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普通知识群体的报刊论政*
——《观察》周刊“读者投书”栏考

2018-01-23 05:38田秋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编者观察

■ 田秋生

作为一家著名的自由主义同人刊物,20世纪40年代后期(1946-1948)的《观察》被学界视为“文人论政”的典型①以及中国自由主义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②,具有重要的政治史、思想史与新闻史考察价值。学界针对《观察》的系统研究起自1990年代,迄今为止,已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综观立足《观察》周刊的相关研究文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近代史领域的研究,主要考察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流变③,尤其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④;二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探讨《观察》周刊尤其是主编储安平的新闻理念与新闻实践⑤,分析其经营策略⑥,考察其在形成公共舆论方面的手段与作用⑦等。

“读者投书”是《观察》周刊专设的通信栏,该栏目沿续并发展了民初以来报刊通信栏的形式,供普通读者指陈时事、与同道交流,成为“文人论政”的一种特殊方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对于“读者投书”栏,迄今为止,相关研究还停留于简单的介绍与评价⑧,尚无人直接以其作为研究主体展开系统的考察。

在以往多数论者的笔下,“文人论政”似乃精英文人的专属,而普通知识群体的角色与贡献则鲜有提及,由此所描绘出来的“文人论政”历史图景在某种意义上是残缺不全的。因此,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文人论政”的历史实践,有必要对普通知识群体的参与展开进一步研究,“读者投书”恰好是一个典型的考察对象。基于此,本文尝试对“读者投书”栏展开细致考察,以期回应以下问题:在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实践过程中,普通知识群体扮演了何种角色?如何借助报刊议论政治、参与国事?有何特色、成就与限制?

一、“读者投书”栏的创设及其整体面貌

第2卷第1期,《观察》正式增设“读者投书”栏,首期“读者投书”刊发了1篇开栏语及5封读者来信,题为《致读者》的开栏语不足百字:

从第二卷一期起,我们腾出这一页来刊载读者投书。但读者投书时,希望是一封“信”,而不是一篇“文章”;不要长篇大论,最好二三百字,甚至寥寥数行亦可。纸价太贵,我们希望尽量经济篇幅,俾能多登几封读者来信。⑨

在本期刊物最后一页的“编辑后记”中,编者又就本栏的开设作了这样几句话的说明:

自本卷起,我们将原来是广告地位的“封里”,不刊广告,改刊读者投书,但请勿长篇大论,每信不超过五百字最好。⑩

编者的寥寥数语,并未详陈开栏动机与理念,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何该栏目占据了原来用于刊登广告的“封里”,直至第2卷第24期的第2卷读者报告书,储安平方道出其中原委:

关于编辑部分,第一卷结束时,我们打算至第二卷起,增加篇幅至三十二页。在我们的编辑计划上,自第二卷起,我们打算增开“读者投书”“观察文摘”和“观察漫画”三栏,并扩充文艺栏的篇幅,在此计划下,原有的二十四页自然不够分配。但是就在第一期出完,休息的两个星期中,金潮泛滥,百物齐涨,其中纸价的上涨最可骇人。在这种情形下,扩充篇幅的计划只得收起。但原定增开的“投书、文摘、漫画”三栏,则决计使之实现,文艺篇幅无法扩充,而刊载学术理论文章的“特稿连载”一栏,不得不暂时取销。“尾页”也随之取销。并腾出一页广告地位以容纳读者投书……

原来,占用广告页是出于纸价上涨,原来的扩版计划搁浅。至于开设本栏的理念,则迟至第3卷第24期刊出的第三卷报告书中,方有较为明确的说明:

关于投稿的情形,我们也愿在此附带报告。一个言论刊物,本来应该是为全国作者读者所共有的,我们极其诚恳的希望,本刊能成为全国作者共同发表意见的园地……

读者投书一栏本来是供给一般读者发表意见的,但发表的意见应以与公共生活有关,或有公共的意义者为限,纯然属于个人生活的诉苦,不在录取之列。提出的问题太限于地方性质的,我们也不一定能发表,因为投书很多,其间不得不有大小轻重之别。对于任何个人的批评,应以政治性质的批评为限,不应涉及法律性质的个人攻讦,最不能使我们同情的一种投书,就是不负责任的攻击。

可见,“读者投书”栏是供普通读者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此栏的增设,意在进一步实现储安平一直以来的办刊理想——使《观察》成为全国作者共同发表意见的园地,将《观察》打造成全国读者共有的刊物。对此,储不厌其烦,在第四卷报告书中再次加以说明:

我们不希望一个刊物仅仅只有少数的作者在写稿,而且为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公共舆论,也必须有广大的群众大家来参加,才能增加其力量,因之我们经常盼望有新的作者来参加这个写作的阵营。

至此,我们已明了“读者投书”栏的开设动机与编辑理念:为普通读者讨论公共事务提供言论阵地,从而形成公共舆论,为民主政治提供基础,进而使刊物真正为全国读者所共有。

自第2卷第1期起,“读者投书”成为该刊一个常设性固定栏目,一直持续到第5卷第11期,共刊出78期,各卷刊出“读者投书”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第2至第5卷刊出“读者投书”具体情况表

就形式而言,该栏目设置在紧接封面的第2页,即“封里”,页面右上角设有固定的栏题,起初仅为1页。第2卷第10期,“读者投书”篇幅首次出现超1页的情况,首页刊登不下的投书转入内页。自此以后,“读者投书”超过1页的情况时有出现,但刊登投书的内页则位置不固定,一般不超过半页的版面空间。第5卷第9期起,“读者投书”栏的首页由原来的第2页调整到封底。字数方面,所刊投书篇幅短小,多在200字上下,短的甚至只有数十字,只有个别投书超过500字。

内容方面,“读者投书”栏所发表的文章主要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时事评论及建议,第二类是新闻性信息,第三类是阅读《观察》文章所引发的感想,第四类是有关刊物编务的编者公告,兹将第2至第5卷中每一卷“读者投书”栏的文章数量及其类型分布列表如下,见表2。

表2 第2至第5卷中各卷“读者投书”栏的文章数量及其类型分布表

由表2可知,“读者投书”栏共发表投书393篇,其中,“时事评论及建议”类来信142篇,占36.1%;“新闻性信息”类来信146篇,占37.2%;读后感87篇,占22.1%;编者公告18篇,占4.6%。若进一步细看上表,则可发现,自第2卷至第5卷,读后感在各卷的分布基本保持均衡,但第一类“时事评论及建议”与第二类“新闻性信息”却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的态势,“时事评论及建议”类来信由第2卷占49.7%下降到了第5卷的占10.3%,而“新闻性信息”类来信则由第2卷占26.5%上升至第5卷的占69%。也就是说,从各类投书的分布情况来看,从第2卷至第5卷,“读者投书”栏呈现出由“意见性信息为主”向“事实性信息为主”的变化轨迹。

至此,我们已勾勒出“读者投书”栏的基本框架,接下来,有必要进入该栏目内部,进行具体的内容考察,进而细致地描绘出该栏目真实的图景。鉴于“读者投书”数量众多,本文无法逐条考察,只有按照上述四种类型,选取典型来信展开分析。

二、“读者投书”栏的具体内容及其功能

(一)作为平民政治广场,普通知识群体在此建言时局、批评国事,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

如前所述,储安平开设本栏目的主要初衷便是供给一般读者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此类来信在“读者投书”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就是顺理成章了。根据前文统计,“时事评论及建议”类来信共142篇,占所有“读者投书”的36.1%,就其内容看,此类投书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时局直接发表意见,另一类是对新闻事件(现象)展开评论。

先看第一类,1947至1948年间,时局动荡,学潮风起,民间知识分子忧心如焚,纷纷建言时局,呼吁和平。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事危殆之际,作为《观察》读者的普通知识人依然胸怀天下,积极进献方略。如1947年8月,南京读者吴中平来信,针对时局,给出了自己的七点希望:反对“军事剿匪”、希望大选延期、严惩文官贪污、严惩武官贪污、推进土地改革、公教军等收入公平、对豪门课以重税等;1947年2月,台湾爆发“二二八”事件,台北读者王楚生针对此事,给出有关改革台湾的七点建议,包括充实国防、改革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向当政者献策的同时,知识分子也没有忘记自身作为行动者的使命。如1947年5月,武汉读者张雪非来信,向全国专科以上学校的学生发起倡议,号召全国大学生团结起来,负起“五四”时代的精神使命,反内战,促和平;紧接着张雪非的投书,随后出版的第2卷第15期刊出投书《展开和平运动》,投书者为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与研究院政治学部的全体研究生,他们呼吁知识分子承担起使命,以全力要求两党停止屠杀自己的同胞,进而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建议:扩大和平呼声、形成和运组织、促进和平实现等。

再看第二类,较之前一类直接建言,依托新闻热点而写的时评占了更大的比重,此类时评已属成熟形态的新闻评论,论题广泛,遍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政治方面,如第2卷第4期刊出的头两封读者来信,第一篇题为《人权与国权》,第二篇题为《“国际干涉”》,两篇文章的评论由头是:上海一部分教育界人士发起护权运动,旨在保障国权,反对国际干涉。前一封来信的作者高怀远认为,要反对外国干涉,还得自己先争气,国权固不容他人侵犯,而人权尤须得到有效保障;后一封来信的作者周鸿道则表示,若是强国可通过外交压力使中国停止内战,则这样的“国际干涉”他并不反对。

经济方面,如第2卷第11期的投书《“良心”问题》,该文所讨论的是政府发行美金公债在市场上受到冷落,认购者寥寥无几,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此种局面,根子在于此前的类似举措中政府不讲信用,伤了民心。

社会新闻方面,如第2卷第7期的投书《“命”的等级》,作者孙进明就北平美军枪杀小学生王凤喜案发表评论,指美军深明中国世故,在初始阶段故意将死者身份说成小贩,皆因中国人阶层不平等,小贩命贱,由此发出“必须先把一切人民的人权平等起来”的呼吁。

综上,“读者投书”栏首先是作为平民政治广场而存在的,也是储安平实践民主理想的一方媒介空间,呈现普通知识群体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激发并培养普通知识群体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

(二)作为社会展示的窗口,呈现末世图景,连接上层知识分子与底层社会

根据前文统计,“新闻性信息”类来信共146篇,占“读者投书”栏全部文章的37.2%。在各类来信中,“新闻性信息”不仅比例最高,而且自第2卷至第5卷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展阅此类投书,一幅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末世图景赫然呈现在眼前。

1.图景一:战火频仍之际,乱抓壮丁、恶吏催粮、兵祸丛生

1947年至1948年间,国共两军对峙,战事渐趋白热化,其所带来的战争负担不可避免地转嫁到了百姓身上,种种乱象层出不穷。

其一,强行征兵、乱抓壮丁。第2卷第19期,南京读者徐源浩来信反映家乡鄂东广济征兵情状——全县适龄壮丁潜逃殆尽。第3卷第2期,浙江读者李振周来信反映上海破获贩运壮丁机关,并反映壮丁交易在浙南各县流行已久。第3卷第20期,长春读者章英来信反映,长春征兵,有钱即免。随着战事的发展,乱抓壮丁渐成普遍现象。第4卷第1期,连刊3封来信,反映徐州、青岛、南昌三地乱抓壮丁。第4卷第18期、第20期,又见读者来信,反映青岛与广州乱抓壮丁。尤为荒唐的是,竟然出现了“长春征兵惠及狱囚”的状况,由于兵力不足,长春行政当局竟然向“东北剿总”献策,要“感化”狱中“军犯”,使之充军,而且建议竟然也被采纳,足见国军征兵已陷入穷途末路。

其二,强行摊派、恶吏催粮。战争不仅需要不断补充人力,还需要不断补充物资,民国末年国库空虚,强行摊派便成势在必然。第2卷第19期,西安读者陈某来信,反映铁路局国民党党部决定扣除全体职员一日所得,以充党员特别捐,即便是非党员职工,也在扣除之列。第3卷第11期,安庆读者来信反映,在老家乡下,原本是县党部随人乐捐式的募款,变成了保长挨家挨户的摊派,且收缴者层层加码,从中渔利,乡民不堪其苦。第3卷第15期,西安读者来信,痛陈陕西农民全年收成欠佳,入不敷出,仍面临恶吏催粮,以致“役一来,风声鹤唳”。第3卷第22期,安徽和县读者来信,反映当地百姓纳粮负担已加重一倍,且在纳粮过程中还要受到克扣刁难,要向小吏行贿。第4卷第15期,江苏读者来信,以江苏南汇陈桥乡为例,详陈百姓的14项负担,给大家算了一笔细账,百姓负担之重,一目了然。

其三,杀人放火、兵祸丛生。第3期第6卷,湖北读者王威来信,痛诉承担清剿任务的国军所到之处,抢夺财物、强奸民女,作恶多端,致使“凡是清剿国军经过的村落,都留下了惨不忍闻的罪恶痕迹。”第4卷第12期,南京读者来信,讲述了发生在中华门外的一幕,驻守当地的国军强行拆除农民用于支撑房屋的大木料,受阻拦后,将房主打伤并囚禁。第5卷第9期,冀东读者胡某来信,阐述两管区的老百姓,饱受国共两军之扰,文末大放悲声:“现在的老百姓,不在乎战争了啊!可不?他们麻木了!不是麻木了,怎么吃草根树皮也还活着呢?”

2.图景二:社会动荡不安,个体流离失所

第3卷第2期,贵阳读者孟东邻来信,反映贵阳食盐价格在一个月内连涨6次。第4卷第21期,上海读者许斐来信,说起一百万与五百万大钞出笼一事大发感慨:“现在要是在路上碰上一个熟人,跑进小馆子去吃一餐便饭,就要五六百万。”第5卷第5期,柳州读者来信痛陈:“在民国廿四年法币政策实行前一个拥有三千成块银元的大富翁,如果他是个安份良民,遵守政府法令,将他所有的现款,总是放在家里,既不活动图利,变不注意保持币值,则到了十三年后的今天,他所有的钱折合成原来本位银元的话,他便只有一分二厘五毫了!连买一个烧饼都不够……”物价飞涨之速,令人瞠目结舌。

物价飞涨之下,抢米风潮接踵而来,《重庆抢米记》《宁波抢米记》《台湾抢米》等来信也相继见诸本栏。社会失序也达至顶峰,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呈递投书,描述城乡动荡,诸如此类的来信不断出现:杭州全城大骚动、西安漆黑、北平风雨中、阜阳被炸、广州局势混乱、兰州乱象、浙大混乱、北方哀情、川东不靖……

值此乱世,苍生之苦也是可想而知,第3卷第12期,刊发汉口读者张叶来信《如此今朝》,作者自称是一位为逃兵役而流落异乡的青年,他将心中的苦痛写成了这样的文字:

世路崎岖到处洪水,白天暧昧夜更黑,日月光明都在天上,灾难祸害齐降人间;东村的军争未熄,西庄的战火又起,流离失所的百姓,死不偿命的士兵,外战把人民齐残害,内战今又残害尽人民。昨日征走了兄,今又继去了弟,逼得那家庭多离散,爸妈们泪涟涟,妻子们的哭声惨。苛政猛于虎,法律盛似蛇,民生无保障,民权被剥夺,“时日何丧”,“民与汝偕亡”。

“读者投书”栏的“新闻性信息”类来信,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抗战结束后、国共对峙期间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呈现民间疾苦。一方面,以“用事实说话”的方式揭示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没落,从而对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构成了现实的破坏与威胁。另一方面,也是《观察》立足大地的根须,是连接精英知识分子与民间社会的重要桥梁。换句话说,“新闻性信息”类来信的存在,不仅对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构成了指控,也使《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接通了地气。

(三)作为读者、编者、撰稿人间的社会互动空间,促进公共舆论与“知识人社会”的形成

“读者投书”栏不仅是普通读者直接评论时政、发布新闻的平台,也是读者、编者、撰稿人之间三方互动的交住空间。依据上文统计,在全部“读者投书”栏,读后感87篇,占22.1%;编者公告18篇,占4.6%。此类投书所占比重,在《观察》各卷基本保持了均衡的态势。

1.回应专论撰稿人的言论,推动公共舆论的形成,成为“文人论政”交响曲中的“和声部”

对于撰稿人所写的文章,各地读者来信予以积极的回应。有的文章引发读者强烈反响与集中讨论,如第4卷第2期,该栏刊发了3篇同题来信《论程孟明案》,来信皆为读前一期所刊储安平所撰专论有感而发,首封来信的作者主要针对储文的最后一点发表意见,希望新闻文化界能多多关注“违宪”之事,多报道“违宪”之事;第2封来信的作者则发出如下感叹:“司法不能独立,除人事原因而外,制度也有毛病,可是现在的舆论声音太微弱了,老百姓有什么力量,司法人员又有什么办法?”相比之下,第3封来信更有建设性,作者首先指出,社会上正气不张,乃因有正义感的人士缺乏勇气,随即分析了有正直之士缺乏勇气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希望先生鼓励一切爱国家爱人民有血有肉有正义感的人们,拿出勇气来,向恶势力挑战,为最大多数的受压迫的被剥削的苦难同胞努力。”

有的文章则引发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如第3卷第5期刊发吴世昌的专论《论当前的政局与美国对华政策》,该文引发青岛读者张绍先来信,刊于第3卷第8期,张文认为吴文只讲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未对苏联及其暴行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张绍先所提意见,原文作者吴世昌在随后一期的“读者投书”栏进行了反驳,指出他所写文章的标题即已说明主要讨论对华政策,且苏军在大连的暴行尚未公开,不为外界所知,苏联及其暴行当不在题内。

尽管“读者投书”栏的作者绝大多数乃各地普通读者,但撰稿人的来信也偶有出现,如第3卷第6期刊发费孝通来信,对自己所撰《欧洲仲夏夜之梦》一文所遗漏的重要信息进行了补正。第3卷第16期,梁漱溟来信,就此前《观察》所刊《与梁张两先生论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一文给予了回应。第4卷第8期,张东荪来信,针对《观察》第4卷第6期郑慎山文章对其的批评给予了回应。

读者与编者、撰稿人在此间就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放大了撰稿人的声音,拓展了话题讨论的边界,并将其引向深入,促进共识即公共舆论的生成。

2.认同自由主义的普通知识群体在此获取并强化身份认同,进而谋求集体行动,建构“知识人社会”

撰稿人与编者的文章不仅激发读者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思考,从而推动编者、作者与读者间的思想交流,有时还会进一步激发读者的行动倡议,最为典型者莫过于有关组织“好人互助会”的讨论。

“读者投书”正式开栏第一期,刊发无锡读者蒋锡昌来信《互助会》,全文如下:

编者足下:近读尊作《辛勤忍耐向前》一文,颇受感动。我现在脑中藏有一个意见,即中国好人向无组织。我想凡是中国好人,应组织一个互助会,自设范篱,自设绳墨,所有会员,当奋共守。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由百而千,以此转变风气。先生其有意乎?

蒋的来信得到储安平的高度认可,给予即时回应放在信后:

蒋先生这个意思很好。但这只是一个原则,可否再拟一点具体办法出来?(编者)

蒋的倡议引发了一系列的回应,第2卷第3期,刊发来信《互助会的办法》;第2卷第6期,刊发厦门读者田菊安的感慨:

我深深地觉得,蒋锡昌先生所提议的“互助会”是十分需要的,但需要更具体的办法,得更确定的目标,我希望,编者和梁先生,能够在这一点上,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

对于田菊安的投书,储安平也给予了即时回应,欢迎他拟出更具体的目标与办法,并鼓励读者进一步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储安平的号召收到了积极效果,紧随其后的第2卷第7期,连刊2封相关来信,上海读者任九皋建议,《观察》的编者起而倡导,若“互助会”暂不可行,可先建立一个“观察读者联谊会”,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主要守则;杭州读者储伟也希望储安平能负起将散沙集合起来的责任,组织一个会或一个社。

对于读者的热情,储安平在第2卷第9期进行了正式回应:

自从蒋锡昌先生的“互助会”及任九皋先生的“读者联谊会”的提议在本刊刊载以来,读者中已有多人来函附议。蒋先生所提倡的“互助”,在原则上,大家都是赞同的。任先生的修正提案,其最后理想亦寻求互助,但求易于实现起见,故主张先从简单的办法入手,从“联谊”而近入于“互助”。自任先生的修正案刊出后,来函者复表示赞成任先生所提办法。认为其事具体易行。有几位且提供了极其详细可贵的意见。这些意见,我们限于篇幅,不能再在本栏一一发表,只好将来提出大家讨论,凡是赞成任先生的提案者,请于五月十五日以前递函编者,以便商讨。

这个讨论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的五四青年节,第2卷第12期刊发天津读者于鹤年所写《五四来信一》,再次提及此事:

贵刊有人讨论互助会或联谊会的办法,乃是一件大工作,不过组织方式不必太推敲,尽美尽善的章程不过纸上谈兵,毫无用处。有心人马上可以自动组成,单位不妨多,样式不妨杂,最怕说而不做。

在这一持续数月的讨论中,踊跃投书的《观察》读者们表现出明确的共同体意识和强烈的行动愿望,他们认同自己作为《观察》读者——有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民主政治的自由知识分子的身份,不只满足于“坐而言”,希望能够“起而行”——组建团体,建立规约,采取集体行动,以推动社会变革与国家进步。

不仅如此,在《观察》周刊遇到经济困难时,我们还从“读者投书”中看到了《观察》读者群体的家园意识与守望相助的精神。

第2卷第17期刊发广州读者余长甲来信说:“在早晚市价不同的今日,‘维持原价’只有傻子才去撑,我建议贵刊酌量加价,以能支付排印、纸张、员工、稿费等为原则。”对此,编者给出的回应是,财政情形大体上还可以维持,想再撑一下,尽量维持原价。

第3卷第11期刊发香港读者陆树人来信,提出:“因为贵刊绝无政治背景,纯系一民营刊物,一切困难,应由读者共同来分担,所以我主张由读者自由捐赠,以加强贵刊的经济力量;不过无论捐多少,决不可干涉贵刊的言论。”对此,储安平的回应是,刊物尚未到要向读者呼吁的阶段,因而暂不收读者捐款。

第4卷第3期刊发两封同题来信,上海的万先生建议:“在贵刊经费捉襟见肘必然会影响到刊物本身时,应毫不迟疑,先向读者提出,”理由就在于:“观察在名义上为先生主编,但如从远的大的方面看,它却是属于广大群众的,应该让群众合力来维持”。兰州的包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储安平应接受读者的诚意。储安平在编者按中对两位读者表示了感谢,说到万不得已时者考虑两位读者的建议。

很显然,上述读者已将《观察》视为精神家园,自觉自愿欲尽一已之力,与编者共度时艰,其对刊物的忠诚与认同已至最高境界,而作为编者的储安平则对读者心存体贴,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增添读者的经济负担,编读双方所体现出来的理解与关切已超越了一般地步。至此,刊物也如储安平所愿,真正成为全国读者所共有。

三、“读者投书”的特色、成就与限制

“读者投书”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编读往来空间,而是储安平主动搭建的一方“秀才论政”的舞台,作为《观察》读者、认同自由主义理念的普通知识人担当主体,在其间议论国事、发布新闻、讨论撰稿人文章、与同道展开积极互动。由此,这一版面空间反映了普通知识人关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呈现解放前夕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对《观察》撰稿人的文章展开深入讨论,推动公共舆论的形成。“读者投书”类似于刊中刊,其间的言论类来信对应于“专论”,其间的新闻信息类来信对应于“观察通信”,普通知识人充当了这一板块的专论撰稿人与通信记者,并使这一板块表现出鲜明的平民性与新闻性。此外,“读者投书”也是自由主义者的精神家园。在指陈时事的同时,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普通知识人也在这一平台结识同道、获取并强化身份认同,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读者投书”栏推出后,很快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读者纷纷来稿,因版面有限,主编储安平在第2卷16期发出通知:“日来投书奇增,本栏篇幅有限,劳难一一刊出,谨请投书未能刊出的读者原谅,我们便此希望读者投书,力求简短,俾在有限的篇幅中可以多登几封读者的来信。”在第3卷第2期再次发出通知:“投书务请简短,俾省节篇幅,让更多的读者有发表投书的机会。”

“读者投书”栏所刊发的文章也在读者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一,“读者投书”栏所刊来信在读者中产生积极影响,形成系列讨论。如前文曾提及的开栏首期所刊发的蒋锡昌关于组织好人互助会的来信,就激发了一场持续数月的讨论,共刊登读者来信6封,编者回应2封。又如第2卷第17期所刊的署名“一位青年军人”的来信《谁说军人欢喜内战》,引发了四位读者的来信,在随后的第2卷第18期、第19期、第20期《观察》上持续刊出;而第3卷第1期所刊出的来信《七点希望》,也带来了2封后续讨论的来信,在随后的第3卷第2期集中刊出。

其二,“读者投书”栏所刊发的文章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产生重要的外部影响。在第2卷24期刊出的《第二卷报告书》中,储安平颇感欣慰地宣告:“读者投书”,据各方面报告,甚受欢迎。甚至本刊所刊的读者投书,并已成为其他刊物发表的论文中所引用的材料。本刊所刊“读者投书”所以广受欢迎,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短,二则因为大体上每封投书尚能言之有物。

上述种种,皆说明“读者投书”广受读者与社会欢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成功。但是,作为刀锋下的“秀才论政”,“读者投书”也有着自身难于突破的限制。

首先,言论空间的不确定性。《观察》创刊于1946年9月,停刊于1948年12月。创刊初期,适逢抗战后各派政治力量处于暂时微妙的平衡,国民党对舆论控制一时有所松动,为自由派提供了讨论与批评的政治参与空间。然而,随着内战的全面铺开及不断加剧,国民党对舆论的控制再度收紧,自由派的言论空间日益受到挤压,直至最终完全丧失。

其次,作为论政主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边缘性与软弱性。据储安平所言,《观察》的创刊,笼统地建筑在两个假设之上,其一,国内拥有极广大的一群自由思想的学人,他们可以说话,需要说话,应当说话。其二,中国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自由主义分子,超然于党争之外,只要他们的刊物确实是无党无派,说话公正,水准优高,内容充实,则刊物就可以获得众多的读者。可见,《观察》是依靠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并面向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办刊的,《观察》创刊后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储的判断。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边缘性与软弱性。自由知识分子对国共两党均不满,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左右为难。自由派知识分子手无寸铁,脱离基层社会,类似社会的游士,只能做精神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每遇强权,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秀才遇到兵的无助境地。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自由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也渐趋消失,不可避免地走向两极分化,做出非左即右的选择。

具体到“读者投书”中的论政主体,又属于边缘中的边缘,投书的作者乃认同自由主义的普通知识群体,他们不仅缺乏政治、经济与军事资源,也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只能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配角而存在。

正因为其带有刀锋下的“秀才论政”的特征,“读者投书”对于实体政治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传播自由主义理念、启迪思想方面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世报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四、结语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尝试解答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观察》“读者投书”栏呈现出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画卷中一幅未曾得到清晰描绘的图景——普通知识群体在“文人论政”过程中的角色、行为与影响。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观察》想像为一个政治谈话节目,作为编者的储安平充当了节目的主持人,列在封面上的78位撰稿人就是节目所邀请的嘉宾,而“读者投书”栏的作者们就是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主持人是话题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嘉宾是观点的主要阐述者,而现场观众则是倾听者与回应者。节目的主体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尤其嘉宾是观点的主要提供者。在节目行将结束时,主持人会将话筒交到现场观众的手中,让其发表意见,并与场内的嘉宾或其他观众展开互动。

通过“读者投书”这一个案,可以看到,在《观察》周刊所演奏的“文人论政”的宏大交响曲中,普通知识群体扮演了和声的角色,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政治参与方式与作为领唱者的精英文人表面上相类似,即通过大众传媒工具批评时政,或曰“书生议政”,但其所依赖的版面空间局促。因而,就文本形式而言,往往只能简短、直接、甚至是碎片式表达;就内容而言,则主要是对精英话语的应和、延伸与补充;就其影响而言,普通知识群体的观点对实体政治的影响固然微弱,但在营造公共话语场域、推动公共舆论的形成、构建身份认同进而形成“知识人社会”等方面则功不可没。若是没有普通知识群体的参与和在场,“文人论政”就会变成精英文人在旷野中的自言自语,无所着落、随风而逝。

注释:

① 傅国涌认为,《观察》乃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文人论政”的最后一个高峰(傅国涌:《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5期);李金铨认为,《观察》继承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已任”,以文章报国的言论传统(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5页);朱至刚则将《观察》视为第三代“文人论政”的典型(朱至刚:《试论“文人论政”的流变——以报人的自我期许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② 章清将明确表示代表“自由思想分子”政论立场的《观察》作为考察战后自由主义浮现的典型标本(章清:《中国自由主义的“正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高瑞泉则以《观察》为对象研究自由主义者的观念(高瑞泉:《〈观察〉: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平等观念》,见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33页)。

③ 参见付祥喜:《〈观察〉周刊研究(1946-1948)》,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郑林:《〈观察〉周刊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的自由主义文人论政》,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高瑞泉:《〈观察〉: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平等观念》,见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33页;李统兴:《歧路短歌——战后中国自由主义时政周刊研究(1945-1949)》,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 参见左双文:《对〈观察〉周刊的再观察——兼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变化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迅速崩溃的关系》,《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郑现哲:《〈观察〉周刊(1946-1948年)的民主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大学1996年硕士学位论文;张玉龙:《从“客观”到“观察”:储安平对1947年前后中国政局的观感与析评》,《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张蕾:《1946-1948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角色——以〈观察〉周刊为例》,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宁文晓:《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研究——以〈观察〉周刊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 参见刘丽伟:《从〈观察〉看储安平的时论观》,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王先孟:《论〈观察〉时期储安平的新闻思想》,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牛超:《储安平新闻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奉华:《民国报人储安平职业认同探析》,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 参见付祥喜:《从〈观察〉看储安平编辑与出版发行思想》,《编辑学刊》,2004年第1期;蒋含平:《刊物本身是可以赖发行收入自给的——储安平〈观察〉的经营策略探析》,《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王怀春:《从〈观察〉周刊看储安平的出版发行策略》,《编辑之友》,2009年第3期;袁新洁:《从〈观察〉周刊看储安平的期刊编辑与经营理念》,《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⑦ 参见圣洁:《从储安平的〈观察〉观看公共领域》,《青年记者》,2009年第12期;程茂枝:《自由的言说——〈观察〉周刊公共舆论研究》,安徽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李雅洁:《〈观察〉周刊与民国时代公共领域的建构》,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⑧ 付祥喜(2003)在其硕士论文的第四章讨论《观察》知识群体时,对于聚集在《观察》周围的中下层知识群体,及“读者投书”栏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但对该栏目的具体内容则没有进行考察;程茂枝(2010)的硕士论文对“读者投书”栏的开设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性介绍,对其创办目的与作用也有简要评价;陈金龙(2016)的硕士论文以该栏目为依托,探讨了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自由主义话语互动,遗憾的是考察文本非常有限,分析视角也停留于话语互动层面。

⑨ “读者投书”,《致读者》,《观察》第2卷第1期第2页,1947年3月1日。

⑩ 《编者后记》,《观察》第2卷第1期第27页,1947年3月1日。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编者观察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编者语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