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基本战术类型

2018-01-23 09:09
孙子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吕布三国演义诸葛亮

颜 震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三国演义》对战术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从对大小二百多次战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基本的战术类型。

一、诈降

顾名思义,诈降就是假装向敌人投降以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一种战术。小说比较重视这种战术的运用,前后共设计了14次。

(一)诈降的基本目的

1.诱歼敌人。吕布和曹操作战的时候,濮阳城里的富人田氏给曹操写信说可以做内应,曹操却信以为真,结果曹操来攻濮阳,被火烧伤,差点丢了性命。

2.伺机擒杀敌方统帅或将领。赵云率军攻打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用美人计擒杀赵云不成,赵范的部下陈应、鲍隆带兵诈降赵云,想找机会杀掉他,结果被赵云识破。

3.为了实施另一战术。在赤壁战前,周瑜等要火烧曹军,用火攻必须要接近曹军才行。黄盖向曹操诈降,从而能够接近曹军,实施了火攻,曹兵大败。

4.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情报。为了了解东吴的作战情况,曹操派蔡中、蔡和到周瑜营中诈降。周瑜已经识破了曹操的阴谋,用反间计让蔡中、蔡和向曹操传递了假情报。

5.调虎离山,占领敌方据点。曹军攻打壶关口不下,荀彧建议实施诈降计。于是,曹操派吕翔、吕旷到高干处诈降,高干相信了吕翔、吕旷并听信他们去劫曹军营寨的建议。在高干离开壶关口之后,乐进、李典乘虚而入,夺取了壶关口。

(二)实施诈降的基本原则

其一,计划要周密,不能有破绽。东吴派阚泽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派来的间谍传递了黄盖遭周瑜毒打的消息。这样,曹操对黄盖的诈降就信而不疑了。与之相反,安排不周密就会被对方识破。郑文向诸葛亮诈降时自称因司马懿提拔秦朗为前将军,却不重用自己,因而来投靠诸葛亮。但是,司马懿又偏偏派秦朗向蜀军挑战,于是诸葛亮就派郑文迎战,结果只一个回合郑文就把前将军秦朗给斩了。诸葛亮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就断定郑文是来诈降的。樊建问怎么能够知道郑文是来诈降的?诸葛亮就说出了其中的奥秘:“司马懿不轻用人。若加秦朗为前将军,必武艺高强。今与郑文交马只一回合,便为文所杀,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其诈。”①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7页。

其二,实施诈降要求实施者要能言善辩,临危不惧。周鲂向曹休诈降,曹休质疑周鲂。面对曹休的质问,周鲂一度大哭,两度假装自杀,最后又割发自誓。这一连串的表演让曹休相信了周鲂是真投降。面对曹操的杀戮,阚泽面不改色,以笑相迎。面对曹操质疑黄盖的诈降书信中没有约定具体日期,阚泽以“背主作窃,不可定期”的道理予以辩解。阚泽的言行让曹操无懈可击,曹操也只好相信黄盖来降是真。郑文诈降诸葛亮,诸葛亮还没有三推六问,郑文便全部招供。陈应、鲍隆向赵云诈降,赵云用酒来招待二人,二人却嗜酒如命,酩酊大醉。陈应、鲍隆所带来的五百名小卒又被赵云轻而易举地离间,他们不但向赵云说出了诈降的实情,而且还为赵云把桂阳太守赵范给骗了出来。

(三)实施诈降的基本条件

小说共14次写到了诈降,其中有8次成功,有6次失败。从这14次的描写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运用诈降这一战术的基本条件:

其一,情况不明,真假难辨。必须是在敌人不能充分掌握情况、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的条件下实施。否则,难以成功。

其二,抓住对方立功心切,求胜心急的心理。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建威将军贾逵建议曹休不要轻信周鲂。曹休以为贾逵不想让他破吴军立功,曹休不但斥责贾逵,而且还剥夺了他的兵权。结果是曹休被骗遭到吴军伏击,大败而还。曹操在看了濮阳富人田氏给他的书信后,便喜不自胜,说:“天使吾成功也!”曹操太想击破吕布夺回濮阳、兖州之地。曹真作为大都督也非常希望能取得对诸葛亮的胜利。也正是这样,他们都被诈降所骗,兵败将亡。

诈降作为一种战术,如果安排周密,实施得当,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反之,危害也是致命的。曹操派蔡中、蔡和向东吴诈降被周瑜识破,蔡中、蔡和不但被杀,而且周瑜还通过他们向曹操传递了假情报,让黄盖的诈降得逞,实施了火攻, 打败了曹操。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司马懿派郑文向诸葛诈降,诸葛亮又用反间计,诱骗魏军将领秦朗率兵来劫蜀营,遭到伏击,秦朗及所率一万余人全军覆没。

二、诱敌伏击

诱敌伏击就是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然后出其不意给敌人以打击,是诱敌战术和伏击战术的优化组合。这种战术在小说中共有50次的运用,其中49次成功,只有一次失败,成功率最高。

(一)诱敌方式

综合起来看,小说中的诱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诈败诱敌。在双方的短兵相接中,一方为了诱敌,假装战败,然后朝己方设伏的方向退却。敌方如要跟踪追击,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伏击圈。在青州之战中,由于黄巾军人数众多,而刘备所率官军人少,刘备就采用了诱敌伏击战术。刘备事先让关羽、张飞各领一军埋伏在一山岭的左右两边,然后刘备正面迎接黄巾军。在黄巾军齐来迎战时,刘备率军逃走,黄巾军就在后面紧追不舍,当追到埋伏地点时,关羽、张飞率军从两边冲出,刘备也乘机掉转方向进攻黄巾军。这样,刘备、关羽、张飞三路共同夹击黄巾军,黄巾军大败溃散。为了能够消灭乌戈国主兀突骨所率领的藤甲军,诸葛亮命令魏延要在半个月内连输十五阵,丢弃七个营寨,以便让孟获等人真以为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从而放松对埋伏之计的警惕。在五出祁山时,诸葛亮派魏延、关兴二人轮番诈败,引诱魏将张郃进入在木门道的伏击圈,一举将张郃射杀。

2.情报诱敌。这一方式有的是真情报,有的是假情报。在刘备讨伐东吴之时,蜀将吴班、冯习等人要去劫取吴将孙桓的营寨,但又惧怕吴将朱然水军增援切断蜀军的退路。吴班便派几个小兵到朱然水军营中诈降,向朱然报告了蜀军劫取孙桓营寨的情报信息。于是朱然驰援孙桓,结果援兵在半路上遭到了蜀军的伏击,伤亡惨重。同时,蜀军也袭取了孙桓的营寨。这一诱敌伏击战术既让蜀兵袭取了营寨,也歼灭了企图增援的吴军,可谓是一箭双雕。孙策率兵围攻秣陵的时候,左腿中了一箭,孙策就让人诈称已中箭而死。于是,守卫秣陵的将领薛礼等人就想趁孙策死后撤兵之机出城追杀,结果遭到了孙策的伏击,薛礼等人被杀。

3.诈降诱敌。姜维写信给魏大都督曹真说要投降归顺,曹真信以为真。于是曹真派费耀去接应姜维,费耀遭到诸葛亮的埋伏,自杀身亡,其余人马尽皆投降。

4.疑兵诱敌。曹操在定陶与吕布作战,曹操命人在军营附近的树丛中多布旗帜,留五十人在营中擂鼓,让村中百姓在营中呐喊,把兵马尽都埋伏在长堤之中。吕布带兵前来放火,烧着树林却不见一个曹兵。突然,曹军营寨之中,擂鼓呐喊,吕布不知所措。就在此时,埋伏在长堤之中的曹军冲杀而出,吕布落荒而逃。

5.围三放一,诱敌出城。在围困敌人城池时,一般采取围三面放一面的策略,然后在不围的那个方向上设伏,伏击出逃的敌人。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把太史慈围困在泾县城里。孙策派兵围住北、南、西三面,只留东门,并在东门外埋伏了三路军马。孙策派人到城里放火,太史慈从东门逃出,结果被埋伏已久的孙策军队擒获。

6.以假象诱敌。夏侯霸进攻洮阳,看到城门大开,百姓扶老携幼往西北方向逃走,城上又无旗帜,便断定魏军弃城而走,于是夏侯霸命令军队入城,结果遭到伏击,全军覆没。公孙渊在襄平叛魏,司马懿奉命平叛。公孙渊派卑衍、杨祚据守辽隧,司马懿不进攻辽隧,而是率军假意向襄平进发。卑衍、杨祚看到这种情况以后马上驰援襄平,走到辽水之滨时遭到了司马懿军队的伏击。

7.辱骂、激怒以诱敌。曹操率军进攻下邳城,关羽坚守不出。夏侯惇让士兵在城下辱骂,关羽怒气冲天,领兵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结果关羽被围困,城池丢失。

(二)实施诱敌伏击的原则

1.要针对互不熟悉的对象实施,这样,效果较好,成功率也较高。在50次的诱敌伏击战术中有35次是针对不太熟悉的对象使用的。相互之间不熟悉,在交战中不易识别,因此也就最容易得手。诸葛亮捉张任,曹操擒许禇、庞德,邓艾伏击诸葛瞻等不一而足。

2.对同一对象或集团反复使用诱敌伏击战术时要改变诱敌方式,否则就不会成功。因为对同一对象或集团使用时,会引起对方的高度警惕,一般不会轻易上当。诸葛亮在对孟获的七次斗争中,其中有五次用到了诱敌伏击战术,但是却屡屡奏效,原因在于灵活地变换了诱敌的策略。第一次,诸葛亮用王平、关索轮番诈败,引诱孟获,伏击得手。第二次,诸葛亮用假情报把孟获骗到蜀营,伏击孟获。第三次,在孟获受到蜀兵围困时诸葛亮亲自出马引诱孟获,孟获怒擒诸葛亮时掉进陷坑被活捉。第四次,诸葛亮用赵云、魏延诈败引诱祝融夫人,祝融夫人对诸葛亮的诱敌战术有所提防,所以她刚开始并不追赶二人。魏延率领士兵一同辱骂祝融夫人,祝融夫人大怒,于是不顾一切地追赶,结果被绊马索绊倒被活捉。对于诸葛亮的诱敌伏击战术,孟获已经四次领教了它的厉害,并且提醒兀突骨要注意防范:“诸葛亮多有巧计,只是埋伏。今后交战,分付三军:但见山谷之中,林木多处,不可轻进。”①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4页。针对孟获的提防,诸葛亮再一次变换诱敌方式。他让魏延在半个月中连续输十五阵,连连丢弃七个营寨,以此让孟获认为诸葛亮已是无计可施,于是孟获等人又放松了警惕,兀突骨所率藤甲军最终被诱进盘蛇谷。诸葛亮纵火攻击,顷刻之间三万藤甲军化为乌有。正是诸葛亮对诱敌伏击战术出神入化的运用才会有对孟获集团的五次运用五次成功。如果不知变化,对同一集团连续使用就有可能失败。在瓦口关,张郃同张飞作战,用诈败诱敌伏击战术杀死了雷铜。张飞迎战张郃,张郃故伎重演,被张飞识破。第二天,张飞引兵来战张郃,张郃诈败而走,张飞追赶。当张郃把张飞引到伏击地点时,却不见伏兵杀出。原来张飞已经事先让魏延率兵截住了张郃的伏兵,并把他们赶到了峪口,动弹不得。

3.埋伏要隐蔽。埋伏的隐蔽性也是诱敌伏击战术成功的一大关键。从整体来看,小说在三个方面有所涉及:其一,山谷、丛林等地形适合埋伏兵马。吕公在岘山山林丛杂处设伏诱杀孙坚;曹操在马陵山中伏击吕布;诸葛亮派兵埋伏于芦苇蒹葭之中,伏击张任。其二,用陷坑,绊索等伏击方式。陷坑一般不受地形的限制,容易伪装较难分辨。绊索形体较小,易于实施,更不易为敌人发现。周瑜率兵攻打南郡,曹兵诱敌,东吴兵有不少跌落曹兵所设陷坑。诸葛亮用陷坑降服羌人铁车兵,用陷坑诱捕孟获。太史慈被孙策用绊马索活捉,祝融夫人被绊马索绊倒为诸葛亮所擒。其三,就天时而言,黑夜比白昼更易于隐蔽,因此,诱敌伏击战术有时也在夜晚运用。孙策围困会稽,久攻不下。孙策命令乘夜撤兵,然后埋伏于密林之中。严白虎等人以为是孙策去袭取查渎粮草,急忙出城去驰援查渎,在半路遭到孙策伏击,严白虎狼狈逃窜。陈泰向羌王迷当诈降,劝说到夜里去偷袭魏军营寨,迷当同意,并派俄何烧戈同去。俄何烧戈中了埋伏,跌落陷坑。陈泰从后冲出,郭淮从左边杀来,羌兵溃败,死者不计其数。

(三)战术原理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出乎敌人的意料,敌人戒备心理弱,成功的希望就大。

2.真假难辨。两军交战,双方的各方面情况都难以断定,也就很容易被敌方欺骗。一般来说,初次相交,根本无从判定是真败还是诈败。

三、侮辱、谩骂

这是用激烈的言词或秽语侮辱敌方以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一种战术。例如:在“一出祁山”时,魏蜀两军对垒,王朗劝说诸葛亮投降,诸葛亮则声讨王朗,并辱骂他是“匹夫”“老贼”,王朗当场气绝身亡。马超进攻潼关时毁骂曹操三代,张飞在阆中挑战张郃时让士兵秽骂张郃。辱骂的目的在于:其一,诱敌出战。在黄忠占领了对山之后,夏侯渊率军围困对山,黄忠只是不与他交战。于是,夏侯渊百般辱骂,欲激怒黄忠与之交战。其二,诱使敌人进入伏击圈。其三,声讨敌人。在诸葛亮死后,魏诞谋反,杨仪派何平迎击魏延。何平当着魏延手下士卒之面声讨魏延的逆行,涣散魏延军心。

四、离间

离间是指为了达到一定军事目的去挑拨敌人的内部关系使之不团结、不和睦的一种战术。

1.用金钱、利禄、说词等拉拢分化敌人。丁原和董卓在皇帝的废立问题上产生矛盾,进而发生了战争,而吕布的骁勇又使董卓在战争中处于下风。为了能够策反吕布,董卓派李肃去离间吕布和丁原。首先,李肃送吕布赤兔马、黄金、明珠、玉带等去收买吕布之心。其次,说董卓是明主跟随他肯定前途无量。最后,如果能杀丁原,肯定会得到董卓的重用。在李肃的游说之下,吕布果然杀死丁原,转投董卓。

2.以假象挑拨敌人。在马超和曹操的战争中,曹操多次失败,曹操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成功地离间了马超和韩遂,从而转败为胜。首先,在阵地上曹操和韩遂叙旧,装出很亲密的样子。其次,曹操兴师动众地送给韩遂一封字句涂抹不清的书信。这样就让马超对韩遂产生了怀疑,于是二人内讧,曹操从中渔利。

3.用虚假言论谗毁敌人。“四出祁山”时,诸葛亮多次战胜司马懿。司马懿为了能够让诸葛亮退兵,派苟安潜入成都散布诸葛亮倚功篡权的谣言,刘禅便借故诏回了诸葛亮。

4.用假书信离间敌人。在永昌之战中,高定杀死了雍闿,向诸葛亮献功。诸葛亮随即又拿出朱褒的一封信,对高定说朱褒来信说他是诈降,高定便信以为真。于是,高定又率军杀死了朱褒,再向诸葛亮表示忠心。其实,这只不过是诸葛亮用假书信离间高定和朱褒,让高定消灭朱褒罢了。

5.用假消息来离间敌人。诸葛亮为了能够让姜维归降便三次用假消息来离间姜维:第一次,诸葛亮对夏侯楙说,只要有他的招安姜维就会投降。当夏侯楙在路上行走时,他又两次遇到从冀城逃难的百姓,他们都说姜维要投降诸葛亮。俗话说三人成虎,夏侯楙也就相信姜维真的是投降诸葛亮了。

五、偷袭

偷袭就是乘敌人不备攻击敌人的有关目标。

(一)偷袭方式

1.里应外合。“六伐中原”时,姜维率军到祁山谷口安营扎寨。夜里二更时,邓艾派邓忠、师纂各引一万兵从外面进攻王含、蒋斌营寨,命副将郑伦带领五百名掘子军从已挖好的地道中直接进入王含、蒋斌军营,里应外合,蜀军大乱,只得弃寨而走。

2.前后夹击。孙坚率军到汜水关同董卓军作战,到晚上孙坚屯驻于梁东。董卓部将华雄从正面袭取孙坚营寨,李肃从后面攻入,并放起火来,孙坚军大乱。孙坚同祖茂逃走,华雄紧追不舍。孙坚用金蝉脱壳之计从小路逃跑,而祖茂则为掩护孙坚而被杀。

3.暗度陈仓。关平屯兵偃城,徐商、吕建打着徐晃的旗号来与关平交战,关平带兵迎敌。其实,徐商、吕建在正面诱敌,而徐晃率军抄到偃城后面,乘虚而入,占领了偃城。

4.敌营放火。偷袭敌人营寨时,一般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进到敌寨以后,一般要放起火来,主要是焚烧敌人营寨,让敌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敌方愈乱,对袭击敌营愈有利。

(二)偷袭的原则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出乎敌人的意料,敌人戒备心理弱,成功的希望就大。

2.进行周密的谋划和部署,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六、火攻

火攻,是《三国演义》较为青睐的一种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术。

(一)火攻的目标

1.火攻敌军。“火”作为一种进攻武器可以直接消灭敌人。在盘蛇谷诸葛亮烧死乌戈国主兀突骨所率三万藤甲军,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一把火烧伤曹军极多,在上方谷诸葛亮欲烧死司马懿父子。

2.烧敌之所处。营寨、城楼、山野等处是军队所在之地,用火攻击这些地方一者可以直接烧死敌人,二者可以让敌人没有立锥之地。

3.烧敌之所恃。战船、器具、铁索等是敌人所依据和凭借用以施展威力的东西,把它们付之一炬就会大大削弱敌人的实力。曹操要进攻江南就要用船横渡长江,把船烧掉,曹操的百万大军就只能望洋兴叹。铁索是吴国阻挡晋国进攻的铜墙铁臂,烧断了铁索,晋国战船长驱直入,吴军便望风而靡。

4.烧敌之所用。两军作战往往兴师动众,人要吃饭,马要食草,粮草是最为重要物资。因此,烧掉粮草,敌人就会不战自乱。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烧掉袁绍乌巢粮草,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二)实施火攻的基本条件

1.要有易燃易着之物。藤甲、战船、营寨、粮草、树木、杂草、衣物、器具等都是容易着火的物品。正因如此,官渡之战曹操烧粮草,赤壁之战周瑜烧战船,猇亭之战陆逊烧营寨,七擒孟获孔明烧藤甲。

2.火烧要威猛。大风、鱼油、硫黄、焰硝、火药、山草等都能够使火势迅速蔓延,让敌人无所遁形。

3.天气晴朗,气候干燥。好的天气有助于火势,阴雨天气不利于火攻,正如俗话所说水火不容。诸葛亮本想烧死司马懿父子,可是倾盆大雨浇灭了他的希望。

4.借助有利地形,如博望坡、盘蛇谷、上方谷等。或是空间狭小,或是有众多易燃之物,或是树木丛杂的山野。总之,要具备大火迅速蔓延,敌人无从躲避的条件。

七、城池争夺战

地形对战术有制约作用,地形不同,战术也可能有别。对城池的攻防,不同于在陆上、水上、平原、山地、丛林等地区作战。

(一)进攻战术

1.里应外合。城外进攻与城内策应是夺取目标行之有效的战术,其中内应是关键。内应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间谍为内应。在陈仓守将郝昭病重时,诸葛亮在间谍的策应之下率军夺取了军事重镇陈仓。其二,派人潜入目标城市作为内应。马腾被曹操杀害之后,马超率西凉兵围攻长安,连攻十日不下。马超用庞德之计暂时撤兵,趁百姓出城打柴取水时,庞德等人混进长安城里,抓住机会在夜间行动,杀了钟进,打开城门,马超率兵进入长安。其三,敌方人员主动要求作为内应。在曹操围攻冀州之时,审配的侄子申荣对审配杀害自己好友辛毗一家老小八十余口非常不满,于是就当曹操内应。申荣打开西门,放曹军入冀州城。里应外合这种攻城战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代价较小。在运用这种战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计划要周密,行事要保密。如果计划不周密,保密工作做不好,不但内应会遭殃,而且还会被敌人利用,诱杀外应。孙权欲夺合淝,太史慈向孙权献里应外合之计。太史慈派手下戈定潜入合淝与张辽养马后槽联络为内应,二人夜中放火,并大声叫“反”。张辽果断应对,抓住了戈定和后槽,并将计就计,诱骗太史慈入城,太史慈不明就里,结果遭到伏击,受伤而死。第二,当目标城市有人主动要求作内应时,应当小心谨慎,防止被对方诱骗。曹操在与吕布作战时,陈宫就要求濮阳富户田氏写信给曹操愿为他做内应,曹操信以为真,于是带兵进入濮阳,遭到了吕布的伏击,差点丢了性命。

2.围困。在围攻方实力比较强大,守城方实力较为弱小,且缺少援军,或援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到来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围困战术。围困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付出大的牺牲,就能够完成任务,缺点在于可能耗时较长。围困敌人时,可能出现的结局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促使守城方发生内讧,杀死主要人员,然后投降,或守城方迫不得已而降。朱儁率军围困阳城,黄巾军将领严政杀了张宝,向朱儁投降。最后,句安、李歆守护麹山东西二城,魏军五万围困,断了粮道、水道。李歆拼死突围求援,身负重伤。句安迫不得已向魏军投降。其二,逃走。由于力量悬殊较大,又无援可求,守方有可能弃城而走。孙策在平定江东时,率军水陆并进,围困吴城,严白虎看到抵敌不过,放弃吴城逃往他处。有时围城一方还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有意让敌人弃城而走,然后再伏击,一举歼灭或活捉敌首。公孙渊起兵叛魏,司马懿围攻襄平,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心惶惶。司马懿故意后撤二十里,公孙渊伺机出逃,遭到司马懿的伏击,被活捉。

3.强攻。作为一种战术,强攻有伤亡过大的缺点,也有节约时间的优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城池,不给守军求援的机会。孙权率军围攻皖城,有的人说要筑土山,有的人也讲要造云梯,吕蒙分析说:“此法皆费日月而成,合淝救军一至,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①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9页。于是,东吴兵强行登城,杀死皖城太守朱光,夺取了城池。曹操带兵围困寿春城,久攻不下,又缺乏粮草。曹操便命令军队搬运土石,填塞城壕。两员裨将退缩,被曹操斩杀。曹操身先士卒,士气大振,一举攻克寿春。

4.水淹。如果所围攻的城池靠近河流,在水势较大的时候,用水淹城,可以给守军制造进一步的麻烦。但是,这种战术会给城中的百姓带来灾难。曹操决泗水、沂水淹了下邳城,决漳水淹了冀州城。水淹不久,城池就为曹操所得。

5.开掘地道。通过开掘地道进入目标城池,进而夺取城池,不失为一种好的战术。但是,开掘地道要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只有在合适开掘地道的地方才可以实施。再说,开掘地道旷日持久,耗费时间;一旦被敌人发现,地道中的士兵不容易逃脱。袁绍围困公孙瓒于易京楼,暗中使士兵挖了地道,直通城中,消灭了公孙瓒。在攻打冀州的时候,曹操用冯礼等三百人开掘通往冀州城的地道。审配发现以后就采取了措施,冯礼等三百人都被埋在了地下。

6.调虎离山,乘虚而入。要夺取目标城池,想方设法把守城的主力引到他处,再乘机出兵占领该城池。正当周瑜和曹仁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诸葛亮派赵云趁南郡防守空虚夺取了南郡。然后,诸葛亮又派人拿着得来的兵符以要求出兵救南郡的名义把荆州城和襄阳城的守军主力调出,让张飞、关羽分别率军占领了荆州、襄阳。

7.明修暗度。这种战术就是派一支军队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另一支军队则暗地里袭取敌人的城池。曹仁与关羽在荆州之地交锋,关羽派关平、廖化同曹仁作战,自己却领兵袭取了襄阳。

(二)防御战术

防御战术又有积极防御战术和消极防御战术之分。在这里主要谈谈积极防御战术。

1.出城阻敌。在没有被敌人包抄围困之前,守城者派人率军出城迎击来犯之敌,运用各种战术力图把敌人击败。如果不能够战胜敌人,就退守到城中。在诸葛亮出山以后,夏侯惇带兵进攻新野。诸葛亮排兵布阵,把曹军引到博望坡进行伏击,击败曹军。李傕、郭汜进攻长安,李肃、吕布在长安城外就与西凉兵交战,妄图把他们消灭掉。由于西凉兵人数众多,加之作战不利,吕布被迫退入长安。

2.在城中埋伏,给入城敌人以打击。曹操进攻南阳,贾诩建议张绣领兵埋伏于东南方的房屋内,夜间曹军果然翻城而过,张绣率军冲杀,曹军损兵五万余人。

3.求援。在被围困之后,守军派人突围去寻求救援。当援兵来时,采用内外夹击的战术打败敌人。黄巾军围困北海,孔融请太史慈到平原向刘备求援。刘备率军到北海与黄巾军作战,孔融见状也领兵出城进攻黄巾军,内外夹攻,黄巾军败走。再者,当援军击败敌军以后,便自然解围。孟获连同建宁太守雍闿、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太守高定围攻永昌郡,情况危急。诸葛亮得知情况以后,率兵南征。诸葛亮用离间计让高定杀了雍闿、朱褒,高定投降,平定了叛乱,永昌之围解除。

4.坚守待时反击。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城把持朝政,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起兵勤王进攻长安。谋士贾诩建议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等西凉兵粮草用尽准备撤走之时再进行追击。马腾、韩遂久攻长安不下,内应又被诛杀,粮草短缺,不得不撤兵。李傕、郭汜马上率兵出城进行反击,西凉兵大败。

5.围魏救赵。袁谭、袁尚内讧,袁尚围困袁谭于平原,袁谭派辛毗向曹操求援。曹操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让军队向冀州方向移动,佯装进攻冀州之势。袁尚见状马上撤兵,回救冀州,平原之围得以解除。

八、用间

用间就是使用间谍以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战术。在《三国演义》中,间谍可以分为职业间谍和非职业间谍两大类型。职业间谍被概称细作,又称奸细,小说中共提到各方间谍60余处,其余的为非职业间谍。有些任务不是职业间谍所能完成的,因此需要非职业间谍。曹操派蔡中、蔡和到东吴诈降,鲁肃向诸葛亮抱怨周瑜收留二蔡,诸葛亮说:“吾笑子敬不识公瑾用计耳。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①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从以上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其一,大江远隔,交通不便,曹操派往东吴的间谍不多,因而得到的情报极少。其二,现在大战在即,曹操急需有人能够打入东吴内部,既可以获得可靠消息,又可以作为内应。蔡中、蔡和就是曹操的不二人选,原因是:第一,蔡瑁刚刚被曹操所杀,而蔡中、蔡和是蔡瑁的族弟,因此派他们到东吴去诈降合情合理。第二,从他们的职务身份来看,蔡中、蔡和原来是刘表的部下,归降曹操以后做了副将。这有利于他们打入东吴内部,从而获得较为可靠的情报。从这两方面来看,职业间谍不具备这些条件。也正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小说大都写了非职业间谍的活动。

(一)用间目的

1.刺探情报。这是间谍的主要任务。《孙子兵法》中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页。“知”在这里就是通过收集情报来掌握敌情。小说中屡屡写道:“细作探知这个消息”“细作报知”,等等。张飞攻打巴郡时,突然一连几天不到城下挑战,严颜赶快派十几个人扮成张飞的士兵到张飞军营中来打探情况,张飞故意散布假情报,让严颜上当受骗。

2.作为内应。在孙权攻打合淝时,太史慈派戈定潜入城内,并联合张辽的养马后槽作为内应。当陈登奉吕布之命出使许昌时,曹操乘机争取他为内应,陈登欣然同意。在曹操率军进攻吕布时,陈登用计为曹操赚取了萧关、徐州、小沛三地。

3.离间敌人。诸葛亮要出祁山时,苦于司马懿不好对付,参军马谡向诸葛亮建议说:“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欲反;更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诸处:使曹睿心疑,必然杀此人也。”③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2页。于是,诸葛亮派人张贴司马懿欲起兵反魏的告示,司马懿被夺去了兵权,解甲归田。

4.诱骗敌人。在姜维“七伐中原”时,邓艾参军王瓘到姜维军中诈降,姜维知道他是诈降,并没有抓捕他,而是通过他向邓艾传递了假情报,诱骗邓艾。邓艾在山谷遭到了姜维的伏击,差点被姜维活捉。姜维使用反间计,诱骗邓艾成功。

5.传递假情报。曹操派蒋干去江东劝降周瑜,蒋干却被周瑜利用,让他把蔡瑁投降东吴的假情报传递给了曹操,曹操一怒之下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6.策反敌方人员。在两军对垒之时,策反对方将领能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因此,小说多次写到间谍人员对敌方将领的策反工作。满宠策反徐晃,徐晃归顺了曹操,使得杨奉、韩暹大败。李肃策反吕布,吕布杀死了丁原。陈登策反了韩暹,使得袁术被吕布击破。

7.刺杀目标人物。诸葛亮派马岱到魏延手下做卧底,最后马岱出其不意将魏延斩杀。太医吉平欲毒杀曹操。曹操曾以献刀为名想刺杀董卓。

《孙子兵法》对间谍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页。

(二)用间方式

1.从执行间谍任务的人员来说,主要有以下方式:(1)派我方人员深入敌方。周瑜运用反间计让蒋干带庞统到曹操处去实施连环计,使曹操把战船用铁索联结在一处。(2)收买敌方阵营人员。为了能够让马超归降自己,刘备派孙乾到汉中用珠宝买通张鲁的谋士杨松,让杨松设法离间马超。杨松两次散布流言,并向张鲁说马超不听命令,有谋反之心,张鲁信以为真。这样就使得马超进退失据,不知所措。马超只好投降了刘备。(3)敌方间谍为我所用。蒋干两次到江东从事间谍活动,两次都被周瑜所用:第一次让蒋干带走假情报,使曹操除掉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第二次让蒋干把庞统带走,使曹操把船联结起来。(4)敌方人员自愿为我服务。益州别驾张松在投靠曹操不成之后,又转而投靠刘备。他不但劝刘备夺西川,而且还自愿做内应。正是在张松的谋划之下,刘备才进入西川,为后来夺取西川作了很好的铺垫。

2.就用间对象而言,主要有以下方式:(1)厚赂贪财者。对于贪财的用间对象要不惜重金,《孙子兵法》说:“……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页。李肃知道吕布是个见利忘义之徒,所以在策反吕布的时候就不惜重金。他送给吕布赤兔马一匹,黄金一千两,明珠十几颗,玉带一条。于是,吕布成为了金钱的俘虏,杀了丁原,归降了董卓。(2)用美女对付贪色者。吕布、董卓都是好色之徒,司徒王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巧施连环计,派貂蝉成功地离间吕布和董卓。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对于不贪色之人,这一招就会失灵。关羽对于曹操送给他的十位美女无动于衷;桂阳太守赵范想用他寡居的嫂子来引诱赵云,被赵云打倒在地。(3)给好妒者加点老陈醋。李傕、郭汜掌握朝政以后,欺凌献帝,作威作福。太尉杨彪对献帝说:“闻郭汜之妻最妒,可令人于汜妻处用反间计,则二贼自相害矣。”于是,杨彪派其夫人入郭汜府中告诉郭汜妻子说郭汜和李傕之妻马氏有染,郭汜之妻便信以为真,醋意大发,在她的挑动之下,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也正是如此,献帝才脱离了由李傕、郭汜编织的牢笼。(4)给昏庸者喝点迷魂汤。昏庸无能之人,本来就不辨是非,要是再耍点小花招,他就更是不知云里雾里了。“乐不思蜀”的刘禅就是小说中昏庸者的代表。当诸葛亮在前方小有胜利时,他却听信句安散布的诸葛亮要篡权的流言把其召回成都。当党均说姜维要投降魏国时,他也毫不犹豫地让姜维离开战场。(5)利用敌人的贪功心理进行间谍活动。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就是利用了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贪功的心理来向他诈降。曹休满以为在周鲂的帮助下可以破吴成功,最后反被骗到石亭,受到了吴军的伏击,损失惨重。(6)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在孙权要进攻合淝时,太史慈就利用张辽养马后槽和张辽之间的矛盾,让养马后槽在合淝城中做内应,乘机刺杀张辽。

(三)用间原则

1.要严格保密。间谍主要是刺探敌人情报和对敌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因此一定要严格保密。一旦暴露不但间谍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有可能为敌人所用,给我方造成更大的损失。也正是这个意义上《孙子兵法》中说:“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8页。由于张松写给刘备的书信被张肃拣到,张肃向刘璋揭发,致使张松全家被杀。不但如此,这还使刘璋对刘备加强了防范,让刘备夺取西川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要不吝啬钱财。有些用间对象是贪财的,多送财物就可以达到目的。董卓送给吕布赤兔马一匹,黄金一千两,明珠十几颗,玉带一条,李肃才有可能策反吕布。刘备多送财物给杨松,才有可能使杨松成功离间马超,而最终归顺了刘备。

3.间谍要足智多谋。因为间谍所处的环境相对比较险恶,只有足够的智慧才能应对各种状况,很好地完成任务。曹操选一能言军士潜入杨松府中,收买杨松,离间庞德。如果不是阚泽的能言善辩、应对自如,就很可能被曹操所识破,那么赤壁之战或许是另一种结果了。因此,《孙子兵法》写道:“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1页。

由于战事的复杂性和情况的瞬息万变,战术的运用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综合使用。《孙子兵法》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之?”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页。但是,限于篇幅,本文对战术的综合使用就不再讨论。

猜你喜欢
吕布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大话三国志
吕布其实有情义?
诸葛亮隆中决策
吕布其实有情有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