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静
關鍵詞: 語氣 毋乃 魯邦大旱
“語氣”指的是人在説話時表現出來的態度和情緒。王力、何容認爲,“語氣”相當於英文的“mood”。(1)王力: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16頁;何容: 《中國文法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2—136頁。郭錫良認爲,語氣是説話人對所説句子與現實關係所持的態度,就是説話的口氣,包括思想認識、意志願望,也包括心理狀態、感情色彩,可以是直陳、疑問、肯定、否定、假設、擬測、商量、命令、贊歎、驚訝等。(2)郭錫良: 《先秦語氣詞新探(一)》,《古漢語研究》1988年1期(創刊號),第50—51頁。
可見,語氣可以傳達多種情緒和内容,同樣的話如果用不同的語氣説出來,表達的意思可能有很大的區别。説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關係,隨着語氣的變化,也要相應地作不同的理解。因而在對古代文獻的解讀中,正確理解一句話所表達的語氣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對話内容和對話者關係的理解。
表達語氣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郭錫良根據前人的研究,把表達語氣的手段總結爲: 語氣詞、可以表達語氣的詞彙(語氣副詞等)、句式和語調四種。(3)郭錫良: 《先秦語氣詞新探(一)》第50—51頁。除此以外,我們認爲説話的音量也是表達語氣的一種重要手段,人們一般激動時説話的聲音就會比較大。當然,古人説話的音量和語調我們已經無法聽到了,只能從上下文的語境和使用的語氣詞來揣摩他們説話的語氣。對古代文獻的理解,最終是通過將其翻譯爲現代漢語來完成的。正確理解古文所表達的語氣,就需要用恰當的現代漢語作譯文,使用準確的詞彙(包括語氣詞和其他表示語氣的詞彙)、句式和標點。
事實上,在對古文含義的解讀中,人們往往把關注點放在對文獻大致含義的理解上,對説話人的語氣往往不够重視。因而在譯文或對原文的解説中,使用了與原文語氣不一致的詞彙、不恰當的標點符號和句式的情況,常有所見。在閲讀上博簡《魯邦大旱》時,我們就發現了在對帶有“毋乃”的句子進行理解和翻譯時,存在語氣不當的問題。
“毋乃”是古代漢語中的一個雙音節副詞,也可以寫作“無乃”“毋迺”。楚永安指出,這個詞一般與“乎”等語氣詞搭配使用,表示推測,用比較委婉的語氣表示對某種情況的估計或對某件事情的認知,一般不表示詢問,而是帶有感歎或反問的口氣。(4)參見楚永安: 《文言複式虚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359頁。楚文指出,相似的還有“非乃”和“不乃”,“不乃”可以翻譯成“不就是”,表示的反問語氣較重而測度的語氣較輕。其實“非乃”也可能是這樣。孫玉文認爲,在語法意義上,“無(毋)乃”表示根據某些情況,用比較委婉的語氣,對動作行爲或事物的存在作出大概的推斷。(5)這七種情況爲: 一、 句尾不加語氣詞;二、 句尾加“與(歟)”;三、 句尾加“邪”;四、 句尾加“乎”;五、 句尾加“諸”: 六、 句尾加“乎哉”;七、 句尾加“也”;八、 句尾“也乎”。孫玉文: 《説“無(毋)乃”》,《中學語文》2002年第2期,第8—9頁。以上兩文對於“毋乃”的用法,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爲是表示推測的。然而對於“毋乃”所表達的語氣,看法卻並不完全一樣。孫文認爲“毋乃”表達的語氣“比較委婉”。而楚文在肯定這一點時,還説“毋乃”“帶有感歎或反問的口氣”。顯然,比單純的推測要更强烈。
郭錫良曾經研究過先秦時期的語氣詞,指出語氣助詞所表達的語氣其實是單一的,傳統的看法認爲一個語氣詞可以表達多種語氣是不準確的。(6)郭錫良: 《先秦語氣詞新探(一)》第50—55、49頁。受此啓發,我們認爲“毋乃”由“毋”和“乃”兩字組成,一個表示否定,一個表示肯定,常用在疑問句中,它的含義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不會/是……(吧)?”用法也比較單純,即用委婉的語氣表示推測或質疑。如果“毋乃”句中“帶有感歎或反問”這樣比較强烈的語氣,多半是由於這句話中還用了其他的方式來表達了相應的語氣。
《魯邦大旱》收録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中,(7)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以下簡稱《上博二》,不再出注。與《孔子詩論》《子羔》合抄在一卷竹簡上。内容是,魯哀公因爲魯國發生旱災,向孔子請教如何應對,孔子向魯哀公提了建議以後,又問子貢有什麽看法。簡文如下:
魯邦大旱,哀公謂孔子:“子不爲我圖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唯1……”(8)簡文中的省略號表示由於竹簡殘斷等原因,簡文的内容殘缺,不完整。
……“……之何在?”孔子曰:“庶民知説之事鬼也,不知刑與德,如毋愛珪璧幣帛於山川,正刑與〔德〕2……”
……出遇子貢曰:“賜,爾聞巷路之言,毋乃謂丘之答非歟?”
子貢曰:“否,繄吾子如重命其歟?如夫正刑與德以事上天,此是哉。如夫毋愛珪璧3幣帛於山川,毋乃不可?夫山,石以爲膚,木以爲民,如天不雨,石將焦,木將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待吾名乎?夫川,水以爲膚,魚以4爲民,如天不雨,水將涸,魚將死,其欲雨或甚於我,何必待吾名乎?”
孔子曰:“嗚呼……5公豈不飽粱食肉哉,繄無如庶民何。”6
這篇簡文中有三處用到了“毋乃”,我們盡可能收集了學者們關於《魯邦大旱》的譯文和解説,包括: 上博簡原整理者、《〈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中陳嘉淩的《〈魯邦大旱〉譯釋》、李學勤《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廖名春《試論楚簡〈魯邦大旱〉的内容與思想》、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范麗梅《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釋》,以及顧史考《上博竹書〈魯邦大旱〉探源》。(9)季旭昇主編,陳美蘭、蘇建洲、陳嘉淩合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41—52頁,下文簡稱爲“《上博二讀本》”;李學勤: 《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第97—101頁,下文簡稱爲“《解義》”;廖名春: 《試論楚簡〈魯邦大旱〉的内容與思想》,《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第102—114頁,下文簡稱爲“《試論》”;林志鵬: 《〈魯邦大旱〉詮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第147—162頁,下文簡稱爲“《詮解》”;范麗梅: 《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第163—180頁,下文簡稱爲“《注釋》”;顧史考: 《上博竹書〈魯邦大旱〉探源》,“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北京論壇2016”論文,北京2016年。以下簡稱爲“《探源》”。以上文章,下文用簡稱,不再出注。經過比較學者對這三處“毋乃”句的釋義我們發現,在標點斷句上學者們的意見比較一致;而在翻譯或解讀上,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區别。下面,就來具體地看一下《魯邦大旱》中的“毋乃”。
1. 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
第一句話出現在1號簡,這是故事的開頭。哀公因爲魯邦發生旱災向孔子請教對策,這句是孔子的回答。學者的譯文如下。
《上博二》整理者: 由大旱所引起的問題,解除之道不是在於加强刑、德之治嗎?
《上博二讀本》: 魯國發生大旱,不是因爲失去刑與德的緣故嗎?
林志鵬《詮解》: 簡文三見的“毋乃”一般用於反問句,義猶“得無”。三處反問句都是表示委婉、試探的語氣。此句可翻譯爲“國家發生大旱,難道不是因爲失於刑德嗎”,是“以委婉語氣責問國君”。
范麗梅《注譯》: 國家〈發生〉嚴重的旱災,恐怕是〈執政者〉没有把握到“刑”與“德”〈的治政手法〉吧?
在這些譯文中,孔子説話的語氣是有區别的。簡文中表達語氣的主要是“毋乃……乎”這個句式。四處譯文分别用了“不是……嗎”“難道不是……嗎”和“恐怕是……吧”來翻譯。前文已經提過,“毋乃”這個詞所表達的語氣是比較委婉的,最適合的翻譯應該是“不是……嗎”。“難道”包含了責問的意思,語氣更加强烈。魯哀公和孔子是君臣的關係。雖然春秋戰國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臣子不把君上放在眼裏的事件層出不窮、比比皆是,但在這裏卻不適用。孔子是禮樂制度的傳播和遵從者,對國君是很尊重的,不可能居高臨下地責問哀公。另外“失諸刑與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會是哀公一個人的責任。孔子在這裏責問哀公就更没有必要了。
至於“恐怕是……吧”,雖然也比較委婉,但與單純的“毋乃”比較起來,增加了一點擔心的含義。
2. 賜,爾聞巷路之言,毋乃謂丘之答非歟?
此句見於3號簡,是孔子見到子貢後對他説的話,問他對自己所提建議的看法。學者們的譯文如下。
《上博二讀本》: 孔子出去後,遇見子貢,説:“賜啊!你有没有聽到街里巷路上的話,覺得我孔丘的回答不對呢?”
林志鵬《詮解》: 此句是一種試探的語氣,意思是“(街談巷議)難道没有説我對國君的回答不對嗎”,除了問民間是否有所議論外,也間接試探子貢的意向。
范麗梅《注譯》: 賜,你聽説了(一些)街談巷議,恐怕(也)認爲我所回答的不正確吧?
顧史考《探源》: 你聽過最近路上的輿論,(因而該理解庶民對大旱及國君的態度如何),你難道不認爲我對哀公之回答是不對的嗎?(10)顧史考: 《上博竹書〈魯邦大旱〉探源》第6頁。
關於這句話的含義,分歧主要在於孔子到底問誰對自己的建議有看法,是社會輿論街談巷議,還是子貢?我們認爲後一種意見更爲合理。而在對“毋乃……歟”的翻譯上,譯文分别用了“有没有”“難道没有……嗎”“恐怕……吧”“難道不……嗎”,都不太合適。我們同意林志鵬的説法,孔子這句話是在試探子貢的看法,其實心裏已經有了八九不離十的答案。就像顧史考説的,“因爲孔子深知子貢之習以理性來辦事之性格,知其心中對己之對策肯定有所不以爲然,因而又加了一句”。(11)顧史考: 《上博竹書〈魯邦大旱〉探源》第6頁。
“有没有……呢”(《上博二讀本》),是選擇疑問句,意味着提問人並不知道答案,這與“毋乃”的用法並不符合。“難道”(林志鵬、顧史考)表達的是更加强烈的反問語氣,“恐怕”(《注釋》)有擔心的意味,都與“毋乃”不同。
我們認爲,這句話可以翻譯爲:“賜,你在路上聽到了人們對這件事的討論,不會覺得我的回答不對吧?”與其説孔子在“擔心”社會輿論或子貢不認可自己的意見,不如説孔子出於對學生的關心,想要糾正他的想法。
3. 如夫毋愛珪璧幣帛於山川,毋乃不可。
此句見於第3、4號簡,是子貢對孔子的回答。學者的譯文如下。
《上博二讀本》: 如果不吝惜用珪璧幣帛祭禱山川,恐怕是不可以的。
林志鵬《詮解》: “不是不可以嗎”認爲這是子貢“以反詰語氣表達否定態度,與上文‘此是哉’相對”。
范麗梅《注譯》翻譯爲“恐怕是不行的”。
顧史考《探源》: 而至於“毋愛珪璧幣帛於山川”此一舉,難道不是不可以的嗎?
這句是子貢對孔子的回答,聯繫前文,子貢先客氣地表示没有覺得孔子的建議不對,接着又説覺得正刑與德是很對的,可祭祀山川就没有必要了。這句話本身不難理解,譯文的區别集中在子貢説話的語氣上面。多數學者都在句子末尾用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號。譯文分别用了“恐怕是……的”“不是……嗎”“恐怕是……”“難道不是……嗎”四種句式。
前文已經指出,“難道”“恐怕”所表達的語氣都與“毋乃”不太符合。因此,“不是……嗎”(《詮解》)是最接近原文的,但在其後的解説中,林志鵬卻認爲子貢用了“反詰”的語氣。這就有所偏差了,“反詰”不止是反問,還有責問和追問的含義,與“毋乃”表達的語氣不同。
除此以外,廖名春也對這句話進行了解説。他認爲兩人對話的語氣比較强烈。孔子所提的兩條建議,子貢對“正刑與德”是認同的,而對祭祀山川神靈來禳除旱災,卻“表示反對”。前文子貢説“抑吾子如重命其歟”,廖文理解爲“難道您就是如此重視祭祀鬼神嗎”,“這是子貢對孔子的責問”。(12)廖名春: 《試論楚簡〈魯邦大旱〉的内容與思想》第105頁。廖文列出了文獻中子貢與孔子觀點不一致的情況,如: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淮南子·人間》“人或問孔子曰: ……‘子貢何如人也?’曰:‘辯人也,丘弗如也。’”馬王堆帛書《易傳·要》中也有子貢對“老而好《易》”的孔子提出疑問的話等。認爲這些内容都反映出子貢在天道觀等問題上與孔子的觀點並不一致,會當面質疑孔子,甚至産生衝突。
可見,子貢在這裏説話的語氣——他到底有没有“責問”孔子,直接關係到子貢對祭祀山川這種做法不認可的程度,以及子貢對孔子的態度、兩人的關係等問題。觀諸文獻,確實有很多地方在寫到孔子與子貢對話時,採用了“孔子先説出自己的看法——子貢表示不瞭解而提出疑問——孔子又進一步解釋”,這樣的模式來寫。但這是否意味着子貢和孔子的觀點存在差異,還值得商榷。伊若泊也注意到了這種現象,他指出這樣寫“教學目的好像就是叫讀者好好地考慮”,並把這樣的模式叫做“子貢文體”,很可能來自於推崇子貢的早期儒家文集。他還進一步指出,孔子去世時的儒家已經分裂爲至少兩派,每一派都推舉子貢做學派代表人。(13)伊若泊: 《〈上博五〉所見仲尼弟子子貢的言語與早期儒學史》,《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
我們覺得伊若泊的看法很有道理。在這種“子貢文體”的儒家文獻中,子貢這個角色的作用,已經不是單純的孔子學生了,似乎更像是孔子的“助教”,他負責提出學生或讀者心中對孔子觀點的疑問,再由孔子來進一步地解釋。簡文《魯邦大旱》就屬於這種“子貢文體”。與其説簡文中的子貢由於跟孔子的天道觀不同而發生了言語上的衝突,不如説是子貢借助提問的方式讓孔子進一步詳細地闡述提出這樣建議的原因。孔子回答哀公時説的“毋乃失諸刑與德乎”,是一種出於臣下對君上尊重的委婉的回答;問子貢的“毋乃謂丘之答非歟”,是因爲對子貢非常瞭解,猜到他會有不同的意見而想要糾正他的看法;子貢説的“毋乃不可”,也是在尊敬老師的前提下一種委婉的質疑。
前人已經發現子貢在早期孔門弟子中的地位比較重要。李零認爲,孔子死後,子貢是整個儒家學派的掌門人。(14)李零: 《喪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頁。在有其他弟子在場的談話中,子貢常常居於主導地位: 其他弟子經常要通過子貢向孔子請教問題,《述而》記冉有通過子貢問孔子要不要在衛國做官就是一個例子;子貢還常常和孔子議論其他弟子的水準如何,《先進》有師徒二人關於“師與商也孰逾”的對話等。除了《論語》以外,子貢的重要地位,在其他有關早期儒家的傳世文獻中也能看到,如《大戴禮記》和《孔子家語》,都記載了子貢向衛將軍文子談到並評論孔門主要弟子的内容。
至於子貢與孔子的關係,雖然他是“言語”科的代表,巧言善辯,常常向孔子提問,但他與孔子並非觀點衝突的對手,而更像感情深厚的父子。從《論語·子張》篇記載叔孫武叔公開表示“子貢賢於仲尼”“毁仲尼”等事件中子貢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對於魯國貴族的這種舉動,子貢並没有像觀點不同的對手那樣,趁機獲得統治者的信任和器重,而是態度堅決地捍衛了孔子的地位。
叔孫武叔毁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絶,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類似這樣表現子貢對孔子忠誠、敬仰和深厚感情的例子,在《論語》《禮記》《荀子》等文獻中多得舉不勝舉。誠然,孔門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中個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當然在某些問題上可能會與老師、同門不一樣。孔子死後儒家分爲若干派别也頗能説明這一點。然而在古代文獻中去尋找這些蛛絲馬迹時一定要注意,古人對某種觀點的態度就往往藴含在他們的語氣中。懷着尋找古人觀點差異的目的,有時就會從原本委婉的語氣詞中“聽到”别樣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