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春凤 史乃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新的契机。乡村要振兴,其首要问题是实现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农村人口脱贫。但目前部分农村地区仍面临着贫困程度高、脱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等问题,而休闲农业以其涉及面广、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等优势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交通设施改善和消费需求不断转型升级,作为农村经济重要增长点的休闲农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成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据统计,2017年全国从事休闲农业人员达900万人,受益农户达700万户。虽然休闲农业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休闲农业的受益者仍集中在农村的精英群体,因此如何让休闲农业真正聚焦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仍存在诸多困难。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休闲农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休闲农业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休闲农业既是现代农业新型产业形态,也是现代旅游新型消费业态,作为一种交叉的复合型产业,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休闲农业兴起于欧洲,1965年意大利率先创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诞生。目前,国内外对休闲农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早期学者认为休闲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是农业农村旅游的统称,所有与农业相关的旅游均可称为休闲农业(Inskeep,1991)。随后,有关学者进一步阐释了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与休闲农业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皆为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Branmwellb,1994)。此外,也有学者指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郭焕成,2000)。因此,本文认为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的双重属性,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一切自然条件和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观光休闲旅游经营活动。
2015年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提前下,对农业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用地要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2016年9月,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对资源禀赋有优势的贫困地区,优先支持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重点开展“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带动贫困地区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休闲农业精准扶贫是在国家大力提倡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说的,是指根据不同贫困地区以及不同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帮扶、管理的扶贫方式,简言之,就是精准到户,最终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休闲农业精准扶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根据其资源禀赋选择适宜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通过开发休闲农业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通过精准管理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的扶贫方式。在休闲农业精准扶贫过程中,精准识别是指在休闲农业扶贫过程中识别出真的贫困户,并洞悉其产生贫困的原因,这既是精准扶贫重点,又是难点;精准帮扶是指针对不同贫困户产生贫困的不同原因,制定休闲农业帮扶政策,支持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精准管理是指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及扶贫资金等进行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近几年的扶贫实践充分证明,休闲农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结合在一起,把农家庭院变成了市民消遣、农民增收的农家乐,直接对接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使大量农民从单一的农业耕作向旅游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及农产品商品化率,从而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实现叠加,拓展了增收途径。同时,休闲农业在促进农民就业方面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休闲农业能够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就业收入和就业质量的“双提高”。此外,休闲农业每雇佣1个劳动力就业,就能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文化等相关行业增加5个就业机会,进而扩大就业容量,加快了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它在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吸引着城市居民走入田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并将城市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引入农村,带动了农村地区住房、水利、通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得以改善,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发展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当前,制约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的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匮乏,其深层次根源是精神贫困,脱贫攻坚不仅是扶贫更是扶志,只有转变贫困人口的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才能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使贫困人口快速脱贫,并且保证脱贫后不返贫。加快发展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基地转变为休闲农业景区,可有效增加贫困地区的旅游收入,并通过游客与农民的互动和沟通,开拓当地农民的眼界,更新其陈旧观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休闲农业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中来。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精准扶贫主要包括五种方式:一是建立休闲农业扶贫专业合作社,优先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休闲农业合作社,发展休闲农家、小型采摘园等,带动贫困地区传统种养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代表地区为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阳乡龙坪村。二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来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创建高标准“农家乐”,使休闲农业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动力,代表地区为广西省柳州市融水县汪洞乡。三是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立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并借此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代表地区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下北村。四是通过“特色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观光有机蔬菜和观光采摘园区,以“土地分红、股份分红、提供就业、就业培训”等措施进行帮扶,代表地区为潍坊市昌乐县庵上湖村。五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代表地区为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角峰村。
1.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目前,众多地区的贫困指标是根据一定比例的当地农村人口的总数量下发的,缺少科学的调研与全面的评估,以致将部分非贫困户也纳入到贫困户行列,造成对贫困对象的识别偏差。同时,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贫困户多为经济、能力、知识欠缺,又或者是多种情况叠加,导致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具有较大困难性,这也给精准扶贫工作造成了干扰。随着“到人到户”精准扶贫的实施,部分地方政府背离了精准扶贫的初衷,将大量的财政资金直接用于休闲农业景区开发,设想盈利后从景区收入中拿出一定额度分配给贫困户,或将财政扶贫资金单纯以“理财”方式固定利率借贷给旅游投资商,获利后分配给贫困户,这些均影响了精准扶贫的针对性,进而降低了扶贫效果。
2.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在休闲农业精准扶贫中,资金短缺是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部分贫困山区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加剧了休闲农业发展的难度。虽然政府给予休闲农业大量的资金扶持,但由于项目开发资金主要由政府投入,来源较为单一,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开发需要,以致无法利用休闲农业来达到扶贫的效果。
3.休闲农业扶贫项目雷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在休闲农业的选择中更倾向于精致化、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品休闲农业项目。然而,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因缺乏规划理念,同质化严重,扶贫项目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模式单一,导致休闲农业在个性、特色、品味等方面存在欠缺,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大部分休闲农业仍处于低水平的粗放型经营状态,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休闲农业配套的道路、游客接待中心、漫步道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致使游客引不进、留不住、难再来。
4.农村空心化致使扶贫项目难落实。目前大部分贫困村都面临着空心化问题,这成为我国扶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因贫困地区发展落后,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以老人小孩为主,故缺少干事创业的青壮年,导致了精准扶贫项目难落地。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搞“宗族圈”以及村干部搞裙带关系,根据“亲疏远近”优先将自己的亲友等非贫困人员纳入贫困对象,造成了精准扶贫的偏差,损害了精准扶贫在农村地区的公平性,也加剧了贫困地区的空心化,这给休闲农业精准扶贫带来了极为不利影响。
5.贫困村民脱贫意识欠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贫困居民不仅缺乏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是其有着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由于农村地区大部分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仍思想封闭、因循守旧,缺少对休闲农业扶贫认知,未将休闲农业作为一项脱贫致富的新产业重视起来,故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即使部分村民参与了休闲农业,但因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规划,只注重短期利益,在休闲采摘活动、农家乐活动中出现以次充好现象,甚至出现宰客事件,造成负面口碑,制约了休闲农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部分村民作为休闲农业的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强的情况,故严重影响了顾客的休闲体验和休闲农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休闲农业精准扶贫关键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明确休闲农业扶贫对象,确定休闲农业扶贫主体,根据休闲农业扶贫的制约因素针对性实施精准帮扶,并对扶贫绩效进行管理,以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的精准扶贫功能,实现休闲农业精准扶贫效果。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找准对象、摸清底数,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因人因地施策。而休闲农业作为产业带动脱贫的一种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贫困地区。因此,要使休闲农业与社区扶贫的契合度更高,必须在开展扶贫工作之前,做好严格、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就贫困村而言,休闲农业发展受贫困村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要素配套等因素影响,休闲农业扶贫适用于资源禀赋和周边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的贫困村;就贫困人口而言,通过对农村贫困地区摸底调查,建立贫困村数据库,根据扶贫对象自身能力和文化水平分层次进行帮扶,优先扶持自身能力和文化水平高的贫困户;对于自身能力及身体素质较差的贫困户,可采取安排在景区工作或入股分红进行帮扶;对于丧失劳动力贫困户则要加大资金、物资的帮扶。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作用。一方面,针对休闲农业精准扶贫中的资金缺口,政府及金融机构要在发展政策、帮扶资金上给予倾斜。政府要加大休闲农业的用地、用电、各类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设立专项奖补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对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品牌建设、扶贫劳务工资给予奖补;金融机构对信用状况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项目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或贷款贴息;另一方面,建立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参与机制。当前休闲农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政府可以将有参与意向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吸纳到休闲农业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项目,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利益分享机制,培育和扶持一批有产业支撑、三产融合好、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精英文化之根,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的着力点。乡村振兴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祭祀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产品,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与农事体验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按照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化”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不断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和产品;同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利用“互联网+”做好贫困地区优质农副土特产的销售工作,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仅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农村贫困地区必须要实现自身造血,才能增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贫困地区要组建由休闲农业专家、休闲农业示范点负责人、社区精英等构成的休闲农业扶贫团队,定期针对贫困人口开展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以期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能够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在休闲农业产业链条中实现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