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丽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急性胃穿孔是普通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也是由溃疡疾病引发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严重的话则会出现休克的症状,严重的威胁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之后发现,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当中效果明显,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因此,值得推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的研究资料选取自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22~62岁,平均(42±3.2)岁;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3~63岁,平均(43±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症状上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所以具有研究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本的临床常规护理方式。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①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工作人员首先就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及时的与患者进行交谈,普及与急性胃穿孔相关的知识,促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更好的认知,慢慢的缓解患者焦急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②在手术之后的护理。在手术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保持一个正确的体位姿势,并进行术后的休息;为了避免出现腹部感染或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医护人员应该适时的鼓励患者进行下床的走动;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更为优质的治疗环境,还要定时的对病房进行清理与打扫,保持环境的整洁。③在日常护理方面。手术完成之后,医护工作人员要时刻观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引流液的颜色和流量,确保胃管畅通无阻,定时观测有无并发症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为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结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与禁忌[2]。
1.3 护理观察指标: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研究之后,一方面要记录好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要记录好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系统的统计学研究比对,实验组患者的胃肠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患者胃肠恢复时间为(18.5±3.6),对照组患者胃肠恢复时间为(27.2±3.5),t值为11.6236,P值为0.0000;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0±2.1),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2±2.5),t值为10.6839,P值为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经过统计学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人数为42例(93.3%),“比较满意”为2例(4.5%),“不满意”为1例(2.2%),“总体满意率”为44(97.8%);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为32例(71%),“比较满意”为6例(13.3%),“不满意”为7例(15.7%),“总体满意率”为38(97.8%),χ2值为4.9390,P值为0.0263。
就急性胃溃疡来说,在最近几年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在发生胃穿孔之后会有大量的胃液和肠液流向腹腔当中,导致腹膜炎的发生,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休克的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来说具有很大的威胁性[3]。
经过上述的统计学数据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7.8%,出现以上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验组患者采取了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通过对患者在心理、术后、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起了疾病治疗的信心,经过悉心的照料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更加优质的治疗环境,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到往日的健康,在患者及其家属之中都收获了不断的好评。由于优质护理在治疗普通内科急性胃穿孔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所以说,更应该在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大力的宣传,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入院服务[4]。