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话题支点 彰显生本对话精彩

2018-01-23 10:38陈燕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覆盖话题启发性

陈燕

【摘要】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生本对话的过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有对话,但是存在各种问题。本文论述彰显生本对话精彩的三种做法:找准“谈话点”,让话题覆盖生本对话;找准“中心点”,让话题启发生本对话;找准“制高点”,让话题填补生本对话。

【关键词】生本对话 话题 覆盖 性 启发性 填补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92-0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对话。然而,笔者发现当前有的课堂虽有对话,但要么是教师设计的对话以简单的问答为主,忽略了生本对话的引导;要么是没找准话题支点,导致师生、生生讨论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话题,找准话题支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让所有学生能从精彩的生本对话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一、找准“谈话点”,让话题覆盖生本对话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面对同一个文本,由于学生性别、能力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理解呈现多元化。这与新课程标准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有效的生本对话,其话题设计是相对较宽的,能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找到思考的着力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学生个性阅读的精彩。如果话题设计较窄,或者指向过于单一,其结果必然是少数学生的互动,这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性是相违背的。因而设计生本对话话题,教师应找准谈话点,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话说,有内容思考,能够参与生本互动之中。

以语文S版第七册《古诗三首》中《望洞庭》这一首唐诗为例,大多数教师可能是引导学生在初读时逐字逐句解读诗句中比较难懂的字词,以便为下一环节理解诗歌意境打下基础。虽然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过程比较枯燥,导致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应付,并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对此,笔者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较为广泛的话题,即“刘禹锡写的这首诗,虽然内容很少,但却把月光下的洞庭湖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现在请你们结合具体诗句,并进行大胆想象,说说自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由于小学生思维比较直接,且生性活泼,因而这个话题一下子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在交流中,有学生说,从“湖光秋月两相和”这一句诗中,似乎看到了月亮很清冽,而湖水也很清澈,从上到下,仿佛笼罩在一片白练之中;有学生说,从“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诗中,可以想象得出洞庭湖水很平静,而诗人正凑过脸去照镜子呢;也有学生说,从“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诗中,想到诗人很高大,从天空向下俯瞰,而整个洞庭湖就像盆景一样,被托在手中……也许学生的想法与诗人本意不同,但整个谈论过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这样的思维火花碰撞中,大多数学生不仅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下洞庭图。

以上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话题,促使所有学生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可说的内容。当然,这里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我们在追求文本的“谈论点”时,固然以开放性的为佳,但千万不能忽略了“为生本对话服务”这一关键,这样学生的讨论才不会偏离课题。

二、找准“中心点”,让话题启发生本对话

對于学生来说,文本内容是抽象的,甚至是枯燥的。但是如果教师能抓住文本内容的中心点,就能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抽象内容转化为一幅幅具体形象的画面。具体除了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外,更多的是依赖于想象,依赖于话题的启发性。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即文本中描述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细节,甚至是一句话,一幅插图,乃至一个标点,都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或者回忆想象。而这就是生本对话的中心点,教师要以此为点设计“启发性”话题,以便推促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层次发展。

比如,某教师执教语文S版第八册《母亲的呼唤》这一课时,围绕“呼唤”一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先找一找“呼唤”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对此文本中的“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接着,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对“呼唤”一词的理解,通过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学生很快明白了“呼唤”其实也是一种母爱的表现,写“呼唤”目的也是写母爱。该教师设计的“呼唤”这一话题,它是本文的中心点,不仅能够启发学生围绕“呼唤”进行深究,而且还能推促学生迅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主题,真正实现了与文本深度对话的目的。

遗憾的是,该教师仅仅抓住了这一中心点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没有进一步延伸(没能实现情感迁移,或者写作技巧迁移)。毕竟对于“母亲的呼唤”来说,学生都很熟悉,也都曾经历过,如能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又是怎样“呼唤”的,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呼唤”的,这样层层引导,步步推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回忆之中。这时教师再结合文本具体段落让学生写一写,练一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题,同样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回答,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同样也是对自己思维的一种深化,更是自我情感的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是真挚的,其对话也是有效的。

总的来说,该教师抓住了“呼唤”这一词语设计生本对话话题,说明该教师找准了生本对话的中心点,唯独比较遗憾的是教师没能延伸开来,没能为学生情感的宣泄提供平台。

三、找准“制高点”,让话题填补生本对话

东方文化追求含蓄,追求曲径通幽,体现在文章中,则讲究含蓄,或者留白,以便达到一种言尽而意不止的意境。从教材编撰来看,受篇幅限制,同样在文本中留有很多“空白”。如果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提是必须要“填补”空白。填补方式可以借助学生的想象,或者借助课外资源拓展,甚至是教学实践,等等,形式可以多样,但关键是要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来“填补”。这种“填补”方式对于文本来说,也是一种解读。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如果处处“填补”,必然浪费时间,导致效率低下,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围绕教学目标,找准“制高点”,从而增强生本对话实效。

以语文S版第九册《孔子》这一课为例,文本有很多留白,比如《论语》编撰过程与内容,七十二贤人,晚年学《周易》等,从不同点切入,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如果全面抓住这些“空白”来“填补”,课堂时间却不允许,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制高点”设计讨论话题,以便真正提高生本对话质量。例如,有一位教师曾回避上面“空白”内容,直接设计一个统揽全局的话题,即“这篇课文对孔子的生平、故事进行了简要介绍,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们也对孔子有所了解,现在请你们发挥想象,对文本内容进行‘填补”。这个的话题设计虽然不够精彩,却能有效地“填补”了文本空白,促使学生陷入沉思。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就有不同的答案。如有学生从“韦编三绝”中联想到自己应刻苦学习;有学生从不饮“盗泉之水”的事例想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故事;也有学生追问孔子“冤枉”了颜回,有没有向他道歉……这样的课堂很活跃,气氛很融洽。倘若教师仅仅围绕某一“空白”让学生填补,固然有学生能够完成,或者能够进行思考,但那仅仅是少数学生的权利,无法照顾到大多数,自然最终也无法推促生本对话精彩生成。

从如上案例来看,教师通过设计“制高点”的话题,让学生由此去“填补”阅读空白,其实也是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角色转换机会,以便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尝试以文本角色去思考和体验。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多元化体验,从而有效推促生本对话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课堂教学既有效又精彩,需要教师重视话题设计,找准话题支点。当然,话题设计的策略还有很多,这里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但不管是什么策略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便让话题更具有覆盖性、启发性与填补性。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升生本对话实效。

(责编 黎雪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覆盖话题启发性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话题与主语研究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中国航空用廉价票“覆盖”世界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