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适度运用故事情境,通过对话题的语言描述、游戏、对话、角色表演、图画等方式创设故事情境,把死板抽象的语法规则变成生动具体、易于提取的思维图景,增加画面感,有利于学生的态度体验、感悟、发现和参与,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语法教学 故事情境 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B-0127-03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除了增加“7 选 5”的閱读题,更是把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延续多年的以句为单位的语法单项选择题改为语篇填空题,有些省份将以行为单位的短文改错(一行一个错)变成了语篇改错,增加了难度。语法考题题型的变更,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法教学要怎么改革才能适应新变化?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从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布局不难发现,高中英语语法主张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主张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的隐形语法教学,强调语法的功能性。教材把语法现象藏在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之中,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练习语言,逐步习得其中的语法。每单元的语法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主要由三部分练习组成:(1)找出课文中含目标语法的句子;(2)单句操练归纳规则;(3)在语篇中运用规则。这个过程包含了感知语言、学习规则和活用语言这三方面内容,是形式、意义、功能相结合的三维语法教学。这样的设计确实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探究的空间,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其本质上是练中悟语法,输入容量大,导致教学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即便学生课堂上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但下了课,不少学生很快就忘记语法规则,更别提语法知识的迁移、内化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语法规则进行记忆编码和存储,生成具体可提取的表象?换句话说,教师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中,能否补充精简的语篇输入,使语法教学适当集中,更有条理,语法规则更易于记忆和迁移?
二、利用故事情境辅助语法教学的理论支撑和成功范例
(一)理论支撑。在缺乏自然习得的环境下学习外语,必须学习其语言规律、掌握语法规则,外语才学得快。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不能以零散的单词或句子呈现,而是以连贯的话语或语篇呈现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没有情景就没有言语交际活动,意义连贯的语篇能给我们提供语言学习所需要的语境。
外语教学要“以篇章为单位,以话题为中心,以运用为主导”。新课标对高中语法教学的要求也突出了语篇情境的交际功能:“运用语法规则表达有实际内容的思想,组织连贯的语句,通过语篇,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句子来掌握语法”。功能型的大纲强调语法规则的运用和语篇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因此,语法课堂上要有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要采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维教学模式,既侧重语言形式(规则),又照顾到交际内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
在言语信息学习过程中,“信息以编码形式存贮于长时记忆中。进入长时记忆中的编码材料的主要特征是语义的,或按意义组织的”。语法学习的目的是形成长时记忆,其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一个有意义的背景图式,在脑海中形成鲜活的画面。对教师而言,要让语法规则变成长时记忆,就要对相关例句进行深度加工。例句的深度加工要围绕“有趣”和“有意义”的情境展开。由“有趣”和“有意义”的情境带动学生的“动”,让学生进入稳定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助于语法规则的固化和迁移。
(二)成功范例。语篇是实际的语言单位,原则上是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贯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用通俗的词语讲述“有趣”和“有意义”的情境,就可形成故事语篇。提到故事人们容易联想到儿时从父母、幼儿园和小学老师那里听来的童话故事、民谣等,这些似乎与中学英语教学没有联系,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更是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根植在我们脑海里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当我们回望恢复高考 40 年以来流行过的引进教材如《跟我学》《灵格风》《基础英语》《英语 900 句》《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展望未来》等,却不难发现,使用持续时间最长久、现在仍在用的就只剩《新概念英语》了,何故?笔者以为,《新概念英语》之所以成为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各学段的经典选修教材,皆因其课文的故事情节。尤其从第二册开始,人们都是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非常有趣的小故事,系统地学习词法、句法和语篇章。“有趣”和“有意义”的故事情节使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使记忆持久恒新、记忆表征不再单一,促进将学习结果运用到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之音”推出的《中级美国英语》广播课程也是一个典范,其编排独具匠心:每一课都由一段不到5个回合的校园生活对话,引出一个语法重点,然后围绕该语法重点和相关话题展开功能操练。例如,每个仿照例子造句练习里的所有句子都是归属于同一个话题,都是意义相关、功能相同的句子,没有孤立存在、不合群的句子出现,使学生通过语境而非孤立的句子来学习掌握语法。在短小精悍的听力对话中,语法重点的再现率是相对集中的,学生在记住对话的同时,无形中也就记下了语法重点的使用情况。现行人教版和外研版初中教程基本沿袭了这一做法。
显而易见,尝试用故事情境来辅助语法教学,让学生通过故事这个载体记住语法规则是值得肯定的。只有记住了语法规则,才能谈得上运用规则,为交际服务。
三、教学实践
当教师下功夫将语法学习与学生的情感及生活较为密切而得体地结合起来时,教学活动就会如鱼得水,变得生动活泼且富有意义。以下案例通过对话题的语言描述、游戏、对话、角色表演、图画等方式创设故事情境,在提升学生的态度体验和长时记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endprint
案例 1: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案例 2:宾语补足语
案例 3:时态和语态
话题:Planting trees(植树)
问题:What do we do on March12 (Trees Planting Day)?
步骤:围绕话题“种树”复习 8 种基本时态—用被动语态表达表 3 组情景—比较表 3 和表 5,归纳出被动语态的结构。
案例 4:分词和不定式做定语及状语的区别
话题:遛狗听讲座
步骤:比较——得出结论。
定语:Did you go to the lecture given by Mr.Smith yesterday?
Do you know the man giving the lecture?
Will you go to the lecture to be given by Mr. Smith next week?
狀语:To follow the dog,Tom began to run.
Following the dog,Tom ran into the hall.
Followed by the dog,Tom walked out of the hall.
结论:此处 to do 表未发生的动作/目的;-ing 表主动;-ed 表被动。
案例 5:常跟不定式(不接-ing)做宾语的动词
话题:申报课题/项目
过程:(先有)愿望—决定、计划—申报结果—执行情况。
总结:
案例 6:常跟-ing(不接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话题:What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learners?(列举与学习有关联的动作)
步骤:讨论、问答—串句成文—归纳动词。
案例 7:“情态动词+have done”表示责备和对过去事情的猜测
话题:闹肚子
步骤:听录音找原因——练对话—找出其中的“情态动词+have done”并说明其功能
M:Mary,I dont feel too well. I have a stomach-ache.
W:Well,you shouldnt have eaten all that pizza.
M:I didnt have that much. Besides it might have been something else that I ate.
W:What else did you eat?
M:Something in the salad could have upset my stomach.
W:Maybe,but I had a salad too,and I feel fine. What kind of dressing did you have on your salad?
M:Just oil and vinegar.
W:Then I dont think it was the salad. It must have been the pizza. Anyway,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M:Thanks,I think Ill lie down for a while.
(VOA《中级美国英语》广播课程,1985)
案例 8:倒装句
早些年河南卫视的品牌节目《成语英雄》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获得广泛的认可?除了崔永元、钱文忠的名人效应,起关键作用的还有蔡志忠的“画成语”。其惟妙惟肖的漫画提示是选手们的兴奋点,勾起选手和观众的极大兴趣和积极参与。
不妨使用类似的方式导入倒装句教学。
话题:讲故事(Can you tell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carton?)
步骤:简笔画/动画提示——学生抢答说出童谣“从前有座山,山顶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mountain. On top of the mountain was a temple,inside which stood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发现句子的共性(全倒装句:方位词 + V + 主语)——进入倒装句的教学。
(简笔画提示也可换成让学生用“山、庙、和尚”三个字设计一个情景的任务 )
运用情景剧、电影等情节故事和情景设置,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实的故事情境,效果更佳。
四、结语
好看的电影为什么那样吸引人,诀窍在哪里?笔者认为,它不外乎在于会讲故事,从影片一开始到结束的 90 分钟里,每隔三五分钟就出现一个高潮,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把故事讲得精彩完整。作为一个语言类的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电影导演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进图景思维的虚拟现场,借用故事模式活跃我们的课堂氛围,把学生认为枯燥的语法放在故事情境中,让它鲜活起来,使学生听完一节课还觉得意犹未尽。
【参考文献】
[1]R M 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R M 加涅,L J 布里格斯,W W 韦杰.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民伦.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孙嗣雍.“美国之音”《中级美国英语》教程[M].南宁:广西高等学校开发服务联合公司教学资料编辑部,1985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文亚光.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4)
[8]刘道义.研究如何优化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法研究,2010(2)
[9]陈俭贤.解读课程标准 优化语法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7)
[10]庄艳玲,魏 刚.“淡化”还是“优化”——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刍议[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7)
[11]庄艳玲.“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英语教师,2009(4)
[12]刘道义.如何有效地发展英语语言能力[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庄艳玲,南宁市第三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