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煜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可有效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法,需要使用有效的引入方式,将生活现象引入教学中,使生活与数学知识充分结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很抽象,难以理解。而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体现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现象,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现状
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但是,在生活化教学法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是教师对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不够充分,且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点的结合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生活现象中体现出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教材中体现的数学知识点比较模糊,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1]。因此,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准确衔接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点,促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互渗透,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1.与实际生活现象结合
在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体现出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且准确结合。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考虑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举例说明数学知识时,要明确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知识点,体现出合理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教师应选择生活中使用三角形的脚架等物体进行举例说明,使学生明确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生活中的物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課堂教学效率。同时,利用生活中现象举例说明,使学生明确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使用,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生活现象举例说明数学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2]。
2.学习任务中体现出生活现象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还要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与生活现象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会主动在生活现象中寻找数学知识,且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合理结合,重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类似于水电费的计算等,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得到准确答案并核算家中水电的使用情况。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布置类似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由于水电费是阶梯式的计算方式,可有效检查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并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的使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3.创设生活化学习环境
初中学生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感受更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生活环境的形式,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创设的数学教学生活环境应与数学知识充分结合,并且知识点衔接准确,将运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进行展示,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初中数学学习环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化、直观化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逐渐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创设生活化学习环境的形式,发挥生活化教学法的作用,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学习数学的经验,将新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充分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隆生.刍议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黄进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2.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