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行性探讨

2018-01-22 10: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利多卡因

王 新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淮安 223400)

在临床中,甲状腺炎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中以亚急性的甲状腺炎发病率最高,其又被叫做细胞性的甲状腺炎,患者发病之后常表现出甲状腺疼痛。该病在临床患病率较高,起病急促,病程短则2~3个月,长则半年甚至半年以上,同时又具备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危及身心健康[1]。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十分明显,但是临床上表明多因感染病毒所致,同时也常采取糖皮质激素、非甾体药物等口服治疗,疗效一般且药不良反应明显。为此,我院对该疾病患者采取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抽取了30例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组分析,并把具体的治疗情况作如下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 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接受并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的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用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治疗的1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甲组包括10例女性与5例男性;年龄45~80岁,平均(56.5±2.0)岁,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乙组包括11例女性与4例男性;年龄46~79岁,平均(56.0±2.4)岁,采取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治疗。两组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已经知情并同意,同时将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的甲状腺肿瘤以及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出血及囊肿等等疾病患者排除,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提示,可采取进一步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①甲组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每次口服的剂量是15 mg,1天3次,连续口服3 d后将药物疾病降低至每次10 mg,1天1次;持续治疗7 d后将药物剂量降低至每次5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3个周后停止用药。②乙组采取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治疗,取患者的仰卧位后在其颈后垫上一个软枕,使其头部轻微相后仰,使其甲状腺得到充分暴露。展开常规消毒之后,将5 mg的地塞米松与0.2 mL 2%的利多卡因充分混合,然后借助B超引导,采取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入混合药物,在患者甲状腺显著肿大或者存在结节处的部位,在气管旁斜行或者垂直进针并呈放射性双侧注射,每侧注射地塞米松的量均为5 mg,1周治疗2次,之后再转换为1周治疗1次,治疗3周后停止用药[2]。

1.3 观察指标:甲乙两组患者均接受3周的治疗后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其中临床治疗效果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以及恶化,经过3周治疗后缓和的甲状腺疼痛、发热、肿大等症状消失,且血沉与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视为治疗显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甲状腺疼痛、发热等改善,且甲状腺肿大部位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但是未消失完全,患者的血沉与甲状腺功能均明显改善,视为治疗有效;患者接受3周的治疗后,其临场症状、甲状腺功能障碍加重,血沉上升等,均视为疾病恶化[3]。

1.4 数据统计及处理:数据借助SPSS19.0处理, 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3周后,甲组1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恶化依次是9例、2例、5例、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3%;乙组1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恶化依次是14例、1例、0例、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乙组显著优于甲组,比较具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2 对比甲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甲组15例患者中复发5例,复发率是33.33%;乙组15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是6.67%,乙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甲组,比较具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2.3 比较甲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甲组15例患者总一共发生不良反应3例,分别是胃肠道反应2例、糖代谢异常1例,发生率是20.0%;乙组15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注射部位短暂性的疼痛,发生率是6.67%,乙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甲组,比较具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中,患者发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但大部分医务人员均一致认为与病毒感染相关,且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倾向,会对患者的甲状腺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疼痛、炎性反应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的概率更高,多发于中青年群体,且女性的临床患病率远高过男性[4]。

对于轻微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上只需要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中度、重度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则需要采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获得不错的疗效,但是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口服该类药物,因此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且停止用药后患者复发的可能性也非常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用药后能够对炎症组织发挥导向性而提升局部药物浓度,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用药后患者的甲状腺局部免疫反应会得到有效抑制,进而大幅度降低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而改善其症状[5]。在本组研究中,乙组采取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注射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6.67%,显著优于甲组的73.33%、33.33%、20.0%,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该种治疗方法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还具备颇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以局部注射的方式采取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亚急性甲状腺炎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