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并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也应该有着相应的变化,所以,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来贴合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基于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探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其中的基础和重点,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探讨阅读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去研究和思考的方向。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础。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我们要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带来的精神享受,进而,来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
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三国演义》的部分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说,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对草船借箭的故事进行补充,比如,我们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曹操为什么要南下攻打刘备?”“刘备和孙权为什么能够联合?”“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导致周瑜要害诸葛亮?”“他们之间在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然后自主地去阅读《三国演义》,逐渐地对书中的情节发展的探究欲越来越深,然后由一本书逐渐扩展,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是一种交流手段,我们在阅读时,要通过文章来明白作者隐含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并且引发思考,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养分。但是,在小学阶段,因为接触的事物比较少,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还没有完全,导致阅读能力不够,对书中一些深层次的道理和感情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在这阶段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到书给自己带来的营养,使学生通过读书,来进行自我的全面提高。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匆匆》时,我们可以利用对重点句子的剖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这两句话:“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在第一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排比句,用描述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是怎样流逝,语句通俗易懂,在平淡的叙述中对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而第二句话就需要我们对深層含义进行一下挖掘:“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过着日子。通过对这些重点句子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挖掘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究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更是一个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目标。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对学生进行督促影响,要通过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就比如良好阅读习惯中的“习惯写读书笔记”这一项,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都要求学生记录摘抄,就如《山中访友》这一课,我们需要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摘抄,并且对句子的意思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就像这样:“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一句子,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再如“撞了个满怀”这几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又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而且,通过长期像这样的坚持记录,让学生将读书做笔记养成一个习惯,然后由读书笔记来延伸到整个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读书铺平道路。
小学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思维,从学生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兴娟,王德坤.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94.
[2]黎小慧.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2(11):171.
作者简介:
闫新,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许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