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训诂为钥,解《孙子兵法》“势”字疑案

2018-01-23 09:09江声皖
孙子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奇正军力孙子兵法

江声皖

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汉语更是如此。溯流而上,从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再到甲骨文,中间有许多词义、语法已经发生变化,即便是汉魏时代的人拜读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也需要相关学者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去解释语言,以便让更多阅读这些古籍的人们能正确地去理解古代圣贤所传留下来的语义,从而弄清楚他们所表述的奥妙观点和高明论断。这就是语言学家所说的训诂。所以,《孙子兵法》的研读过程,实质就正是一个一代代不断训诂与再训诂的过程。

这里我特挑出《孙子·势篇》中的“势”,以训诂的方法为钥匙,解开其谜团,疏通连接孙子军事思想的道路,

一、“形”的注释,现代学者大体取得共识

尽管曹操当年对《孙子兵法》流行于世的诸多不同版本,进行过系统整理,还原了《十三篇》的体例,并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但他仍未找回《孙子兵法》的旨要。其证据之一便是他对《形》《势》和《虚实》三篇的篇名未能做出准确的解释,其模棱两可的注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后来的学者。

譬如对于“形”这个篇名,曹操注道:“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69这样的解释模棱两可,使得后来的注家便分成了两拨,第一拨依据“军之形也”, 采用“形”的“形状;样子”这个义项,将其注为“主客攻守、向背之形”②杨丙 安.十 一家 注孙子 校理.卷上[M]. 北京: 中华 书局,2009:69;或是简单注为“两军攻守之形也”。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69

第二拨依据“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采用模糊地接近其“体,实体,如形影不离; 器,如成形曰器”这个义项的办法,将其注为“谓两敌强弱有定形也”④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69;或是令人费解地释为“无形者情密,有形者情疏; 密则胜,疏则败也”。⑤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69

当然,就“形”的注释而言,现代学者已大体取得共识,如黄朴民博士就肯定:“本篇篇题,汉简本作《刑》。‘刑’ 即‘形’之古字。《武经》《略解》古本作‘军形’,非是,盖后人因曹操注‘军之形也’而误增‘军’字。形,原义为器。《周易·系辞上》:‘形乃谓之器。’王弼、韩康伯注:‘成形曰器’,孔颖达等正义曰:‘体质成器,是谓器物,故曰形乃谓之器,言其著也。’可见‘形’乃指事物之实质,在本篇中指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①黄朴民.白话孙子兵法[M]. 长沙:岳麓书社,1995:42这样的解释是可以立住脚的,据可查证的资料记载,墨子就曾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经上》) 即明确指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或者说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由此,便在“形”的“器”义上引伸出了“力”的定义来。②《小百科全书》编写组.小百科全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25可见如此表述,在春秋时代就已获得公认,并在学界通行。

具体到孙子的《形》篇,我认为“形”的题解应该是“(军)力的大小对战争胜负的作用”。因为该篇的最后一句是“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形篇)明白地举例告诉我们,“形”,取决坠于千仞“积水”所产生的“(重)力”。

而此句之前孙子又还写有这样一段话:“兵法: 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诛称谥。”

这一段是关于国力、军力计算的说明文,贯通起来讲,便是:通过丈量,可以分别计算出一国的耕地面积(度);依据各自的耕地面积,可以测算出各国的粮食产量;而根据各国的粮食产量,便能估算出这个国家可以征集到的兵员人数; 掌握了两个敌对国家的兵员人数,便可以比较(称) 出两国军力的大小来。但要有把握地据此来判断胜负,则军力强弱的对比应象以镒比铢,即二十四的平方比一那样悬殊,才能确保胜利。

孙子断定,有关国力、军力的数学计算是军事决策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几乎每一年都在认真做与敌对国家,或与潜在敌对国家的国力、军力评估,这就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数量上的优势是战略上最普遍的制胜因素。”③颜飞.战争论导读[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3

孙子还告诫人们,虽说国力、军力大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但这决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模糊数学的问题,不是说你这一方多几百个人,多几十辆战车,或者如现代社会,你比人家多个几十架飞机,几百辆坦克,就保准能获得胜利。孙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随着战争的动态发展,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便更多。尤其是,在孙子看来,即便是力与力的较量,力的大小便也只是影响它的要素之一。

这正体现了孙子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他总是关注着各个事物,各种情况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把它们界别开来,又决不去切断它们联系着的脉络。

孙子超人的智慧使得他能在“天人一理”的思绪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就在《形》篇这短短三百来字的论著中,他由军力讲到支撑军力的国力,最后便又由国力大小对战争胜负的作用,引出他对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作用的规律上来,他写道:“胜之战民也,若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比方,这是他对“形”的定义,这是他在对自然界物体运动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思考结论,并迅即把这结论演绎到对战争学的研究中来,由力的大小的作用演绎到国力大小的作用,再推理到军力大小的作用。

二、“势”作何解,却还是众说纷纭

“势”作何解,还是众说纷纭,尚未有定论。

对“势”,曹操注云:“用兵任势也。”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85因此后来的许多学者便据此把其理解为“形势” 。但曹操的“用兵任势”,实际上用的还是孙子的原话“故能择人而任势”。表现了曹操在作注时惯用的手法:一时拿捏不准,便索性给它一个模棱两可,而并不能得出“势”即“形势”的结论。

但现代的学者都认为:“‘形’和‘势’,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黄朴民说:“所谓‘势’,孙子认为就是兵势,亦即根据一定的作战意图而部署兵力和掌握运用作战方式方法所造成的一种客观作战态势。”并具体地将其注释为“势,态势、气势、形势”。②黄朴民.白话孙子兵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5:54

李零教授则认为:“‘势’和‘设’有关,本来是指创设某种东西,制造一种格局,制造一种形势,这种格局,这种形势就叫‘势’。”又说:“此篇讲‘势’,不光就‘势’论‘势’,它还把‘势’放进‘形势’的总体概念中讲。”③李零.唯一的规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06-107

那么“形势”又应作何理解呢?李零教授说:“‘形势’就是一种抽象。拆开来讲,形是形,势是势,合起来呢,又是一个词,好象一个钱币有两个面。” 并且说:“西方汉学家要把这个词的准确含义翻成他们的语言,很难。我看过的英译本,翻得都不好。”④李零.唯一的规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06-107这样的解释,很难让人看得明白。

也不光是学者,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把“形”和“势”当成一回事来理解的,故而在汉语中便有“形势”这样一个词,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用得非常频繁的。它是“样子”的引伸义,一指地理上地势的高低,山、水的样子;二指事物发展的状况。

但孙子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他讲的“形”和“势”是两回事,而且用来分别做了两篇文章的标题。

一千多年以来,对于从事孙子研究的学者来说,这一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坎。今天若要还原《孙子兵法》的旨要,就必须得迈过这道坎,要还原出“形”与“势”的两回事来。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便只能求助于字典辞书,但字典辞书也同样持上述说法,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其“势”的第三个义项便为“形势”,而且就是用《孙子兵法·势篇》的“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仭之山者,势也”做的案例。

1979年修订重排的《新华字典》上也如此注释:“势:①势力,权力,威力:倚势欺人。②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1.属于自然界的:地势;山势险峻。2.属于动作的:姿势;手势。3.属于政治、军亊或其他方面的:时势;大势所趋;乘势追击敌人。③雄性生殖器:去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如此注释:“势:①势力:威势/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②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甚急/势如破竹。③自然界的现象和形势:山势/地势/风势甚急。④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势/时势/局势/守势。⑤姿态;手势;姿势。⑥雄性生殖器:去势。”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中的注释很长,我这里摘要如下:“勢”。⑴ 权力;威力。⑵形势;趋势。⑶态势;姿势。⑷男性生殖器。⑸文体名。

由此看来,“势”作何解,倒真还是一个疑案。然而如果我们无法破解“势”义疑案,便也不可能真正找回《孙子兵法》旨要还原的钥匙。

三、“势”的解读,始错于《康熙字典》

这些字典辞书的注解,为何都把“权力”作为“势”的首注?

它们来源是《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子集下·力部》中,“勢”字下方的首注中写道:“《说文》:盛权力也。”原来这注解最早来自许慎的《说文解字》,意思是很大的权力。

《说文解字·十三下·力部》:“盛力权也从力埶声。”若予以标点,则为“盛力,权也。从力,埶声。”这便把“勢”字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原来它确确实实是“力”义的延伸,因此证实它确是对某一种力的形态的描述。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一种很大的力量,发生了某种变化,亦即可解释为变化着的巨大的力。而“埶” 则只是用来标示它的读音,仅此而已。

原来《康熙字典》是把许慎注释中“力”与“权”的顺序颠倒了位置,错成:“盛权力也。”于是词义顿时大变:原本为“巨大的力,变化了方向的啊!”一下子便跳到“很大的权力啊”上去了。

“势”的这种解释,我们也还可以从《荀子议兵》中得到验证:“临武君曰: 不然,兵之贵者勢利也。”

在《荀子议兵》中还能找到旁证: “刼之以势,隐之以阸。”荀子讲得很明白,刼掠,强攻,这必须凭藉变化恰当的军事实力,而要埋伏躲藏起来,那就得靠险要的地形了。试想,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势”译成权力,或是形势,便显然都是不通顺的。

四、“势”如破竹,一通百通

再回到《孙子兵法》中来,在《势》篇中,“势”字出现了7次,我的再训诂给出了什么新解呢?这样的新解又有什么意义呢?

1.题解之“势”,通常的注本上不译题目。

而我已在前文指出,现代学者对“形”的注释大体上取得共识:“形”的本义为器,为形体。《易·击辞》:“形乃谓之器。”其注说:“成形曰器。”则把“力”定义为形体所以运动的原因,故而便在“形”的“器”义上引伸出“力”的定义来。“势”的本义即“盛力,权也”。因而证实“形”与“势”描述的都是力的作用形式,而“势”则是在“形”的基础上引伸出来的一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一个指的是“力的大小”,另一个则指的是“(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的巨大的力”,而并非人们所通常理解的为“相反相成的概念”。

那么,这“盛力权也”, 其变化到底发生在哪一些方面呢?或者说,这巨大的力要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才能成为“势” 呢?孙子在《势》篇中就此作出了最为权威的解答,即“让军事实力变化到最有利发挥作用的方向和位置”。这就告诉我们,“力的大小”故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更重要的还必须看谁把握住了用力的方向与位置,通过巧妙的变化,把力的作用发挥到更好,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2.“战势不过奇正”一句,通常的注本上照直抄为“战场的态势不过奇正两种”。

对于“以正合,以奇胜”,曹操注释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者当敌,奇兵从傍击不备也。”

有现代学者认为:“奇正,古兵法常用术语,指军队作战的特殊战法和常用战法。就兵力部署而言,以正面受敌者为正,以机动突击者为奇;就作战方式言,正面进攻为正,侧翼包抄偷袭为奇;按一般作战原则为正,釆用特殊作战原则为奇。”①黄朴民.白话孙子兵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5:58

也还有现代学者的见解是:“‘正’是正常,指足以抗衡和控制局面的兵力;‘奇’是反常,指足以打破僵持,造成‘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效果的兵力。”①黄朴民.白话孙子兵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5:58

单纯就“奇正”的解释而言,上述引文尽管都不能说错。但问题是这些解释都未能阐明“奇正”与“势”的关系,未能讲清“奇正”的实质。我认为,“战势”应指的是战争中军事实力变化的方法,其实质是以变求准,以准求胜。从孙子文章的本身来说,他笔下的“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段里讲得非常明确,“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孰能穷之”。 因此倒过来证明,这“无穷如……”的主体便也应是“奇正”,而并非单指一个“奇”字。

再从孙子这段论述的论据来看,其为说明变化可以无穷的例子“日月”“四时”“五声”“五色”“五味”,说的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举以为例的恰恰是两个以上个体的排列组合。所以孙子这里所强调的“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之变”“相生”及“循环”便也绝对不是单指一个“奇”,或是一个“正”,而是指两者的“相生”“循环”“之变”。

通观《势》全文,这“奇正”无疑是全篇论述的重点,我们将其翻译为“战争中让军事实力变化到最有利发挥作用的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不外乎奇正相替循环往复”,是最为妥当的。

3.“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一句,通常的注本上只能简单地解释为“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势’”。

据《孙子校释》考证:“汉简本无‘激’字。《御览》卷二八二‘激’作‘故’亦无‘激’字。《长短经·势略》引作‘水之弱’,无‘激’字。而《通典》卷一五四则有‘激’字,故仍依各本及《通典》存之。”

从下一分句“至于漂石”来通读,最切合作者本意的似应为“水之弱”。因为“柔弱”为水之常态,发现它竟能“漂石”,故而要用“至于”来表惊讶、感叹。然而,水确有非常态的一面,便是“激”或“疾”。“激水”因冲击力大而得名,“水疾”因速度快而扬威。因此沿用“激水之疾”,也并无不妥。

重要的是,柔弱之水是何以变作“激、疾”之水的。一般来说无非两种情况,其一是水流出现大的落差;其二是河床变窄,从而使水流加速。但这样的情况都可用一个物理术语来加以概括: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出现大的落差”,因重力影响,水流用力的方向转而垂直向下;“河床变窄”,原本漫向左右的水流合力向前。于是水流“使石头漂浮、移动”,而这就是“势”。因此,现在则可详解为:“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水流出现了较大的落差,方向急转直下,力大无比;或是河床变窄了,于是冲向石头的水流加速,冲击力由此陡然加大,这就是我讲的‘力变化到最有利发挥作用的方向和位置’。”

4.“其势险”一句,通常的注本上直译为“(善战者)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这样的传统注势均将此处的“势”解释为“态势”,这便与上下文脱节。而现在则可详解为:“(善战者)因用力方向与位置的改变而给对方造成灾难性的攻击。”

5.“势如扩弩”一句,通常的注本上直译为“‘势’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

这一句话,联系到物理学的名词,与其最为贴近的便是“势能”。这是物质系统由于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按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作“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电磁势能”和“核势能”。一般说来,克服物体间相互作用力而发生位置变化时所作之功,使系统的势能增大,这部分势能在系统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复被输出。具体地说,弩的弓由松弛的位置被拉到张满的位置,便具备了“弹性势能”,它将在系统位置的恢复过程中复被输出,从而把矢射向远处。

但我没有把握判断,孙子对力学的认知是否已到达了如此的高度,再联系到他正是把“引力势能”的概念概述为“形”的,所以便决定还是退后一步,把孙子对这“弹性势能”的认知水平暂且降低一个层次,即认定他只将其视为一种蓄势待发的巨大力量,而这孙子是肯定已经认识到了的。由此,便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孙子所言之“势”,确实为一种“力”的概念,而绝非后人所说的“态势”或“形势”的概念。所以,我姑且将其译作:“‘军力运用一旦变化到有利发挥的方向和位置’就有如弓弩由拉开弓弦这种弹性反作用而形成的巨大力量一样。”

6.“勇怯,势也”一句,通常的注本上只能以“态势”释“势”:“勇敢或者怯懦,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 现在则可深解为:“士兵勇敢或者胆怯,取决于影响着士兵心理状态的部队力量的合成、变化是否成功。”

勇与怯,都属人的心理状态,孙子在《军争篇》中把心理状态归为“气”的范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这中间虽然没有论及勇与怯,但却明确指出“气”受客观环境作用,“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是非常正确的,由此推而广之,便说明孙子认为影响着勇与怯这心理状态的“势”便也应该是一种客观原因,即能使将士们受到鼓舞,或是遭受到心理打击的客观情况。具体到本篇的议论来讲,这样的客观情况则应是近指“斗乱而不可乱也” 、“形圆而不可败也”;离得远一点则依次是指“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而这些情况归纳起来说,便都合乎一个规律,即取决于“部队力量的合成、变化是否成功” 。

7.“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一句,通常的注本上只能作朦朦胧胧的表达:“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因而能够选择人才去创造有利的态势。”

具体到这句话,其中最为值得推敲的是对“人”的解读,“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可见“人”是与“势”对立的一个概念。如果把“人”理解为“下属”,那“势”作为与之对立的概念应作何解?正因为“势”则是在“形”的基础上引伸出来的一个力的概念,所以这里的“人”的概念,应作“形”解。

我如此解释并非臆测,因为孙子《形》篇的最后一句:“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正确的翻译就正是:“胜利这一方(数量庞大的)兵员战士(扑向敌人);就像在万丈悬崖上决开堰塞湖的积水,(让它们倾泻而下)一样,这就是(我所说的)‘形’——军事实力(决定战争胜负的道理)。”所以,“人的多少”便正也是“力的大小”的另一种表述。

联系《形》《势》两篇的概念,孙子的意思是说:“因此,善于指挥打仗的人,他追求的是军事力量的有效组合,通过改变力的方向,使军事力量处于最有利于发挥作用的位置,而不把胜败都简单地归咎于人的众寡,即军事力量的大小。所以他能通过挑选、配搭把人恰当地组织在一起,通过变化,把力作用于最佳的方向,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来,从而符合以变求准,以准求胜的军事手段。”

8.“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一句,通常的注本上只能含含糊糊地讲:“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部队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现在则可讲得便更为清楚:“相信要让军事实力变化到最有利发挥作用的方向和位置这个道理的人,他与敌人战斗时,使用军力便如同(针对目标)不断地转动檑木与檑石一样。”

9.“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一句,通常的注本上还只能是就“势”论“势”:“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现在则可把这全文的总结,亦即对“势”所作的概念描述讲透彻:“所以,运用‘让军事实力变化到最有利发挥作用的方向和位置’的这种能巧妙战胜敌人的军事手段,就如同对准下边的敌对目标不断地调整檑木与檑石的滚动方向,让它们从高达千尺的山上准确地砸向敌人的方法一样,这就是(我所讲的)‘势’。”

按理说,任何书籍有那么一点差错,本也在所难免。但因为这是一部辞书,而且是一部具备如此权威性的辞书,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这差错偏偏又出在这“势”的注释上。而对“势”字注释的准确与否,却又正是我们能否真正读懂《孙子兵法》的关键之所在。

猜你喜欢
奇正军力孙子兵法
孙子的奇正相生之术及其历史影响
——兼与简文《奇正》篇的比较
《孙子兵法》组歌
奇正模架
《美国军力指数》探析及其对军力评估的启示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关于军力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