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8-01-21 01:04:54曾燕霞龚春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2期
关键词:阴囊疝囊修补术

曾燕霞 龚春红

(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腹股沟疝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腹股沟部位薄弱暴露,并不具有肌肉支持,所以其承受的压力较大,在腹横筋膜发生缺损或无法承受压力后,会形成腹股沟疝[1]。目前对此类疾病主要可采用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而随着临床医疗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被腹腔镜手术替代,且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手术的治疗中[2]。本科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完成TEP术5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5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例,年龄25~75岁,平均52.5岁,单侧腹股沟斜疝50例,单侧腹股沟直疝4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病史和腹股沟区阳性体征。均在全麻下行TEP手术,手术时间为30~65 min,住院时间(4~7 d),术后24 h可离床活动。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阴囊水肿2例,1周后消退,血清肿1例,穿刺抽液后消退。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1.2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常规备皮、保留导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健侧,助手立于患者患侧,脐下缘做1.0~2.0 cm横切口,电刀逐层切开直至双侧腹直肌前鞘及腹白线,沿腹直肌内侧缘钝性分开腹直肌达后鞘,沿腹直肌后鞘表面以食指向下推开腹直肌,充分向耻骨结节和患侧髂窝方向分离,分别在脐与耻骨连线中上及中下1/3处做一小切口,放入5 mm Trocar,脐下缘切口内放入10 mm Trocar作为光源观测孔,4号间断缝合前鞘及皮肤防止漏气,接通CO2,维持腹膜外压力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30°腹腔镜,此时患者取头低足高15°~25°,稍向健侧倾斜位,用肠钳及电钩分离腹横筋膜深层达腹膜前间隙,依次分离显露Retzius间隙及Bogros间隙,分离内至耻骨联合、外至腰大肌及髂前上棘、上至联合肌腱上2 cm、内下方至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完全显露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腹股沟韧带、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精索(子宫圆韧带)。分离腹膜与侧腹壁,寻找疝囊,直疝及未进入阴囊的斜疝应尽可能剥离,高位套扎,如疝囊已进入阴囊,将精索(子宫圆韧带)游离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疝囊电钩灼烫后保留不予处理。自10mm Trocar放入卷曲的美国Covidien(柯惠)15 cm×10 cm补片,紧贴腹膜铺平补片,补片应覆盖整个疝内环口(肌耻骨孔)、Hessdbach三角区和股环,内缘超过中线,上缘至联合肌腱上2 cm,下缘超过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下方,外缘至髂前上棘腰大肌表面覆盖整个腹股沟区。排净CO2,缝合各个切口,术毕。如果是双侧腹股沟疝,在完成一侧修补后,术者和助手交换位置,利用原切口,同样方法完成另一侧疝修补术。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65 min,住院时间(4~7 d),术后24 h可离床活动。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阴囊水肿2例,1周后消退,血清肿1例,穿刺抽液后消退。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①一般准备: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完善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全胸片、腹部B超等常规检查,掌握有无手术禁忌证。完善术前准备。②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及担心手术预后等心理问题,展开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而恰当地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介绍腹腔镜手术的各项优点,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区别,消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强调说明腹腔镜手术可检查双侧腹股沟区的隐性疝,使用的补片为聚丙烯材料,可永久放置体内,且与组织反应小,取得患者的合作,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③术前准备: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吸烟者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的方法;保持腹部及腹股沟区皮肤清洁,术前备皮;告知患者术前禁食8~12 h,禁饮4 h,晚间保证其充足睡眠;术前30~60 min保留导尿;不常规预防使用抗生素。

3.2 术后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6 h后可以半卧位,24 h后可以下床活动;下腹部沙袋压迫6~12 h,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牢靠;手术日禁食,术后第2天可以半流质饮食,进宜消化、富含纤维食物;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鼓励患者自行起床大小便,如遇呕吐、咳嗽、便秘、疼痛等予以对症处理。

3.3 并发症处理:①皮下及阴囊气肿:多发生于胸腹部、阴囊,局部有捻发感,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告知气肿多可在1~2 d内自行吸收。切勿在术后自行挤压,必要时汇报医师行穿刺排气。②阴囊水肿及血清肿:是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原因是剥离疝囊或回纳疝内容物后,补片与疝囊或疝外被盖之间会出现血性液体的积聚,疝囊越大,发生率越高,应注意观察。大多数血清肿可在术后2~4周自行吸收[3]。用阴囊托抬高阴囊等措施,促进淋巴回流,必要时告知医师在无菌操作下行反复穿刺抽液。本组2例阴囊水肿患者经抬高阴囊后1周后消退,1例血清肿患者,穿刺抽液后消退。③尿潴留:老年人多有前列腺增生,另外麻醉药物亦可引起术后尿潴留。鼓励患者自行下床小便,用热敷、按摩下腹部等方法协助,必要时保留尿1~2 d。④神经损伤:腹腔镜手术有损伤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肌外侧皮神经的可能性[4],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腹股沟区及大腿处皮肤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残余腹腔的CO2可刺激双侧膈神经,反射性引起双侧肩部酸痛,无须特殊处理[5],一般3~5 d后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4 出院指导

患者一般在术后4~7 d即可出院,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护伤口,1周后门诊拆线,4周后可以恢复一般工作,3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和参加重体力劳动,注意保暖,防止便秘,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前列腺肥大病史者应积极治疗,建议吸烟者戒烟,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电话咨询或来院复诊。

5 讨 论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尤其是腹腔镜设备和器材的改进以及手术技巧的成熟,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将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的方法。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果和质量,是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阴囊疝囊修补术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6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0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