最后,本实验被试人数虽在理论上为大数据,但实际中被试人数较少,难以代表大学生群体的普遍认知方式,希望在后期数据扩大后得到不同的结果。
五、 结论
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大学生人群中不具有心理现实性,因此也无法验证隐喻映射是否由始源域(道德概念)向目标域(垂直空间)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锃,魯忠义.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5(45):538-545.
[2]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220-234.
[3]杨继平,郭秀梅.具身视角下道德概念的隐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6,36(5):387-391.
[4]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5]蒋高芳.传统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1-48.
[6]陈思思,克燕南,蒋奖,肖潇.权力概愈的垂直方位空间隐喻对权力判断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37(2):388-393.
[7]阎书昌.身体洁净与道德[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8):1242-1248.
[8]屈塬.生食和熟食在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隐喻[D].武汉:湖北大学,2011:1-58.
[9]丁毅,纪婷婷,邹文谦,刘燕,冉光明,陈旭.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的隐喻映射:作用机制及其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006):1133-1140.
[10]纪婷婷.具身隐喻视角下的辣与怒:解析辣妹子背后的心理机制[D].重庆:西南大学,2014:1-61.
[11]戴卫平,许林林.“上/下”与“UP/DOWN 的地位隐喻”[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7):148-151.
[12]Williams, L. E.,& Bargh, J. A.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 Science,2008a,322:606-607.
[13]Hill, P. L.,& Lapsley, D. K.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moral personality: Why its not so black and whit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3(3):520-523.
[14]Lakoff, G. The neural theory of metaphor. In R. W. Gibbs Jr.(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pp.17-38).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5]Buschman, T. J.,& Miller, E. K. Topdown versus bottomup control of attention in the prefrontal and posterior parietal cortices. Science,2007,315(5820):1860-1862.
[16]Chasteen, A. L., Burdzy, D. C.,& Pratt, J. Thinking of God moves attention. Neuropsychologia,2010,48(2):627-630.
作者简介:
郜俊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