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目标下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2018-01-22 11:25张杰邹洪涛毛海立徐平张泽强
大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张杰 邹洪涛 毛海立 徐平 张泽强

[摘 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转型和学生个人全面成长的需要。当前工科教学中存在思想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脱节,实验教学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据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理论教学结合工程实践,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整合实验资源,开展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课题设计与毕业设计贴近工程实际;构建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教学机制;建立毕业生回访及工程实践能力企业评价制度;加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129-03

工科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工科专业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逐步改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工科专业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崭新课题。本文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及学院特色,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简要阐述工科专业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一、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表现为能否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及能否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是否为区域经济培养合格人才。而衡量工科专业毕业生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二)学校发展转型的需要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地方师范类高校的生存受到严重的挑战。为此,许多地方师范类高校开始战略转型,由师范类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地方师范类高校和其他本科工科院校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不管是在工程实践基础建设方面还是在工程思维意识方面。地方师范类高校如何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关系到其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关系到能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地方师范类高校一方面要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建设工程实践的基础设备;另一方面,要各类措施并举加大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学校发展转型的需要。

(三)学生个人全面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及企业的需求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仅要时刻更新知识,发挥知识更新、知识学习方面的优势,更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这就要求学生要发挥优势,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学生个人全面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的需求。

二、當前工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笔者所在学院为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地方院校的转型过程中,在高校办学资源严重吃紧的新形势下,工科院校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有增无减。在一些领导和教师看来,高等学校是教学单位,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实践课程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实践教学。这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教学被置于从属地位,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脱节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常有这样的疑惑——学习这些理论到底有什么用,这些理论能应用在哪些领域?如何用?另外,这也说明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很少或没有穿插工程实践的问题,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理论教学没有实践的支撑,枯燥的理论课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教学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据多

作为新升的本科院校,受原有实验设备的限制,学生实验开设的基本上是演示型和验证型的试验。这些实验一般都是按原有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来完成的,学生只要按要求做就可以,这种实验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的意义。

(四)课程设计主要是一些常用的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的范围和设备就是常用的化工设备,如塔、换热器、压力容器等,这些设备的设计与工程实际问题相差很远,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五)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的学生,担心学生实习会影响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这就使得工科院校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生不能进入生产第一线,也难以获得亲自动手操作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机会。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建立了实习基地,但很多是徒有虚名,真正运作起来很难。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大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思想认识和管理上的不到位,加上受学生找工作、考研或外语过级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时间仓促、选题雷同或与工程实际脱节,研究工作不够深入,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质量不高。

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工程意识

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认识为主题的统一思想活动,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院领导在教学计划制定的各个环节都要强调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近几年新进教师特别是博士,都是刚从高校毕业就进入教师队伍,没有经历过企业的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其次,作为授课主体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如在企业兼职、继续深造、参与有企业负责的项目、优先申请横向课题等来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工程实际,主动培养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利用暑假或寒假的时间,有计划地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或设计院第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做企业或设计院现场的工程师助理,虚心向那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承担一定的技术工作。这样青年教师才能有较多的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机会,尽快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学生教师”尽快变成“工程师教师”。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期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来学校讲学,让他们把丰富的实际工程技术经验介绍给青年教师,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总之,只有实现“请进来,走出去”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理論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原理时完全可以将本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讲明白,工科院校可以把高职教学中的项目化教学的思想引进来,把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有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可以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来讲授工程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请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整合实验资源,开展综合型创新型实验

在改革实验教学方案,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方面,本校的做法是整合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成立实验中心,整合四大化学中的实验分为实验一、二、三,除去重复性试验和简单操作能力实验,将化工实验分为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和仪表及自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与手段,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另外开展“SRTP”计划,让学生主持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和研究。这项举措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科学研究有些学生在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五)课题设计与毕业设计贴近工程实际

设计课题要面向教学实际,面向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设计质量。将课程设计和毕业课题设计与工程实际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课题不但能紧跟当代工程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且有的放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部分学生吸收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让学生完成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干劲大,兴趣浓,完成设计后富有成就感。另外,在毕业设计中,一方面可以请企业的工程师作为导师,让学生跟着工程师做论文(设计);另一方面,答辩小组要有工程师,保证论文(设计)的工程性,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得到了综合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六)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校企联合教学机制的构建

现代化的工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工科专业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习提供切实的保障。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作为地方师范类高校,更应该加紧步伐,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笔者所在学院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与瓮福集团、川恒化工等企业建立了化工专业实习基地合作关系,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保障了实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与企业建立了高分子材料产学研基地,与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工作站,与企业合作申报科技厅课题等。学校争取到了更多的企业项目,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可以说,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这种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学校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稳定合作关系。

(七)建立毕业生回访及工程实践能力企业评价制度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作为接收单位的企业最有发言权。一方面,学校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到底如何,还有哪些欠缺,哪些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现代企业需要哪些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培养的工程能力哪些是企业需要的,可以改进学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知道学生哪些工程实践能力够用,哪些工程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所在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学院还在以下方面积极探索

加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校内工程训练(培训)中心可以在化工单元操作,装置的装配,化工仿真,现场式或较大型真实生产装置,仿真与真实生产相结合,场景式计算机控制等实训内容上做文章。学校建立了综合工程实训中心,工程实训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在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下,学院与东方仿真公司建立了仿真实验室。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结合所在学校本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和措施。经过实践,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潘迪夫,李素康.大学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5(4):43-46.

[2] 李凡修,梅平,陈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5-6.

[3] 王章豹,刘光复,吴玉程,等.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

[4] 潘湘高,李晓峰,杨斌文,等.新升本科院校工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武陵学刊,2005(6):105-107.

[5] 乔香芬.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5(3):1-3.

[6] 罗福午.工程思想教育是工科大学德育的组成部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6-20.

[7] 杨西强,王国祥,田冰雪.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鉴认制度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76-78.

[8] 张海英.工科院校应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4.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