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
摘 要: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高河能源作为潞安集团下属的一座中外合作,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建矿以来,高河能源积極探索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不断加强对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引进工作,并在企业内部大力培养新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人才管理;培养;评选;工作现状
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目前的人才工作现状
公司人才工作的重心为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德”的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力倡导“最硬的关系是品德,最好的关系是能力”,重点培养善良、勤俭、感恩这“三种美德”,重点培育诚信、实干、担当这“三种品德”,对干部“德”的考核要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突出竞争性选拔。进一步完善干部人才竞争性选拔机制和流程,每年通过竞争性选聘的经营管理人才比例达到人才选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是突出员工自我价值的提升。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员工个人发展愿望与企业愿景的有机统一,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共同提升,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高河能源有限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首先,建立完善人才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每年度申报的初、中级职称,获得任职资格的人员,公司会在次年年初及时下发聘任文件。获得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结合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或业绩,进入公司后备人才库,成为科队级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务晋升的后备人选。同时,潞安集团的“年度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年度煤炭优秀毕业生”等重要荣誉评选,也会在其中遴选产生;其次,积极推进人才轮岗,提高人才岗位适应能力。公司近6年来,新招聘的大学生在科队之间轮岗1次的有55人,轮岗2次及以上的有6人,经轮岗获得提拔的11人。未参与轮岗的,获得提拔的有13人,共计24人;最后,重视新分大学生培养,促进能力素质快速提升。公司近几年新分的大学生,尤其是煤矿主体专业毕业的男生均分配到井下一二线队组,工资待遇为生产矿井中等水平。在岗位上实行师带徒制度,技能培训,在基层岗位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高河能源2018年人才管理工作
选派驻村工作队的方案
驻村工作队由1名队长、2名队员共3人组成。结对帮扶对象为沁县13个、平顺1个和壶关1个共15个贫困村的其中一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3人必须为公司在册职工,要求队长原则上为副科级人员,队员原则上为副科级以下人员。驻村工作队人员要求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务实、综合能力强,具备履职条件。驻村工作队任期两年,本期驻村时间2018年4月~2020年3月。期间不承担本公司工作,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所驻贫困村,确保全身心专职驻村帮扶。
选拔“蓝点计划潞安副计划”培养对象
“蓝点计划潞安副计划”与“蓝点计划潞安方案”同步实施,主要通过四大平台实现对培养对象的锻炼培养。同时,集团公司将安排有关专家和导师对培养对象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直接指导。四大平台分别为:企业领导决策、管理实操平台。培养对象通过担任基层科队、二级公司、集团公司等三个层次主要领导的特别助手,参与、体验、学习所协助领导的决策和管理全过程,提升管理和领导能力。每个层次岗位培养时间为4个月,共12个月。属基层单位的培养对象,前两个层次的岗位一般安排在原单位,属集团或股份公司机关的,则统一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培养。政策案例剖析训练平台。培养对象在课题指导组带领下通过剖析课题案例,提升政策分析和把控能力,培养时间为4个月。
价值观和战略思维培育平台,培养对象通过参加“蓝点计划”组织的顶级学术报告和研讨,提升正确价值观、国际视野、新经济思维和战略思维等,培养时间2个月。蓝点研究报告撰写平台,培养对象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前三个平台的锻炼情况,撰写一篇高水平的蓝点研究报告,培养时间为6个月。
公司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评选类型及条件
第一,杰出人才。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特殊贡献者可破格到大专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内;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志,吃苦耐劳,群众基础好;善于处理工作中的棘手难题,业绩突出,并创造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优秀青年人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本企业工龄在2~5年之内;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轻有为,富有朝气;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志,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步显著,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成绩优异。
第三,煤炭优秀毕业生。根据《关于评选2017年度煤炭优秀毕业生的通知》(中煤教协[2017]25号)精神,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开展煤炭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活动。公司推荐1~2名人选,整合矿井人选由所属主体矿统一推荐。推荐人选要求为工作5年以内(2012年6月以后)的煤炭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现仍在煤矿井下一、二线岗位工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敢于担当,表现突出。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考核认定后将择优向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申报。
(作者单位: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曙明,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徐颂陶,著.中国人才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D].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3]王奋,李建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和出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