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引领滇西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启示

2018-01-22 11:31任曙明刘珊珊吴克华
当代农村财经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

任曙明 刘珊珊 吴克华

摘要:滇西地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区域之一,貧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开发难度较大。作为我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特征,产业扶贫能够显著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造血式”扶贫。在此背景下,保山锐意创新,以特色工业产业为引领,通过兴建“园中园”,构建了“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本文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以及利益联结三个方面,阐述了保山依托“园中园”实施产业扶贫的具体过程,并总结其成效与经验,为滇西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产业引领;滇西地区;扶贫开发;保山园中园

一、引言

滇西连片贫困地区(以下简称滇西地区)是国务院于2012年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的重点关注区域。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与边境地区,滇西地区的扶贫开发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稳定与民族和谐,现实意义重大。然而,由于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滇西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滇西地区是我国目前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包含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等10个市州的56个县市,其中囊括了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①。一方面,滇西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滇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仍有贫困人口192万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5.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②。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滇西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根据统计,根据统计,2015年,滇西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43元,仅占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60.79%,更无法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相比③。

此外,滇西地区返贫率较高,进一步增加了其扶贫开发的难度。事实上,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滇西地区一直是云南省以及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帮助其开展扶贫工作。但由于以往扶贫措施多注重“输血”,滇西地区贫困群众的创收能力与自身素质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低效、简单的劳动生产。这使得滇西贫困群众无法依靠自身发展获得较高水平的稳定性收入,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市场波动等风险的抵御能力差,一旦离开外力支持,极易发生返贫现象。再加上滇西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贫困群众提供足够的保障措施用于防范、抵御风险,使得当地群众返贫几率进一步增加。

滇西的贫困特征要求其扶贫工作不仅要行之有效,而且要持之有效,这使得产业扶贫成为滇西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作为地区脱贫的必由之路,产业扶贫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为杠杆,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当下生存与长期发展问题,实现“造血式”扶贫。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强调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长久脱贫的重要举措。《“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指出,贫困地区要着力发展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河北、云南等多地考察时,也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作为滇西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保山同样面临着贫困程度深、返贫压力大的严峻形势。在此背景下,保山以“园中园”为载体,打造了“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聚集发展了新材料(硅基产业)、生物资源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工业产业,有力地带动了脱贫进程。以保山为例,结合“园中园”建设过程,本文从产业选择、产业发展、利益联结三个方面对其产业扶贫进行介绍,并总结成效与启示,从而为滇西其他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提供借鉴。

二、保山产业扶贫的实践

保山市位于云南西南部,下辖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一区四县,其中,施甸、龙陵、昌宁为国家扶贫重点县,腾冲为省级扶贫重点县①。截止2015年底,保山市仍有贫困人口20.11万人,贫困状况较为严重②。为了进一步加快脱贫步伐,保山政府创新性地在保山工贸园内划出特定区域,供各县兴建“园中园”,以特色产业发展来带动地区脱贫。通过因地制宜选产业、创新机制兴产业、利益联结促增收三大步骤,“园中园”兼顾了产业发展与地区扶贫,效果十分显著。

(一)因地制宜选产业

选准产业是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的前提条件。如果产业选择出现偏差,贫困地区不仅不能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的目的,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加重贫困问题。因此,保山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确立了“园中园”各个园区的特色产业。

以昌宁园为例,保山政府综合考察昌宁状况后,将生物资源加工业作为其特色扶贫产业。首先,昌宁具备丰富的生物资源禀赋。昌宁被称为“核桃之乡”、“茶叶之乡”,境内拥有植物1600多种,其中已知的木本植物有615种;森林覆盖率达60.43%,活立木储量达1558万立方米,生物资源十分丰富③。其次,昌宁拥有一定的农产品生产基础。昌宁是保山境内的农特产品生产大县,在核桃、甘蔗、烟草、茶叶等多种农产品生产上已初具规模。以茶叶为例,截至2015年,昌宁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5万亩,干茶总产2.29万吨,实现总产值15.2亿元,产业基础较好④。最后,昌宁地区的农特产品在市场上需求较高。昌宁地区的名优特产泡核桃以其果大皮薄、色泽鲜亮、肉质饱满的特点,在国内市场以及亚、欧、美等国际市场上受到了一致欢迎。但由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昌宁地区的农特产品在市场上仍处于价值链低端,未能实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因此,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结合当地农特产品生产基础,以“园中园”为平台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业,是实现昌宁地区经济增长、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

与昌宁园的产业选择方式类似,保山政府针对其他县区的实际状况,为其园区确定了特色产业。其中,龙陵园主要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施甸园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腾冲园主要发机电产业。通过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保山以“园中园”为载体,为地区产业扶贫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机制兴产业

产业扶贫关键在以产业发展为“杠杆”,撬动地方“穷根”。因此,在选择扶贫产业后,如何高效配置要素,实现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保山在土地利用、金融支持、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而实现了各园区特色工业项目的振兴,发挥扶贫功效。

首先,创新土地利用机制。保山各县山多坝少,土地资源稀缺,没有在本地大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在吸取“飞地经济”发展经验后,保山市创造性地打破行政区划,实现了辖区内土地资源的共享。在位于隆阳区的保山工贸园区内,保山市拟划出19045亩土地供各贫困县使用,兴建“园中园”,发展特色产业。其中除腾冲市根据实际需要供给外,规划给施甸园区不低于3000亩、龙陵园区不低于5000亩、昌宁园区不低于3000亩的建设用地,并由保山工贸园管委会负责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报批。通过建设“园中园”,创新土地利用机制,保山解决了各县特色产业发展用地的供需矛盾,实现了“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全面覆盖,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创收。

其次,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资金是产业发展必不可缺的要素投入,而保山各县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持扶贫产业的快速成长。对此,保山政府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思路,为每个园区统一设置了2亿元的产业基金,助推园区产业起步。同时,保山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为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补贴、企业培育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保山政府积极搭建各种融资平台,为园区获取金融支持提供渠道。例如,保山政府、隆阳区政府与建设银行保山分行开展合作,由市、区政府担保50%金额,为“园中园”提供“助保贷”业务。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方式为各县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进而使其达到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目的。

最后,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离不开规模企业的带动,因此,保山政府在基础设施、企业融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使产业链上下游规模企业入驻“园中园”。其一,保山市通过兴建标准厂房、配置低价工业用电、铺设通讯光缆等举措完善了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入驻。其二,通过采取“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10+3”PPP融资方式,保山政府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低成本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聚集。其三,保山制订了《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从行政审批、管理体制、考评体制等多方面简化了企业落地流程,加快了企业在“园中园”的落地。通过招商引资机制的创新,保山着力吸引规模企业向“园中园”聚集,不仅加快了产业发展进程,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以产业扶贫为目标,保山通过选准产业、创新机制,实现了地区特色产业在“园中园”的快速发展,为保山经济增长、群众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利益联结促增收

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是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如何使贫困群众受益,是地区产业扶贫工作中应当考虑的重中之重。通过激励企业招工、开展技能培训、完善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的措施,保山政府将“园中园”特色工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利益紧密相连,改善了其贫困状况。

首先,激励企业招工。保山政府为“园中园”企业提供了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其进行招工,使贫困群众能从特色工业发展中获取工资性收入。具体来说,对于“园中园”中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保山政府根据其缴费期限,按照每人一次性的标准,分别给予500元(满一年)、800元(满两年)、1000元(满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这一措施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促使其在当地进行员工招聘,为贫困群众获得工资性收入提供了渠道。

其次,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园中园”平台,保山政府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使贫困群众能够在特色工业发展中获取专业技能,提高收入。一方面,加大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保山市技能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保山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积极开展种类丰富的技能培训,提高了贫困群众技能水平多样性。另一方面,改良技能培训模式。以“园中园”平台为契机,保山政府积极推进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针对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技能水平与创收能力。

最后,完善服务体系。保山政府建立了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贫困群众在“园中园”特色工业发展中获取工资性收入与专业技能提供助力。首先,保山在园区中成立了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了招工业务、培训业务指导;其次,保山政府在各县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各乡村设置了服务窗口,实现了招聘信息推廣、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项目的“一站式”服务;最后,保山政府还开发了线上服务系统,充分整合园区就业与技能培训信息,加快了贫困群众融入“园中园”,获取产业发展红利的进程。

以“园中园”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保山在企业招工、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利益联结,保山将贫困群众直接纳入产业发展进程中,使其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提高了收入水平与创收能力。

三、保山产业扶贫的成效与启示

保山集“山区、边境、民族、贫困”四位一体,是滇西连片贫困区域中的代表城市,贫困程度深、返贫压力大。在“精准扶贫”战略指导下,保山创新思路,聚焦贫困群众,以“园中园”为载体,实行了“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措施,不仅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而且为滇西其他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一)脱贫成效

依托“园中园”,保山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根据各县发展优势,创新产业发展与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生物资源加工、新材料(硅基产业)、装备制造等特色工业的快速成长,显著缓解了保山贫困程度深、返贫压力大的贫困现状。

首先,“园中园”特色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保山的贫困程度。一方面,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园中园”广泛吸纳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参与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自成立以来,“园中园”引入了西安隆基、富士通(施甸)科技、昌宁千山药机等众多规模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以西安隆基为例,自2016年6月入驻“园中园”以来,该企业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吸纳保山当地劳动力,已提供就业岗位900余个①。2016年以来,“园中园”共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吸纳了2.5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500多人,为保山减少贫困人口提供了可行途径②。另一方面,通过转变生产角色,“园中园”使贫困群众能够从事附加值更高的生产活动,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园中园”基于保山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了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有序引导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园中园”实现了保山贫困群众从农业经营者到产业工人角色的转变,使其从初级农产品生产转移到生物资源深加工、硅基加工、装备制造等附加值更高的生产活动中,增加了劳务收入。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园中园”总计引导1.1万当地群众进入园区,成为产业工人,为贫困群众提供了2亿元劳务费用,显著提高了其收入水平。

其次,“园中园”降低了保山地区的返贫率。一方面,通过“园中园”平台,保山政府开展了更具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了当地贫困群众创收能力,从而减少了地区返贫现象。保山市根据“园中园”用工需求,积极联合企业、高校、职业中介,广泛开展了电焊钳工、建筑砌砖、电子商务等专项培训和技能培训。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保山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9.19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培训人数的33.6%。众多贫困群众通过“企业+政府+高校”的订单式培训,掌握了至少1门专业技能,增强了创收能力与风险抵抗能力,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另一方面,“园中园”为保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使政府拥有更多财政收入来完善保障兜底措施,从而降低贫困群众返贫几率。“园中园”自建设以来,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带来了保山政府税收、固定资产方面收益的大幅提升。据统计,2016年,“园中园”共上缴税金7.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17亿元,增加了保山政府的财政收入①。在此基础上,保山政府一方面着力改善地区道路、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大社会救助与减灾救灾建设投入,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从而降低了当地群众因灾、因病返贫的可能性。

(二)启示借鉴

以“园中园”建设为契机,保山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基于保山产业扶贫的实践过程,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供滇西其他贫困地区参考。

首先,在产业选择上,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保山成功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前提是,立足地区实际,精准选择了生物资源加工、新材料(硅基)、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项目,找准了发展方向。因此,滇西其他贫困地区在实施产业扶贫时,需要认清地区现状,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结合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明确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项目;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选择能够有效对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的特色产业项目,确保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为带动地区脱贫打下基础。

其次,在产业发展上,要创新机制、强化保障。保山以“园中园”为载体,大力创新产业扶持机制,完善物质与制度保障,从而实现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地区脫贫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滇西贫困地区在进行产业扶贫时,必须创新思维,不断完善保障措施。首先,要着力盘活土地资源,优先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集约利用;其次,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支持;最后,要完善政策保障,从项目落地、管理、考核等多方面加速特色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与群众增收的关键引擎。

最后,在利益联结上,要加强引导、多措并举。以“园中园”为平台,保山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开发,采取就业与技能培训两种方式,将特色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增收紧密联结,从而加快了脱贫步伐。因此,滇西贫困地区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增强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与获得感。一方面,要加强鼓励引导,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广泛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举措,丰富利益联结方式,将贫困群众拥有的生产要素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连接,使其获得务工收入、专业技能、产业发展红利等多种收入,带动贫困群众快速、稳定增收。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责任编辑:凌玉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精准扶贫”背景下全社会扶贫开发投入管理体系研究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普洱市无量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银行业支持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新常态下宁夏扶贫开发创新思路的建议
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的研究
广东扶贫开发的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